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疏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帘疏雨-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永远也想不明白,时光的尽头在哪儿。看不见。短暂的最终还是属于短暂。闲庭信步,看花开花落不颓伤。没有黛玉葬花的哭啼深伤,也不会如文人遇挫的开阔胸襟。在尘世,免不了是一位凡夫俗子,过着平淡的生活。 偶尔的遇见故知,欣喜若狂后,也会难舍难分。

  偶尔的想象,偶尔的满足。

  一度不喜欢用颓败的歌喉去唱爱情的空洞,仅仅是因为空洞的苍白会吞噬我无力承受的心灵。然而,却莫名的喜欢王菲的歌,也许是一种自我叛逆。也许也就只是想做一只沧浪的蝴蝶而已,目送你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你存在。又或许落下感慨,用一支笔去抒写我的情怀。

  偶尔的飞扬,偶尔的栖息。

  思绪常如潮涌来,又如潮退去,不断地澎湃。心血来潮时,偶尔会平静,如那些安静的蒲公英。只是静静的开在那个角落。风来,飞扬散落的随风飘至天涯,而留下的最终还是留下,继续着它的开放,然后轮回。

  其实心里很明白,一梦千年的慨叹,只是在一梦清醒地幡然间。我从没有资格站在你面前去沧海桑田的大彻大悟,仅是在自我的畛域甄选岁月如风和成长孤独的痕迹,你从不明白。

  偶尔的感慨,偶尔的等待。

  偶尔看一场电影,却不再喜欢去等待它的结局。幻想有一天,站在真实的画面。古老的城垣,凸现憔悴的容颜。在旷古的箫声中,千年红妆的妩媚,与古风漫天飞。我们站在了其中,感受大漠长河落日不曾飞天的尘沙漫扬。晓风吹动的裙裾,竟悄然无声的成了南国的相思。我渴望,我的生命有一天能真正这样的凭吊古风纯韵。仅仅是这样的漫想,因为丝路流霞和大漠鸣沙,你从不喜欢。

  偶尔的写字,偶尔的期盼。

  时光,在子曰的一语间逝去,穿梭而过,滑过指尖。抓在手里的是时间留下的,手上留下的是成长走过的。

  一列一列的地铁,来了又走,也不过几分钟。等待,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过客出现又消失,却成了人的一辈子。

  偶尔的驻足,偶尔的又启程。我们所有的偶尔,竟成了人的一辈子。

  原来一辈子真的不长,只是很多的偶尔。

梦忆江南
江南古镇,古韵凝重。烟雨浸透,撩去了世俗的纷尘,静立烟雨中。

  低蹙抑或舒眉,宛如梳洗完毕的女子,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飞扬文采。俶而远,静而近。古朴的屋宇经历时空的兀傲流转,斑驳了屋檐下的一切,多少楼台迷失在烟雨中!

  烟雨深锁,锁住了江南俨然房舍内的喧嚣。古镇氤氲着湿漉漉,又沉定了几许古朴。

  古老的石拱桥上,行人的脚步不曾惊醒古镇的沉酣。桥下的乌篷船,嘎吱而过,一衣袖水,袖处江南独有的柔美。摇橹声和着浣洗声一起荡漾。

  巷里,孩子天真无邪的笑,怕是江南唯一鲜活的理由了。端坐于门槛儿的老人,抽着一斗杆烟,吐出的烟圈仿佛是吐纳了半个江南。

  江南古镇,拒绝了喧嚣和拥挤。一阕阕唐诗宋词里,我们和梦一起陶醉。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江南,这样的春晓,这样的魂牵梦绕……

  这江南情结愈重了。

  于是踏着江南的烟雨,撑着油子伞,一步步地向梦一般的江南走来。江南,于我,那是一个美丽守候。或许在这里可以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风雅自如的江南,也许是一场诗意般邃远的爱情。这样的江南该又是另一番动人回旋的余味吧。

  初到江南,正赶上烟雨缠绵。于是索性让油子伞遗失在烟雨中,让每一寸肌肤有烟雨的亲吻,第一次忘却了自己。脱了鞋,赤着脚,走在烟雨朦胧的江南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感受时间在这里的沉定和停留,任身后渐起了水花湿了裙裾。就这样走着,却依稀有梦掠过的痕迹,江南,第一次从书页滑落,落进我的梦里……

  江南,于我,又是一场赴生命的美丽。几天的行程劳累全然忘记,在江南,你不自觉的就会忘记凡尘的沉重,感受这宁静的洗礼。只为奔赴一个美丽的约会。梦,原来也可以如此的美。

  走近江南,第一次感觉梦离你这么近,仿佛伸手即可触摸。

  走在桥上,看桥下悠然而过的乌篷船,摇橹声已经远去,而一衣袖水却还在荡漾。晃过神来,听见阿婆的叫卖,小贩的吆喝,浣洗声,竟是如此自然和谐。于是沉酣的古镇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也该离开江南,回去了。江南永远是属于江南人的江南。

  于是承诺一定会回来。

  江南,我会回来。一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墨流茗韵
一掂一抖,碾末煮饮。一呼一吸间,时间又轮转沉淀了千年。

  品一茗细啜,齿颊余香。氤氲的香气悠然挪腾,翻看这一路走过落满尘埃的历史。曾经的沧桑感,将体悟,将回味,然后慢慢的又重新地翻回。千年一梦一轮回,感叹经瞬间洗礼时它曾舒卷的美,感受它虔诚时那独有的韵味。

  一杯茶,一怀香醇,便成一种文化。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中国茶文化一脉流程,时宽时窄,时急时缓,从不停滞。漫长的历史将它积淀,那样的深沉和凝重。古语“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追求藉茶以行道励志的操守,似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中的以茶修德,也似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中的以茶修性,又或似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中的以茶修心。

  悠闲庭院,清静山林,安然农舍,抑或是清涓溪畔,围坐而谈,致茶高雅,望天际,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潋滟。

  中国文学史中,终身许茶者亦颇多茶诗词。

  不管是陶潜喜饮,易牙喜烹还是陶侃夏禹惜分寸。从古韵典籍中便可略见茶的倩影,然从唐代陆羽的《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里茶便写进了正统古韵典籍字行间。

  唐茶诗中,文人以茗享而洗诗肠。在皎然的茶歌里“三饮便得道”,而悟“何须苦心破烦恼”;在卢仝的“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中感受“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的“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仙李白见“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而知“根柯丽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诗人白居易手持茶盅“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来以茶助文思,煮诗兴;萧祜游石堂观,更是享受了";碧瓯浮花酌春茗,嚼瓜啜茗身清凉”;而温庭筠在“疏香皓齿有馀味”中“更觉鹤心通杳冥。”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文人与茶相雅趣,成就了多少飞扬的文采。茶诗名篇传世,流风遗韵,如茶秾韵过留香仍在。

  红焙浅瓯,小碾斗晴窗。

  唐茶诗静雅,宋茶诗词则风雅如浑成。欧阳修在“西江水清江石老”中言“石上生茶如凤爪”;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时,东坡酒后煎茶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的神态和“两腋清风”的感受,由浓到淡,人生慨叹尽意在不言中;黄庭坚茶词《品令》中 “只轮慢碾,玉尘光莹。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优美的文字,写出“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意绪,脍炙人口,道人之不能言;雅燕飞觞,清谈挥座,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秦观“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后更在歌阑时“点上纱笼画烛,花总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曾巩“一杯永日醒双眼”更觉“草木英华信有神”;而范仲淹在“斗茶味兮轻醍醐”又和高雅群客共享了“斗茶香兮薄兰芷”的意趣;杨万里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却也有道出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中分茶的一分细致意味。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茶以“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的余音袅袅,一路走进了辽金元明清。

  一瓯佳味侵诗梦,七椀清香胜碧筩,竹炉汤沸火初红。

  元代谢宗可在“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里观“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耶律楚材便在“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中领略“笔阵陈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元余事,臣看残阳补新霞。”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蘭膏四座香。

  明代唐寅饮茗而发“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槪杪惨坏!保桓咂艄郊摇案翎萌思椅绫翰琛笔保埂安挥眯汛祷辏娜俗韵人保徊柚裨暇〕觯髀侗识恕�

  玉腕薰炉香茗洌,疏雨湿烟客不返,不如啜饮一瓯倾。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怡情悦性”,将茶之怡悦性情细腻写出;“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郑板桥“汲来江水烹新茗,扫来竹叶烹茶叶。雷文古泉###个,日铸新茶三两瓯”更是以茶以至情臻佳境;而高鹗一茶诗中写道:“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俏酒,浇胸清入诗”又觉“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

  一路吟唱,一路留香。静静地,茶文化已千年传承,任岁月风霜变迁不曾沧海桑田。今重品一茗,又细啜,齿颊仍留余香。

  新焙熏煮一壶,佳味便侵诗梦。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相识行者孙冕

  相识孙冕,很自然的让我想到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