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浪-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即便“南达科他”号没有沉没,速度也没有降低多少,却使其丧失了三分之二的火力与最重要的舰队指挥能力。

为此,第11…2主力编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在“南达科他”号遭到重创的时候,第11…2主力编队的三艘快速战列舰受到的损伤并不比“南达科他”号轻多少。

出人意料的是,受创最严重的不是“太宗”号,而是“太祖”号。

在进入战术机动阶段之后,第11…2主力编队四艘快速战列舰开始“错位航行”,即四艘战列舰在尽量保持相同航向的情况下,航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有所间隔。一般情况下分成单双交错,如果首舰的航向向右偏移,次舰的航向则向左偏移。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编队内的主力舰过分靠近,而可以影响敌人的观察与瞄准,同时让编队内的主力舰在进行战术机动的时候避免撞到一块。

当时,“太宗”号正是选择向右偏移航线,所以“太祖”号向左偏移航线。

如此一来,“太祖”号相当于暴露在了敌人的炮口之下。在白佑彬下令集中炮火打击一号目标舰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内的二号舰与三号舰都瞄准了“太祖”号。

到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太祖”号一共挨了七枚十六英寸穿甲弹。

如同“宣宗”号一样,在动力设备出现损伤,并且丧失了两座主炮炮塔之后,三点半过后,“太祖”号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离开了战场,赶去与“宣宗”号汇合了。

“仁宗”号受到的损伤也不轻。

虽然这艘战列舰是向右偏移航线的,从而拉开了与敌人的距离,但是在“宣宗”号退出战斗之后,“仁宗”号遭到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集中炮击。事实证明,在这场战斗中,“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表现远远好于“南达科他”级,主要就是因为这两艘战列舰上的官兵有实战经验,而“南达科他”级上的官兵基本上都是新手。

到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仁宗”号挨了九枚穿甲弹。比较幸运的是,当时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上配备的重型穿甲弹并不是很多,在对付“宣宗”号的时候就用得差不多了,所以在对付“仁宗”号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普通穿甲弹。

即便如此,“仁宗”号的丙炮塔丧失了战斗力,后烟囱被炸断,航海舰桥下面挨了一炮,导致舰长与大副受伤。

三点三十五分,“仁宗”号也不得不撤出战斗。

神奇的是,三点四十七分,“仁宗”号已经撤退了几公里,结果还被一枚从“华盛顿”号上打来的穿甲弹追上,导致舰尾被炸缺了很大一块。幸好当时的交战距离已经超过了二万三千米,而且舵舱周围的装甲隔板得到了加强,厚度超过了一百三十毫米,不然“仁宗”号很有可能被这枚穿甲弹打掉转向能力。

相对而言,只遭到“南达科他”号还击的“太宗”号受到的损伤是最轻的。

到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太宗”号只挨了两枚穿甲弹,而且都没有被打穿装甲,只是在舰体上留下了两个大窟窿。

三点半,随着“南达科他”号的航向向北偏了十五度,“太宗”号立即追了上去。

获知这一情况之后,白佑彬立即意识到,哈尔西要逃跑了!

随即,他就命令第11…2主力编队重新整队,以二十二节的速度跟上美军第51特混舰队。同时让第11…1主力编队转向到零度,准备拦截向西逃跑的第51特混舰队。而此时,第11…1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为五十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在第51特混舰队西面活动的那几艘巡洋舰上安装了雷达,也不见得能够探测到五十多公里外的第11…1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

收到白佑彬的命令后,“太宗”号一面将航向调整到五十度,一面召唤之前撤出战斗的唢呐艘战列舰。显然,白佑彬准备在这个时候收网了。

只是,白佑彬并不知道,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已经换成了斯普鲁恩斯。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五十一章 … ~指挥换人~

收到哈尔西受伤的消息时,斯普鲁恩斯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并是说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有仇,或者是并不关心哈尔西的生死。斯普鲁恩斯能够接替金凯德出任第52舰队的指挥官,就是靠哈尔西的大力推荐。虽然两人的性格完全不合,但是哈尔西一直比较欣赏这个之前在他手下指挥巡洋舰编队的“上校”。另外,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的私人关系很不错,两人算得上是军队中,特别是美国海军将领与军官中并不多见的“朋友”。

只是在眼前的情况下,斯普鲁恩斯不能让个人感情左右他的决策能力。

现在,他成为了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官,而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转向到零度,摆脱第1…2主力编队。

其实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一直认为哈尔西在设法撤退。

只是据哈尔西在战后所说,当时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撤退,只想尽快干掉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然后再腾出手来与另外四艘“英宗”级战列舰决战。当然,不管哈尔西后来说的话是不是在“吹牛”,以当时的情况,斯普鲁恩斯确实有理由相信,在收到尼米兹的电令之后,哈尔西肯定会选择撤退。

从第51特混舰队的战术行动上来看,哈尔西确实选择了撤退。也正是如此,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一直让第52舰队跟随第51舰队行动,并且按照哈尔西的命令安排战术,没有与哈尔西“对着干”。

效果也很快显现了出来,激战近三个小时后,第11…2主力编队失去了追击能力。

只是,斯普鲁恩斯不敢有丝毫大意。

三点二十分左右,之前一直在第51特混舰队西南面活动的另外四艘战列舰不见了踪影。而第52舰队的两艘战列舰排在了第51特混舰队的最后面,所以斯普鲁恩斯对这一情况更加关注。

那四艘战列舰到哪去了?

显然。第一舰队地指挥官绝不会让四艘更强大地“英宗”级战列舰离开战场。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下达撤退命令。同时让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留下来殿后。

毫无疑问。那四艘战列舰还在战场上活动。并且正在寻找合围第51特混舰队地机会。

只是。在此之前。指挥第51特混舰队地是哈尔西。在哈尔西没有下令派遣巡洋舰去寻找那四艘战列舰地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无权调动舰队内地巡洋舰。甚至连驱逐舰地舰长都不会听他地命令。

三点半。斯普鲁恩斯接过指挥权地时候。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伴随第11…2主力编队地第11…4巡洋舰编队转移到了战场地南面。这一来可以防止美军第51特混舰队地驱逐舰攻击三艘遭到重创地战列舰。二来可以掩护还在继续作战地地“太宗”号。最后还挡住了美军巡洋舰去寻找第11…1主力编队地去路。

也就是说。如此斯普鲁恩斯在此时派出巡洋舰。首先得过第11…4巡洋舰编队那一关。

到此,斯普鲁恩斯几乎可以断定,第一舰队的指挥官让三艘“皇帝”级集中炮击“南达科他”号就是要打掉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能力。然后让四艘“英宗”级战列舰能够抓住机会堵住第51特混舰队的去路,从而在四打四的情况下击败第51特混舰队。

只是,这一损失也太大了一点吧?

当然,情况变化太快了,就在斯普鲁恩斯做出转向决定之前,新地情况出现了。

之前退出战斗的那三艘“皇帝”级战列舰再次追上了“太宗”号,其速度都达到了二十二节。如此一来,四艘“皇帝”级再次组成了战斗队列,并且挡在了第51特混舰队的东南面!

也正是这个新地变化。让斯普鲁恩斯下定了突围的决心。

毫无疑问,第一舰队的四艘“英宗”级战列舰已经机动到位,并且正在杀来,不然第一舰队的指挥官不会让三艘已经遭到重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的战列舰再次投入战斗。而第一舰队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第51特混舰队无法全速撤退。到时候,只要四艘“英宗”级赶到,第51特混舰队将面对敌人五艘战斗力健全的快速战列舰,以及三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战列舰!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做出了两个决定。

一是将航速提高到二十七节,二是让一直伴随主力舰活动地两支驱逐舰编队向第11…2主力编队发动鱼雷攻击。

三点五十八分,八艘驱逐舰冲了出来。

跟在第11…2主力编队身后的第11…4巡洋舰编队里的五艘轻巡洋舰立即加速冲了上去,在四艘战列舰的左侧排好了队列。随后,五艘轻巡洋舰上的火炮就欢快的“鸣叫”了起来,将一百五十毫米与一百三十毫米炮弹洒向了逼近的美军驱逐舰。

四艘战列舰上能够使用的副炮与速射炮也在此时投入了战斗。

显然,美军的八艘驱逐舰要想突破五艘轻巡洋舰与四艘战列舰组织起来地密集火网,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斯普鲁恩斯也并没有指望这八艘驱逐舰能够击沉第11…2主力编队的战列舰。

四点过五分,在美军驱逐舰缠住了第1…4巡洋舰编队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两艘轻巡洋舰向西搜索。寻找四艘“英宗”级战列舰的“下落”。

可以说,这个决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第11…1主力编队已经冲到了第51特混舰队的西北面,并且摆好了架势。

东南面的战场上,面对如同疯狗般的美军驱逐舰,第11…2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迅速拉开了距离,同时做好了转向准备。

四点十二分,在连续损失了五艘驱逐舰地情况下,最后三艘驱逐舰终于将距离缩短到了七千五百米左右。并且转向发射了鱼雷。只是这三艘驱逐舰地命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两艘立即被轻巡洋舰上的凶猛炮火打沉,另外一艘也遭到了重创,最终只勉强逃出了轻巡洋舰地炮火打击范围。

也就在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下达了第二次转向命令。

二百五十度!

第51特混舰队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