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浪-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信参谋一把抓起了话筒,听了一阵,放下话筒后,急急的说道:“雷达发现东面出现近十个小型目标,疑为敌驱逐舰。”

“总算出手了!”这时,祖寿清才转了过来,“新航向一百八。各舰准备炮战,优先炮击最东面的敌战列舰!”

因为交战秩序已经被打乱,所以祖寿清直接用日本战列舰的位置来明确目标。

只是,白佑彬却有点头大了。这最东面地,到底是那两艘正在以二十节以上的速度逃跑的。还是后面两艘中,东面的那一艘?

祖寿清看了眼白佑彬,说道:“少校。还愣着干嘛,你认为打得中二万米外的敌舰吗?”

这次,白佑彬没有迟疑,立即下达了炮击命令。显然,祖寿清说的是两艘受伤的日本战列舰中东面的那一艘,而不是已经跑到二十多公里外的那两艘日本战列舰。

“另外,注意协调副炮。”祖寿清走了过来,“用副炮对付日本驱逐舰,尽量往死里打!”

白佑彬点了点头。他也正是这么安排炮战战术的。

一百五十毫米副炮发射地穿甲弹能够轻易摧毁一万五千米范围内的驱逐舰。根本用不着动用主炮对付驱逐舰。只是,每艘战列舰需要同时对付多个目标。这对战列舰枪炮长的个人能力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因为这次是“太祖”号领队,所以炮击也首先由“太祖”号开始。

只是,从第三轮齐射开始,就是“太宗”号“领衔”。到这个时候,三艘战列舰几乎都按照自己的炮击规律开火,而没有进行统一齐射。说白了,在前两轮炮击之后,那两艘日本战列舰打回来地炮弹偏差非常大,对快速战斗群里的三艘战列舰几乎没有威胁,也就没有必要让三艘战列舰同时开火以提高命中率。

这时候的炮战,多多少少都在锻炼战列舰地枪炮长与枪炮军官。

主炮第五轮齐射后,战列舰上的副炮也开火了。此时发动鱼雷攻击的日本驱逐舰距离快速战斗群大概一万四千米。虽然在这个距离上,副炮的炮击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但是副炮的射速更快,而且每一枚六十公斤穿甲弹对驱逐舰都有十足的威胁,所以战斗打得仍然比较轻松。

副炮开火五分钟后,也就是二十二日凌晨零点过三分,“宣宗”号战列舰加入了战斗。

那条中型鱼雷击中了“宣宗”号舰艏左侧,几乎炸掉了整个舰艏!万幸的是,“宣宗”号的装甲隔舱减轻了鱼雷爆炸后产生的破坏,并且阻止了海水进一步蔓延到后面地舱室。虽然速度掉到了十二节。但是“宣宗”号并没有失去战斗力,不但九门主炮都能作战,连副炮都没有失效。

在此情况下,“宣宗”号左转给后面地三艘战列舰让开航道之后,按照祖寿清地命令,转到了一百八十度航向上,并且以接近十二节地速度跟上了快速战斗群,投入战斗的时间大概只晚了十五分钟。

紧接着,“黑龙江”号巡洋舰率领四艘驱逐舰赶了过来,投入了战斗。

似乎要为“鄂嫩河”号巡洋舰报仇。面对日本驱逐舰,“黑龙江”号巡洋舰打得异常的勇猛,甚至一度遮挡住了“太宗”号副炮炮手的视线。另外四艘驱逐舰也非常积极,甚至还用鱼雷攻击了日本驱逐舰!

当然,四艘战列舰的主炮仍然在集中轰击掉队的日本战列舰。

第九轮齐射之后,炮手正在忙着为火炮装填新的炮弹与发射药,白佑彬也正在迅速解算射击参数,一团火球在东方的海面上升了起来。接着就是一团更大的火球窜入了夜空,几乎照亮了方圆数海里地海面!

在白佑彬等人惊讶的目光中,那团翻滚着上升的蘑菇状火球渐渐暗淡了下来。

事后查实,发生爆炸的是日本海军当时服役年限最短,最强大的“陆奥”号战列舰。在之前的战斗中,“陆奥”号被鱼雷摧毁了右侧的两根推进轴,导致航速跌落到了十节以下。在沉没之前,“陆奥”号还被至少十八枚穿甲弹击中,最终其舰尾方向上的“呜”炮塔被穿甲弹击穿,导致炮塔内还没有装进药室地发射药发生爆炸。随即。另外一枚穿甲弹打穿了该炮塔的炮座,并且进入了该炮塔的弹药库,引发了大爆炸。

最终,“陆奥”号在萨科尔以南大概十公里处沉没,全舰一千三百六十八名官兵。仅二百七十七人幸免。

“补”了一轮齐射之后,从第十一轮齐射开始,四艘战列舰全都瞄准了另外一艘日舰。

零点四十七分。该舰在遭到了八轮齐射之后,也在连续不断的猛烈爆炸中走完了最后一段航程事后查实,该舰为日本海军“日向”号战列舰。在遭到鱼雷攻击的时候,“日向”号右舷的两个轮机舱与邻近的数个舱室进水,倒是该舰损失了一半的动力。迅速涌入的数千吨海水使该舰出现了严重右倾,为了避免翻覆,舰长只能下令向左舷的四个水兵舱注水,以恢复横向平衡。如此一来,“日向”号在撤退时地速度降低到了不足八节。沉没前。“日向”号至少被十七枚穿甲弹击中。并且彻底丧失动力。

天亮后,彻底瘫痪在海面上的“日向”号被快速战斗群的两艘驱逐舰用鱼雷击沉。

最终。该舰沉没在了“陆奥”号以东大概三公里处。

这时,发动鱼雷攻击的八艘日本驱逐舰被打残了五艘,另外三艘在密集的炮火下,匆匆转向发射了鱼雷,然后以快速战斗群可望不可及地速度向东脱离了战斗。

“妈的,还是跑了两艘!”祖寿清这时候才长出了口气,“向海军司令部汇报战斗结果。另外,告诉李玉民,两艘日本战列舰向他那边逃跑,能不能全歼联合舰队,就要看主力战斗群的表现了!”

通信参谋微微一愣,真有点又想苦又想笑。

“怎么,电台坏了吗?”祖寿清还是那副德行。“快去发报吧,不然总参谋长得急了,可要拿我们开刀。再说了,李玉民不是很喜欢抢功劳吗?现在机会来了,就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白佑彬也在暗暗发笑,到最后,祖寿清还不忘摆李玉民一道。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章 … ~落荒而逃~

巨大的火球从夜空中消失的时候,站在“长门”号司令舰桥外面的高野五十六悄悄的摸掉了嘴唇上的一丝血迹。那不是从伤口流出的鲜血,而是从齿印里流出的鲜血。

“将军,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高野只是摇了摇头,仍然目不转睛的看着西方的夜空。随着一股阵风刮过,他摘下了海军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随即,站在他身后的日本海军军官也都摘下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不知道他们是在悼念逝去的战友,还是在向击败他们的对手致敬。

也许,高野料到可能在巴西兰海峡遭到拦截,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可以说,高野在战斗开始后下达的一系列果断命令并没有错。

也许,他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运气。

让第5战队尽量缠住敌人的时候,高野就预料到,第5战队将为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确实如此。除了“妙高”号幸运的逃脱劫难(被打成重伤,直到日本战败都没有修复)之外,另外三艘重巡洋舰全部战沉。

接着,高野命令第1水雷战队发动鱼雷攻击。

毫无疑问,这也是为了拖住西面的强敌,为陷在海峡内的舰队转向争取机会。与第5战队一样,第1水雷战队的行动注定是为整支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也确实如此,十二艘驱逐舰。仅仅只有第17驱逐队的四艘“风”字号驱逐舰逃脱了劫难,其中“谷风”号还因为损伤严重,在返航地途中沉没。

按照高野的判断,即便第1水雷战队的鱼雷攻击不能消灭敌人的主力舰,也至少能够迫使敌人的主力舰转向,甚至能够击伤敌人的主力舰。

紧接着,高野又命令西面的第3水雷战队发动鱼雷攻击。

与第1水雷战队一样,高野并没有对第3水雷战队的攻击抱多大地希望。说白了。大明帝国战列舰上专门安装了一百毫米速射炮,就是为了对付日本海军的驱逐舰。不然早就换成了更大口径地副炮。

如果第3水雷战队能够立下战功,在迫使敌舰队转向的同时,击伤几艘敌人的主力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高野的期望很快得到了回报,祖寿清不但被迫转向。而且“宣宗”号被鱼雷击伤。

问题是,高野并没料到,他也会遭到对手的鱼雷攻击!

在几乎所有日本海军军官地印象中。大明帝国海军都不是一支擅长鱼雷战,也不重视鱼雷的海军。

鱼雷诞生之后,并没有得到传统海上强国的重视。

当时。大明帝国与英国甚至认为鱼雷是“非道德”地海战武器,还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禁雷”活动,希望通过国际条约禁止海军使用鱼雷。

当然,就如同《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不可能完全禁止海军扩军备战一样,任何国际条约都不可能禁止鱼雷成为海战的利器。

相反,如同日本海军这类二流海军(当时日本海军只算得上是三流),不但不反对使用鱼雷,还非常重视鱼雷在海战中的作用。毕竟,拼主力舰。拼炮战。二流海军绝不是一流海军地对手。

直到上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明帝国海军的鱼雷技术才算有所进步。

战后。大明帝国海军一如既往的重视火炮与炮战,对鱼雷技术以及鱼雷战术仍然不太重视。不说别的,大明帝国的驱逐舰在鱼雷作战能力方面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差的,比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氧气鱼雷技术的日本差了很大一截。

可以说,鱼雷技术与鱼雷战术是日本海军能够引以为傲的少数优势之一。

问题是,联合舰队就在自己地优势力量面前栽了跟头。

当时,第二舰队已经在向海峡外撤退,而且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正在对付那艘从屁股后面冒出来地,不知死活的轻巡洋舰。

这时候,高野已经知道,向西突围没有可能,只能向东突围。

为了缩短航行距离,高野命令四艘主力舰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