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空之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时空之门-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况还算不错,尽管大汉水师荒废,各地造船厂大多带死不活。但东莱郡这边底子厚,倒是没有让张昊白来一趟。通过张让派来的人手,直接联系东莱郡的水师以及造船厂,谢扬直接购买了五艘大海船。



  尽管这所谓的大海船不过是承载几百人,但在这个年代已经非常不错了。另外还有一些小些的战船。



  这些船只大多是直接从水师购买的成船,还有两艘是船厂的存货。船只的状态一般,谢扬已经请人仔细检查清理。



  张昊重金感谢了张让派来的人手,毕竟没有他的帮助,想要买水师的战船几乎就是做梦。



  没有急着去看已经属于自己的船只,张昊直接跟着太史慈前往了他家,亲自拜见了太史慈的母亲。这自然是要表现一下自己对太史慈的看重。



  随后张昊等人在东莱郡忙碌了十来天,收粮,招募大量的船匠以及娴熟水手。这些事情之前谢扬等人就在做,张昊来了之后,对于其他的工匠乃至流民同样欢迎。



  更重要的是,张昊通过张让派来的人手,联络上了东莱水师的成员,希望招募一定的水兵和军官。



  没有别的手段,完全是大把金银来砸。效果还算不错,招揽来了一位水师中层军官。这位叫做成渊的水师军官三十多岁,两年前得罪了上官,直接被赶回家自己吃自己,生活有些拮据。



  有了成渊,水兵的招揽顺利了很多。



  半个月的功夫,十几艘海船扬帆南下。对于在东莱的收获,张昊还算是满意。就是粮食收购的少了一些,这年月粮食才是最大的硬通货。



  船匠和其他工匠的数目同样不多,只能以后慢慢寻找和培养了。



  让张昊欣喜的是,太史慈同样上了张昊的船,连唯一的亲人母亲都带上了,显然是彻底投奔了张昊。



  在海上航行并不是多么舒服的事情,特别是这年代的海船技术不够。张昊特意从现代弄来了大量的晕船药等物品分发了一下,才算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在船上的时候,张昊没有耽搁时间,找来船匠中的几个领头的大船匠。直接将从现代弄来的福船图纸还有其他船只图纸拿了出来让他们研究参考。其他工匠虽然少,但张昊同样提供了一些图纸。



  他是准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给大汉来个产业升级。



  张昊运气不错,并没有遇到什么恶劣天气,船队顺利的来到了吴郡邻水县。



  这里就是张昊根据了解的各方面情报,最终选择的落脚地。



  先期派往这里的仆役已经购置了庄园和土地,张昊不差钱,也舍得花钱,所以这些事情进行的很迅速。



  如今的江南可不是后世的江南,土地开发的不充分,丝毫没有后世鱼米之乡的风范,在中原人眼中这里就是偏远之地,人口并不多。所以置地买房的事情很简单。



  仆役购置的庄园是坞堡形式,因为世道不太平的缘故,大多数有钱人家在城外的庄园都是这种样式。对此张昊倒是不嫌弃。刚开始发展,哪里顾得上美观,能够保证住着舒适就不错了。



  黄夫人连同戏志才和田丰等人前几天就到了这边,看到他们,张昊松了口气。之前可是一直担心他们遇到什么意外。这个年代又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联系方式,除了祈祷根本没有其他的办法。



  拜访了一下黄夫人和戏志才田丰等人后,张昊还没办法休息,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随船而来的大量人手需要安置好,这事情张昊直接交给了黄忠以及田丰的管家。



  邻水县虽然就在海边,但并没有大型的码头船厂。建造大型船厂码头是张昊之后要做的首要事情。



  如今需要将带来的船只找个合适的地方安置。



  在打前站的仆役带领下,张昊带人找到了一个官方的大型造船厂,用钱开道,暂且将船只停在了这边。



  回去后,交代仆役继续购买附近的庄园和土地,毕竟张昊还要招揽大量的人口。



  这些事情张昊直接交代了下去,落脚的第二天,张昊带着典韦以及一些护卫前往吴县,直接拜访了一下吴郡太守,还有邻水县的诸多官员。



  除了宝物开路外,打探了一下官员的风评,之后张昊拿出了张让准备的文书。



  这算是扯虎皮当大旗了。之所以先打探官员的风评,是担心弄巧成拙。毕竟宦官名声不好,很多所谓的君子对他们可是深恶痛绝,张昊可不想被他们连累。



  好在吴郡的这些官员并没有那么洁癖。



  两管齐下,吴郡和邻水县的官员当即对张昊表示了欢迎,至于借用官方造船厂停留船只的问题更不算什么。做完这件事情,张昊可以放心投入后续的各种规划发展中了。



  首先就是造船厂和码头的建设,招揽工匠以及收购各种处理好的造船木材。有着足够的钱粮,这些事情并不算麻烦,很快就招来了大量民壮在有经验的工匠指点下开始了建设。



  随后张昊又开始规划各种厂区。他知道该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前期既然准备经商积累钱粮,那么现在就要着手准备,总不能商品都要张昊从现代弄来吧。



  另外还要招揽人手,吴郡本就人口不多,因为比较稳定,流民也少,所以暂时只能招来一些贫民。想要大量的人口还需要去人烟稠密的地方招揽。



  张昊派出了一名管事带着一些人手前往了东海郡朐县,那里是大汉巨商糜家的地址。



  以往对于糜家最大的印象就是有钱有妹,或者说糜家对刘备送钱送粮送妹的事情。



  在雒阳的时候,张昊就和糜家在雒阳的商铺管事联系上,彼此已经确定以后合作。



  这次派人去朐县,就是寻求帮助去了。如果有糜家帮忙,想来不管是招揽徐州流民还是各种工匠乃至收购粮食,都能方便很多。对于这些合作伙伴,张昊可是不会客气,毕竟分钱给他们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发展。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因为刚刚在吴郡立足,各种事务让张昊忙的昏天暗地手忙脚乱。不然的话,他倒是想要亲自去糜家看看,嗯,看看未来的糜夫人……
第二十四章 被刺杀
  海风呼啸,淡淡的腥味让人鼻子有些不舒服。



  张昊捏了捏鼻子,望着远处海面三艘大海船。偏过头看着谢扬,



  “谢扬,该说的我都和你说了。现在还是要强调一遍,这次去辽东,不管是购买战马还是建立渠道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果遇到危险,宁可将货物交出去,也不要拼命。你们的安全最重要,这次过去主要是熟悉一下那边的环境。知道吗?”



  “主公,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谢扬挺着胸,坚定的点头应道。



  张昊不再多说,拍了拍谢扬的肩膀,“保重!”



  谢扬行了一礼,随即在几个护卫的跟随下大步走向海边,那边有小船等待着,通过小船转移到了海船上。



  张昊在海边静静的看着,直到三艘大海船扬帆出发,才离开了海边。



  如今各项建设还没有完成,但也有一些作坊已经可以生产商品,比如说白酒。张昊直接收购了一些酒水,安排蒸馏,弄出了白酒。酒坊建设并不麻烦,所以白酒已经开始出产。



  和糜家以及其他的一些商家的合作已经正式开始进行。



  考虑到以后的事情,张昊又建立了一支商队,就由谢扬负责。



  虽然谢扬身手不俗,对军中事务熟悉,但他的心脏实在不适合军中征战。而他又和张昊亲厚,张昊不可能放弃他。索性先让他学习一下经商方面的知识。



  这支商队要前往辽东,准备直接打通南北联系。这样倒腾特产,利益巨大。另外就是为了军事考虑,张昊要早日打通和北方的联系,从北方运来一定的战马。



  糜家虽然世代经商,但主要经营范围就是中原各地,对北方并不熟悉,另外如果从陆地倒腾战马,需要耗费的时间太多,变数太大,所以才有谢扬这次探索。合作商家中有在北方经营的,到时候会提供帮助。



  除了这边酒坊出产的白酒之外,张昊直接从现代弄来一些玻璃镜子盐糖,想来这些东西北方人同样会非常喜欢。至于草原人更需要的铁器,张昊是一点都没有提供,但依然价值巨大。



  张昊之所以对谢扬百般叮嘱,就是担心那边有人见财起意,毕竟草原人都习惯了抢劫。



  虽然带着一定的护卫,但在北方边境人生地不熟的,真出了什么事情,张昊连救都来不及。相比财物,他更重视谢扬等人的安全,所以才会反复叮嘱。



  不管怎么样,谢扬已经出发,再想无用。张昊将这件事情放到了一边,如今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忙碌。



  酒坊还要扩大,同时其他的工厂建设同样麻烦事情一堆,谁让他要发挥技术优势那。



  糖厂,更好的造纸术和纺织技术,印刷术,还有效率更高的炼制钢铁的作坊,乃至造船厂方面。这些都需要张昊参与。所以这段时间,他忙的焦头烂额。



  不时回现代,查询各种资料,购买一些这个年代制造不出的配件。给这个年代的工匠们讲述技术改进的办法。



  另外武装力量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提上了日程。张昊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刚到这里的时候是小打小闹,随着徐州那边大量流民到来,规模才开始大肆扩大。这方面事情交给了黄忠和太史慈以及典韦。张昊的天和工艺品厂中囤积的各种古代兵器算是派上了用场。



  特别是那些投石机床弩之类的,比起这个年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