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之女-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莹渐渐收泪,擦擦眼角:“我今天却是有事相托的。”

    郑琰眨眨眼:“什么事?”

    “我如今有了身子,诸事不便,”主要是想安心养胎,“想托姑母与阿琰一些事务,”就是自己休息了,也不把内外命妇的事情交给别人,“姑母是长辈,阿琰是我女侍中,名正言顺。且宫中位份高者为婕妤,她又有儿子要照看,其余人等品级又低了。”

    庆林大长公主道:“娘子正位中宫,万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我们多来走动走动倒是可以的。否则,有些事情还真是不太好说。”

    徐莹痛快地拍板:“如此,多谢姑母啦。”

    庆林大长公主也很痛快地道:“都是应该做的,有什么谢不谢的呢?”江阴大长公主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口气很是轻快:“这样就好了啦,你也能安心养胎,交给她们也能放心。天气渐渐热了,也不要用太多的凉物。”

    歪楼到了孕妇经上面。

    皇后有孕是件大好事,完全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虽然没有刻意宣传,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了。因后宫们都在掖庭,徐莹管得又严厉,消息过去的时候就稍晚了一些,徐少君等人被这消息砸懵完了,收拾收拾过来道贺的时候,萧令先已经到了。

    彼时郑琰已经离了昭仁殿,路过大正宫工作区的时候停了一小会儿,抓了一把钱让个小宦官去把池脩之叫来“偶遇”一下,顺便传递了消息。出大正宫门的时候又遇到了郭靖,郭靖认得郑琰的车,因是亲戚,特意打了声招呼。

    郑琰于车内回话,又顺便告诉了他:“你快去等着,兴许圣人一时开心叫你升官发财。”她一路就这么拖拖拉拉,中途还派人往娘家递了一回消息,不消多么会儿,半个京城就传开了。

    这时萧令先正在昭仁殿里当着小妾的面夸老婆:“这孩子真是福星,今天收到的消息,青牛部战败,惧天威遁逃了!”徐莹笑遂颜开,谁不喜欢听吉祥话呢?眼风扫过眼色各异的后宫诸人,徐莹得体地答道:“是圣人英明,将士用命。”

    “都一样,都一样的。”萧令先乐哈哈,他是得意的。一旦有了嫡子,意义就不一样。而战争的胜利,似乎更证明了他是天命所归,他的威信也能增加,以后对内推行改革,就会更顺利。

    “一战而定,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萧令先描绘着美好前景,全然没有留意到徐莹眼中的异色。当一个属性为不靠谱的人说以后会越来越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徐莹是不信的。

    如果郑靖业在这里,他会告诉萧令先,别做梦了,狄部里一个变态眼瞅就要吞并八部一统全族,跟你干仗了。

    如果郑琰在这里,一定会告诉萧令先,有梦想是好的,不过人还是要活得清醒一点。

    一战而定?快别天真了,就是先帝,也前前后后打了五六年的仗,还亲征过。这还是在狄部分裂的情况下。

    遇上一个有核心的、比较统一的游牧政权,打十年能基本安定,那算你走了狗屎运,打个二、三十年都是平常。遇上北方有雄主,对峙上几十年也不稀奇。你头疼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作者有话要说:【1】个人一直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执行。国共合作也是“安内”呢,至于攘完外之后你再开片,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委员长棋差一着。

    【2】中国历史上,从匈奴开始,各种少数民族政权,就木有不南侵的,也木有不屠杀平民的。这里还要提一个个例,西晋末年的时候,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也不怎么客气的,贩卖胡人奴婢什么的,下手也是很凶残的。当时最著名的奴隶就是石勒了,等他一朝翻身做主人,晋人就倒了大霉了。

    最后,徐莹妹子我没打算让她没孩子滴~

    PS:下文的发展会变得挺诡异……

    等徐四和梁横完蛋的同学们,不用等太久了……我在努力写,他们的结局已经想好了。

 174、一次小聚会

    174、一次小聚会

    萧令先的得意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天。笔趣阁。d9123。

    他以为的“天威所致;凶狄遁逃”,实际上是“抢够本了;战略转移”。在这三天里

    ;萧令先的底气十足;一面下令统计本次俘获、损伤、奖励,一面下令下诏责问青牛

    部,同时要派使巡谕诸狄以作威慑。

    因为是天朝“胜利”了,而且蒙受了一些损失;所以萧令先要求诏书的措词要强硬。

    李神策明明白白翻了个白眼,只是当时萧令先正在慷慨陈词,没有看到。李神策对于

    狄部的了解比别人都深刻;即使他没有像郑靖业那样差点把狄八部给玩死――最近几

    年他的心力都用在这个上面了;明明白白地感觉到了这其实的不对劲。

    与萧令先相比;郑靖业、蒋进贤就老成多了,他们提出:“圣人,边民受难,请先抚

    之。”

    萧令先才想起来,他一激动,当看着战争胜利的结果,忘了自家百姓还在受苦受难。

    这才令安抚臣民。

    郑靖业又提出:“三城被焚,宜重建,谨防狄人再范。”

    萧令先一脸便秘,显然,他又没想到。不过丞相就是干这个活的,郑靖业提醒了,没

    耽误事儿就好。再让郑靖业与有司合计筑城的费用,如何迁民实边一类。

    如果御座上坐的是先帝,郑靖业肯定不敢这么干,这样一条一条地拎出来,那是在红

    果果地打皇帝的脸,证明皇帝无能想不到这些问题。遇上先帝,郑靖业会写个仔细的

    条列,用词委婉地做一份计划交给皇帝,让皇帝去宣布。对现在的萧令先,郑靖业已

    经失了这份耐心。

    所以说,有时候别以为大臣什么事都提出来了就是真的为你着想了,同样的事情不同

    的做法,里面隐藏的心意是不同的。

    萧令先这菜鸟哪事老狐狸的对手?他见庶务已经安排妥当了,又沉浸在对狄胜利的喜

    悦中了。只要是雄性,就难免会热衷于激烈碰撞带来的快…感。尤其军事的胜利还能

    带来政治上的收获,接着滚雪球一样的引来更丰硕的成果。青牛部进犯,也算是给萧

    令先敲响了警钟――不可疏忽了边事。

    萧令先督促着中书舍人写诏书。

    写诏书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对外,不但有各种措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两国之间的

    历史渊源与恩怨情仇。池之、柳敏转岗,只剩下蒋卓与郑文博两个中书舍人,这两

    个人硬着头皮写好了草稿,萧令先看了还觉得不满意。他觉得没有把他的意思给完全

    表达出来。

    郑文博是个实诚孩子,闷头不坑声。蒋卓坏一点,恭恭敬敬地请示萧令先:“臣驽钝

    ,请圣人明示。”萧令先的文化水平绝对不及蒋卓,他只觉得不好,却又说不出哪里

    不好来,只好赌气似地吩咐蒋卓:“你去一趟鸿胪那里,问问李神策狄部的情况,重

    新写了来。”

    蒋卓答应一声就收拾好文具去找李神策了,实际上他是在磨洋工,一点也不肯出力。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蒋卓看来,你好歹是个皇帝,咱先写道诏书抚慰边民好吗?你被

    人屠了三座城啊!难道不该先安抚民众、查一查青牛部发的什么疯吗?

    郑靖业与李神策已经分别在做这件事情了,以前对狄部不算忽视了,却由于距离的原

    因没有过分关注,也不可能把重点全放到这里。狄部其实挺大的,事务千头百绪,难

    以全盘掌握。现在有了一个清楚的目标,调查起来反而容易。

    先是,郑靖业接到了张进书的报告,抓到了几个掉队的青牛部伤兵,问了个大概,道

    是八部齐犯,以一个改了原先图腾,而以双头鹰为新图腾的部族为核心,大家都听双

    头鹰部头子的话。狄人语言与天朝语言殊异,用意译来翻译,其主自称为“神命统治

    天下四方之主”。张进书还没有抽风到这样称呼他,除了汇报情况之外,一概称之为

    “双鹰王”。

    郑靖业拿到情报,觉得这样也算合情合理,却没有马上报给萧令先,他还有情况没搞

    清楚呢。下令张进书继续审:双鹰王统一八部了吗?如果统一了,之前八部分别遣使

    进贡是障眼法吗?怎么能表现得这么自然?还有就是,能统一八部的王绝不可能是什

    么庸才,必然有一个大计划,他令青牛部打了头阵,攻其不备取得大胜,为什么胜而

    后遁?为什么没有展开一个大的进攻计划?如果是八部齐进,取得的战果肯定不止这

    些――那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张进书接到郑靖业的密令,很快再次提审俘虏。玩计谋猜人心,张进书是非常信服郑

    靖业的,哪怕本来觉得青牛部的俘虏已经交代得很痛快、很详实了,还是一一逼问。

    青牛部的俘虏本来也不是什么心机过于深沉之人,开始是骗了张进书,但是在张进书

    照着郑靖业的密令一一盘问之后,脸色变得张进书都看出这其中有猫腻来了。

    这年头可不讲什么人权,刑讯逼供是常有的事情,衙门里审案,还规定了可以用打板

    子的方式问讯。当然,老虎凳、辣椒水、烙铁、皮鞭什么的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不过

    如果你只是小小用那么一下,也很少有人会抗议你凶残,只有当你沉迷于开发新刑罚

    又或者弄出人命来了,才会大大提高被参劾的可能性。

    青牛部被张进书用比较粗糙的刑罚折磨着,终于撬开了嘴巴。

    郑靖业也就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情报:双鹰王开始统一战争了。青牛部是不愿意跟双

    鹰王混的,反抗了一回,打不过双鹰王,于是决定西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