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 第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透懿蛔帕耍裁蝗颂摹�

自到风国以来,皇廷早朝的时间越来越短,到现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已基本成了殷谆的开场白。

未等旁人说话,唐寅向殷谆拱手施礼,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哦?”这可真难得,唐寅竟然有事。殷谆身子前探,笑呵呵地问道:“爱卿有何事要奏?”

“陛下自到风国以来,列国国君皆未前来面圣,此乃对陛下的大不敬!”唐寅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地说道:“臣以为,陛下应整顿朝纲,威仪天下,以防各国有不臣之念。宁莫两国离陛下最近,陛下应下旨召两国国君前来面圣,以试二王对陛下之忠心!”

“这……”殷谆听后,忍不住咧了咧嘴。

别说现在自己都被打到风国来了,即便在上京的时候,他都未必能请得动各国的王公,现在下这样的旨意,不是在自取其辱吗?从另一方面讲,他也不愿意下这样的诏书,他想逃避,不想面对现在这种残酷的现实。

没等殷谆说话,左相蒙洛突然开口问道:“若是宁、莫两国的王公不肯前来面圣又当如何?”

唐寅双眼眯了眯,说道:“那便说明两国有不臣之意!”

“然后呢?”

“即有不臣之意,就为叛逆,本王将亲率天子之师,出兵讨逆!”唐寅转身直视蒙洛,冷声说道。

呦!这可是蒙洛以及其他大臣没有想到的,唐寅竟肯为了陛下出兵讨伐宁、莫两国,这可能吗?该不会只是场面话吧!

蒙洛不再多言,深深看了唐寅一眼,拱了拱手,退回原位。

殷谆一听又要打仗,脸都白了,他连连摆手,说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再轻言动兵了,爱卿啊,现在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列位王公虽然未能及时来面圣,但也未站出来公然反对朕这个天子,召宁、莫两国王公前来面圣之事,还是……还是以后再议吧……”

听闻这话,唐寅发出嗤的一声,没看殷谆,而是环视下面的文武大臣。

众人一各个无不是面红耳赤,当唐寅的目光扫来时,人们也都下意识地垂下头。

天子如此软弱,或许和他的本性有关系,但更多的是被列国王公的蛮横给吓的,身为天子近臣,各大臣们哪能不觉得羞愧脸红?

“堂堂天子,万众之主,岂能受制于诸王?”唐寅正色说道:“以前,列位大人是如何辅佐的陛下,臣不知道,但是现在,臣在陛下的身边,就绝不会让陛下继续受诸王的欺辱。陛下,臣意已决,如若宁、莫二国真敢抗旨不遵,臣必讨伐,擒拿二国王公,回见陛下!”

是人总会有血性,殷谆胆子再小,再怕列国,但毕竟也是天子,被唐寅这么一说,心血阵阵沸腾,他咽口吐沫,小声问道:“爱卿,若是开战,能……能打得赢吗?”

“呵呵!陛下,区区宁莫二国,臣还未放在眼里,要胜两国,易如反掌。”唐寅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的话,别说下面的大臣们听了觉得夸张,即便是长年不理国务的殷谆也觉得唐寅有些言过其实。

见殷谆还在举棋不定,唐寅不耐烦地说道:“陛下快快传旨吧,不要再犹豫了!”

“可是……”

“臣已经说过了,”唐寅跨前一大步,站到台阶上,正色说道:“如果真对两国开战,臣有十足把握可以取胜,陛下还怕什么?”

在唐寅的连番催促下,殷谆终于是无奈地点点头,令身后的侍女上前研磨,随后提起笔来,写下两份圣旨。这两道圣旨是分别传给宁王严初和莫王邵方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让他二人立刻来盐城勤王见驾。

等殷谆写完之后,令左右人把圣旨递给唐寅,询问他的意见。

唐寅接过,大致看了看,点点头,交还圣旨,随后拱手施礼,说道:“陛下英明!”

唉!殷谆忍不住暗叹口气,这两份圣旨传到宁莫两国,还不知道要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也指不定会闹出多大的祸端呢!现在也只能依仗唐寅了。

刚把两道圣旨写完,殷谆又后悔了,他本想问问唐寅可不可以不要发出去,可抬头一瞧,正好看到唐寅那两只精光四射的虎目阴森森地注视着自己,没来由的,殷谆激灵灵打个冷战,同时本能地垂下头去,躲避唐寅的目光。

他第一次发现,唐寅的眼神竟然如此吓人,真好象两把刀子似的。

最终他也没敢把反悔的话说出口,硬着头皮拿起玉玺,在两道圣旨上一一印了下去。

盖上玉玺,两道圣旨也就算是正式生效,唐寅再次跨前一步,走到案前,不用殷谆递给他,他已经伸手将两道圣旨拿起来,然后转回身,对着下面沉声喝道:“郭奉、李孝听令!”

随着唐寅的话音,在大臣位列的末端走出两人,双双拱手施礼,说道:“风王殿下有何吩咐?”

郭奉和李孝在皇廷中皆任鸿胪丞一职,二人原本是唐寅手下的文官,因为皇廷中官职的空缺太多,两人便被唐寅派到皇廷任职,没什么实权,只是帮皇廷添个人头,充充排场罢了。

唐寅走下台阶,把圣旨递给他二人,说道:“郭奉,你去宁国给严初传旨;李孝,你去莫国给邵方传旨。即刻动身,不得有误!”

“是!风王殿下!”对于郭奉和李孝二人而言,唐寅的命令可比殷谆的命令重要得多,两人哪里敢耽搁,躬着身子,高举双手,接过圣旨后,转身一溜小跑的出了大殿。

整个过程,殷谆只是写了两道圣旨,其余的全部由唐寅一手代办了。

殷谆没觉得怎样,反而还乐得轻松,不过其他的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皱起眉头。

看唐寅那副架势,简直就是把他自己当成天子了,这已有些喧宾压主的意味了。

不过唐寅大权在握,又得殷谆的宠信,大臣们只能在心里嘀咕,嘴上谁都不敢说出半句质疑的话。

环视下面敢怒而不敢言的大臣们,唐寅心里甚是满意,今日他表现的如此强硬,也是要让大臣们知道,在风国的国土上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殷谆清清喉咙,问道:“爱卿,还有其他的事要议吗?”

唐寅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哎呀,怎么这么事……殷谆叹气,不过脸上还是带着笑容,问道:“爱卿还有何事?”

唐寅幽幽说道:“最近,本王常常听说朝中各位大人的家眷在盐城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以前的事,本王可以不予追究,不过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那就休怪本王不讲情面了,到时也请陛下明查!”

“哦?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殷谆皱紧双眉,连连点头,赞同道:“爱卿所言有理,如果还有这样的事发生,只要查明属实,一切皆由爱卿处治!”

“臣谢陛下!”唐寅拱手施礼。

众大臣们不知道唐寅在指谁,一各个皆忍不住暗自嘀咕,等散朝回府之后得让家人小心一点,千万别犯到唐寅的手里。

右相郭童暗抹冷汗,好在自己先去拜访过唐寅,不然事情在朝堂上捅出来,自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唐寅对殷谆道:“臣已无事启奏。”

殷谆吁了口气,环视众人,问道:“列位爱卿呢?”

“臣等无事上奏!”

“好吧!散朝!”殷谆站起身形,在大臣们的跪拜下,走出大殿。

等殷谆走后,唐寅直起腰身,面带微笑的向殿外而去。

刚出大门,郭童就追上前来,笑容满面地低声说道:“老臣谢过风王殿下了。”

唐寅笑问道:“郭相谢本王什么?”

“就是……犬子的那件事……”

“哦!郭相不必挂在心上,你若不提,本王都快忘了。”唐寅大度地说道。

“不知风王殿下今晚是否有空闲,老臣在府上准备盛宴,恭迎风王大驾。”

第682章

唐寅本想拒绝郭童的邀请,但转念一想,与他这个右相处好关系也不错,至少在朝堂上会有一个帮自己说话的人。他含笑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郭相了!”

“哎呀!风王殿下太客气了。”郭童急忙拱手施礼。

别过郭童,唐寅回到自己的王府,吃过午饭后,以邱真和上官元吉为首的风国大臣们纷纷前来,开始风国的朝议。风国的朝议可比皇廷的朝议要实际得多,没有空话、虚话,所商议的皆是军政要务。

现在唐寅最关心的是兵力问题。朝议开始后,他首先问邱真道:“邱相,最近增收新兵开展的怎么样?”

邱真出列,拱手施礼,回答道:“回大王,新增并训练完毕的二十万兵力已派往河东军营,目前都城正在训练的新兵还有十万,另外伤兵也接近十万之众,一个月后,十万新兵亦可调到河东,但伤兵至少需要三个月方能恢复战力。”

唐寅陷入沉思,心里默默合计着,二十万的新兵已去了河东,加上原本驻扎在那里己方十五万大军,兵力达到三十五万,等到一个月后,又有十万新兵,那么就是四十多万的大军,这么多的军力,应该足够应付对宁战争了。至于十万的伤兵,可以做为己方的后援,等到战事困难的时候再派上战场。

琢磨了一会,他点点头,向邱真赞道:“做的好。邱相,征兵不能停,即便我军兵力已饱和,还是要继续招兵买马!”

邱真最清楚唐寅接下来要干什么,所以也明白他的用意,不过上官元吉和张哲都皱起了眉头。

招兵买马不是红口白牙张嘴一句话就完事的,那得需要钱,现在因为宁国的赔款,风国国库好不容易算是有了些积蓄,若是再象现在这样大规模的征兵,只怕这点金银很快也得付之东流。

上官元吉担心的则是粮草问题,虽然河东郡这个产粮要地归己方所有,但风国还有两个郡刚刚受了水灾,饥民甚众,如果征收的兵力太多,怕是会影响到国内的赈灾。

二人相互看看,双双出列,拱手说道:“如果大王继续无节制的征兵,只怕,国内粮草不足(国库空虚)!”

瞧了瞧二人,唐寅点点头,随即站起身形,背着手在桌案前来回踱步,他说道:“我知道你二人有难处,不过我也有难处,如果国内没有足够多的储备兵力,一旦前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