《刘禹锡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禹锡传-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禹锡传 目录
目    录

  一 撰著缘起………………………………………………

  二 荇影荷韵………………………………………………

  三 万石之风………………………………………………

  四 诗僧颔首………………………………………………

  五 咀英撮华………………………………………………

  六 游学京师………………………………………………

  七 新科进士………………………………………………

  八 声实之辩………………………………………………

  九 戎马体验………………………………………………

  十 监察御史………………………………………………

  十一 拣选才俊……………………………………………

  十二 绸缪之期……………………………………………

  十三 变故陡生……………………………………………

  十四 凉菊幽径……………………………………………

  十五 宏图初展……………………………………………

  十六 上宰相书……………………………………………

  十七 大刀阔斧……………………………………………

  十八 痛除弊政……………………………………………

  十九 危机暗生……………………………………………

  二十 立嫡以长……………………………………………

  二十一 形势逆转…………………………………………

  二十二 叔文罢官…………………………………………

  二十三 萧墙风起…………………………………………

  二十四 兰摧芳折…………………………………………

  二十五 泰山压顶…………………………………………

  二十六 荒草悠悠…………………………………………

  二十七 陶令陶令…………………………………………

  二十八 奈何奈何…………………………………………

  二十九 悲哉王公…………………………………………

  三十 期望远寄……………………………………………

  三十一 物岂有志…………………………………………

  三十二 天论光芒…………………………………………

  三十三 砥石之赋…………………………………………

  三十四 危涕而鸣…………………………………………

  三十五 晴空一鹤…………………………………………

  三十六 空帷长悲…………………………………………

  三十七 见志之具…………………………………………

  三十八 紫陌红尘…………………………………………

  三十九 京城血案…………………………………………

  四十 万货明珰……………………………………………

  四十一 故友长辞…………………………………………

  四十二 夔州利害…………………………………………

  四十三 竹枝之词…………………………………………

  四十四 历阳书事…………………………………………

  四十五 沉舟侧畔…………………………………………

  四十六 再还京师…………………………………………

  四十七 百亩庭中…………………………………………

  四十八 联句互酬…………………………………………

  四十九 西园折柳…………………………………………

  五十 往刺苏州……………………………………………

  五十一 春馈江南…………………………………………

  五十二 近乡为贵…………………………………………

  五十三 分司洛下…………………………………………

  五十四 开成狂欢…………………………………………

  五十五 壮赋金秋…………………………………………

  五十六 诗豪永在…………………………………………

  五十七 阅读参证…………………………………………

  五十八 “诗豪”梦得……………………………………

  五十九 传主年谱…………………………………………

  六十 刘禹锡墓地联语……………………………………

  六十一 本书唐代年号对应公元纪年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刘禹锡传 一 撰著缘起
一 撰著缘起

  为刘禹锡先生立传,兹意由来已久,也着手已久。

  世有不少名笔大家研究刘禹锡,其中有中国学者,也有外国人士,他们都富有成就,或于某个侧面,或于刘禹锡的总体生活、写作及命运道路,可谓灿然卓然。

  我写了不少关涉元稹、刘禹锡、白居易这三位大诗人的文章,其如《情圣元稹》、《宏才元稹》、《双面元稹》、《香山居士》、《不死刘郎》、《洛滨狂欢》、《白氏履道宅园记》及三人各自的年谱等等,并很早就着手为三位大诗人立传。

  这部《刘禹锡传》初版于上个世纪的一九八零年代中,一九九七年,觅得工夫,写作关于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的一些文章,写作中,顺便对这部《刘禹锡传》进行了一番修订。

  刘禹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哲学家。如其《天论》上、中、下即是关于“天人之辩”的伟大著作。刘禹锡的散文、辞赋也都十分优秀。最初的《刘禹锡传》,刘诗背景记述较多,引用刘诗和刘文也较多,一九九七年的修订,此类内容删除了大半,大约减少了五万字。因为思忖:阅读《刘禹锡传》的朋友,有的可能阅读过大量刘诗,有的虽然阅过不甚多,但他们之于《刘禹锡传》,或许更多地在于了解刘禹锡的人生际遇和情感历程。

  但作为古代艺术家之传记,刘禹锡的重要著作是断然不可忽略的,其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百亩庭园尽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知何去,前度刘郎今又来”等千古佳句,《天论》、《砥石赋》、《陋室铭》等名篇,大量的表章、信函等,否则如何领会刘禹锡作为一代大家的政治胸襟和文学光辉呢?由是,刘禹锡的千古名篇,在《刘禹锡传》中肯定是得有位置的。

  “永贞革新”是中唐时期的著名政治事变。在仅有数月的“永贞革新”中,永贞党人厉己竭节、铲革弊政、简放冗人、节制国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社稷得幸,百姓欢呼,然而,在革新中失势的宦官和藩镇,却一直在酝酿着凶残的反扑。老皇帝被迫禅位,新皇帝登极,朝局变幻之际,他们勾结个别大臣,密集参劾永贞党人。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逐远州,次年王叔文又被“赐死”。刘禹锡是参与“永贞革新”的领袖人物与中坚力量,故而,在《刘禹锡传》中,“永贞革新”是进行了重点状述的。

  二零零四年,带有历史影子的拙著《盘龙世界》在美国连载,同时应邀为美国《侨报》撰写文化评析专栏文章,介绍过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文及人生,如元稹、刘禹锡、白居易等。也在此时,复将《刘禹锡传》拿出来,开始又一度缓慢地修订。

  二零零六年,拙著《华夏姓氏文化考记》出版,这部六十万字的著作,以文化研究立意,以雅俗并举为目标,写作过程中,对中国历代文化艺术名人颇多重视。写作间隙,曾重新阅读《刘禹锡传》,阅读中,复又小加删校。

  于是,这部《刘禹锡传》的二零零七年本修订完成了。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您看到的,是将二零零七年修订本进行缩写之后的一个袖珍本。

刘禹锡传 二 荇影荷韵
二 荇影荷韵

  唐朝是个诗文兴盛的朝代,众多诗人如闪耀的群星,装点着这个东方古国的天空。刘禹锡便是一位千载流芳的诗坛豪杰。

  唐大历七年的晚春时节,刘禹锡出生在寓居嘉禾的诗书刘家。刘禹锡出生时他的母亲卢氏已届中年,而他也并无兄长或姐姐,刘禹锡的出生可谓奇迹降临,他的弄璋之迟使翘盼已久的全家无比欣喜。

  尤为出奇的是,刘禹锡之后,他也没有弟弟妹妹出生,好像天赋大任,要他的父母把全部眷爱都倾注到他的身上,要他本人往来随性,成就其孤傲不群的人格和独立天地的诗风。

  据说刘禹锡出生前夕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大禹给她送儿子,告诉刘绪,于是刘绪给儿子起名“禹锡”,以为纪念。

  刘禹锡的七世族刘亮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务。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刘亮带领全家追随入洛,定居洛阳都昌里,并定姓“刘”。

  刘亮辞世后安葬在洛阳北邙山。北邙山是历代官贵逝后争相殡葬的风水宝地,尺土寸金,时日多了,连卧牛的空隙也不好找。刘家数代入葬之后,墓区显得狭小了,就在荥阳的檀山原开辟了新的茔地。

  刘禹锡的曾祖父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自刘凯起,刘家人逝后都安葬在荥阳,刘家荥阳墓地的坟茔排布,左尊右卑,序列分明。因而刘禹锡称自己“籍占洛阳,家本荥上”。

  刘禹锡的祖父刘锽,先曾任洛阳主簿,后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被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是天宝未年的进士,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