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礼记》中所提到的大同社会吗?”云鸿感叹道。
广成子微微一笑,剑指一骈,四周的景致纷纷消散,对云鸿道:“你看到的景象并非虚幻,当年秦王焚书坑儒,共计诛杀儒门一千八百余人。那时,老夫云游至此,用**力聚集儒门大儒魂魄三百余人,并就地用法术,建立这儒仙居幻境,将三百余人的魂魄聚集起来。方才你所见,便是这三百余人在此地生活的情景,或许,就是你口中的大同社会吧。”
云鸿皱眉道:“三百余人,上古大儒?那他们的魂魄现在何处?”
广成子摇了摇头,叹道:“魂魄寄托与天地,人死魂飞,归于幽冥,此为天道。老夫虽以儒仙居扭断诸天法则,但大道之下,命数难违。这三百余名大儒魂魄,在此地生活了一百余年,便烟消云散了。而在他们消散前,特求老夫在此等一有缘人,交予儒道传承。”
“儒道传承?”云鸿精神一震,脸色有些恍惚。
',!'
;。。。 ; ;
第七十四章 九件仙器
广成子抬头看了看,见云鸿处在惊诧之中,白袖轻拂,两人已然不在原地。
眼前一片狼藉,神州大地似乎刚被一场战火摧残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是造成这次灾难的,并非人类,而是一群妖兽。牛头、马面、蛇身……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残肢断臂,满目皆是,十分渗人,五脏、胃肠在烈日的暴晒下,已然发臭,令人闻之作呕。
而这些尸体之中,还有一种类似人,却又不是人的物种。
他们生有一半人身,另一半却是妖兽的特性,比如眼前这具尸体,虽生成人形,但浑身长满青鳞,头上还有两只铁牛角,死因则是背后的羽翼被斩断,失血过多而亡。
这种生物,云鸿记得《山海经》有过提及,称为:巫。
广成子哀叹一声,领着云鸿在战场上缓缓飞过,却道:“自盘古开天,万物众生生存的这片世界,叫做:盘古混沌世界。而后天地初分,约二万五千年前,世界乃是巫、妖统治,那时,女娲因造人证圣,飞升三十三天外,人类失去女娲大神的庇护,被强大的巫、妖欺凌,处于弱势。而巫、妖两因争领土霸权,掀起大战,你眼前所见,便是大战后的战场。”
云鸿点了点头,巫妖之战,古籍上确实有过记载,没想到竟如此惨烈。
自人类有史以来,最早便是“三皇五帝”的时代,而之前发生的事,因无正史记载,无从考证,只靠世代口口相传,权当是神话传说,没想古籍上记载的这些,竟都是真的。
不过,这巫妖之战,和儒门有什么关系?
云鸿皱了皱眉,刚要问广成子,却见战场上出现了一群人,不错,是人类!
那时的人类,身高力壮,浑似猿猴,但一口流利的语言,精制的麻布草鞋,以及手上持有的刀剑板斧,一切都证明了人类的生产水平之高。巫、妖二族,虽天生强悍,却不懂得借用外物,就算是炼制法宝、武器,也多用自己身上的某个器官、部位,很少借用他物。
场景忽的一变,眼下到了一个山洞前。
人类用石头制成了石桌、石凳、石枪,甚至已经有人尝试从自然界中提取金属,制作简单的青铜器。而此刻,石洞内部,无数人盘膝坐地,一处较高的石阶上,正有一个年迈的老者,教大家制作瓷器,混合泥浆、凝结、捏制、烘烤,一系列的步骤,都做得圆滑自然。
而另一侧,却有一位类似酋长的人物,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幅地图,低头沉思。
“治世、教人,儒道的雏形,在太古时代便已经形成!”云鸿惊道。
广成子点了点头,解释道:“巫妖之战,两族双双殒落,人类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人类天资聪颖,天生具备一颗儒心,在这太古之时,便形成了儒道雏形。但这时,诸天仙圣为了抢夺天地气运,不得不拉拢人类,于是命门下子弟,插足人世,传播道统。”
广成子手一挥,周围的景致又变成了一片战场。
无数凡人奋力厮杀着,九天之上,还有仙人斗法,鲜血染遍了青天。这一次大规模征战,直接造成了商纣灭亡,周天子接管天下,这便是著名的:武王伐纣,也叫做封神之战。
广成子摇了摇头,道:“封神一战,因纣王无道,亵渎女娲娘娘神像,造成天/怒人怨。女娲娘娘大发雷霆,不仅将矛头指向纣王与商朝,还联着当时的天下第一教,儒门。”
“纣王的师尊闻仲,身肩儒门、截教两派的身份,他既是凡间儒门的掌教,更是截教的大弟子。女娲乃是人类始祖,自然有权决定人类命运,一怒之下,联合诸圣,将人间界的儒门连根拔起,圣人孔奋力反抗,只可惜一人不敌四手,被迫转世。这一战中,就连有三清之一灵宝道尊坐镇的截教,也损失惨重,不少仙真都上了封神榜,成了天庭的下手。”
“儒门在这一战中,全军覆没,从此消亡。”
“战后,女娲发现自己罪孽深重,竟因怒火而抹杀了一门教派,当下令战胜方周天子,改写前朝历史,将早已发展空前的儒门,从武王伐纣之前的历史里,全部抹掉!”
听到这里,云鸿有些惊讶:“难怪儒道从春秋才开始兴起,原来是历史被篡改了!”脑中忽然想到什么,又问道:“圣人孔,转世投胎,难道就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孔子?”
广成子微微一笑,白袖一挥,天地间的景致再次变化。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颗菩提树下,三位老人盘起而坐。其中一人与广成子一般,白衣宽袖,满目祥和,一身出尘之气,仿佛得道仙真。而中间一人面容清瘦,和蔼可亲,青衣加身,应该是个读书人。而最左边那人,浓眉长耳,宝相庄严,让人不觉跪地臣服。
“封神一战,标志着上古时代结束,人类进入了正史时代。”
“因为封神一战,各教派损失惨重,人间的道统扰乱。仙圣们也认识到,仙凡有别,若仙人强行插手凡间琐事,会造成天道紊乱,但为了获得气运,又必须拉拢凡人!于是道教祖师,道德天尊首先转世,而佛教始祖,阿弥陀佛也相继圆寂,眼下这三教会谈,正是百年后的春秋战国,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三位老者正是圣人转世的老子、孔子、释迦诺尼。”
云鸿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上有名的老子、孔子、释迦诺尼,都是圣人的转世!
而后面的事情,因为有正史参考,云鸿也大致猜到。
三教因为夺天地气运,纷纷投靠统治人间的皇族,千百年来,三教势头起伏不定。直到秦朝,因为始皇帝焚书坑儒,大伤儒门气运,儒门很多修炼的典籍,都在此事件中被埋没,故而导致现今,儒门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状况。而自从大幽朝灭了盛唐,又将火云、无极两国打入西北蛮荒,这一役中,少佛、道高人出手相助。导致如今,大幽王朝的正统传教只认可佛道,道教认可的是正一、太上、玉虚三脉,佛教认可的是清凉寺、红云寺两脉。
而儒门的相关学术,只被作为科举制举,为王朝选拔人才罢了。
想到这里,云鸿哀叹一声:“想不到儒门发展竟有如此坎坷,世事难料,好比儒门难兴。”
广成子淡淡一笑,袍裾清逸,两人又回到了那间茅庐之中。
却听他道:“儒门兴衰,鲜有人知。老夫广成子,生于太古,历经巫妖、封神两战,又遇秦王焚书坑儒之事,也算是儒门的见证人。如今云道友前来,也算接任了老夫的职责。儒仙居三百大儒魂消天地之前,曾告知老夫,这盘古混沌世界,三界之中,有九件仙器。”
云鸿一惊,九件仙器?难道是他前世苦心寻找的九仙器?
当下问道:“还望仙翁明示,不知是哪九件仙器?”
广成子摇了摇头,道:“这个贫道不知,世上法宝千万,品相凡多,有:法器、灵宝、仙器、至宝之分,就光三界内,能称得上是仙器的法宝,便有成千上万。但听闻这九仙器乃是圣人孔生前的一件至宝,因圣人陨灭,至宝破碎,分成九件仙器,散落三界各处,只待有缘人集齐,重振儒教。那三百大儒临死前,将这九宝之一托付于我,名为:正气炉。”
“正气炉!”云鸿精神一震,浑身的浩然正气涌荡起来。
广成子剑指一挥,那陈列在“佛、道、儒”三幅字下方的青铜香炉,忽然腾空而起,光芒大绽,在广成子的施法下,半人高的香炉陡然缩小,云鸿的眼睛一下眯了起来。
这香炉只有一个巴掌大,炉壁施以乳白色的釉彩,釉质肥厚,雪白莹润,足底露出胎骨,有三只兽足鼎立,两侧把手,刻应龙花饰,向外撇开,强健有力,整个香炉的设计,颇具盛唐遗韵。此外,炉内有一股紫烟升腾,似乎装载了天地万物,此乃精纯至极的浩然正气!
云鸿只觉口中有些干涩,心跳加速,就是这个香炉,和前世的一模一样!
强行镇定了下情绪,伸手去拿,可香炉入手,却感到不大对劲。
前世拿到正气炉的时,虽跟此香炉的模样相同,但炉内却不曾散出紫烟。自己拿到手后,经过了近一年的祭练、温养,这才激发了正气炉的灵性,使其能发出浩然正气。
而如今,这香炉中散出的紫烟,虽不能经过祭练,却已相当浓郁。
想到这里,手心忽然传来一阵滚烫的温度。
一股强大的气息从正气炉中爆发出来,香炉在云鸿手中激烈的颤动着,眼看就要破空飞走。云鸿一咬牙,运起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