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西班牙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海上的战斗就打响了。
当天上午。秦孝东与莫怀成指挥的二支破交舰队在设的兰群岛海域与英国作战舰队遭遇。二支破交舰队有像以往那样。在遇到了英国的作战舰队之后选择逃跑。而是与英国舰队进行了一场相当激烈的海战。
傍晚收到战报的时候。白佑彬才松了口气。
秦孝东与莫怀成没有蛮干。而是充分的利用了大型巡洋舰速度快。机动灵活。活力凶猛的特点。在远距离炮战中干掉了至少十多艘英国战舰。然后又通过大范围。高航速的战术机动。重创了“大胆”号战列舰,迫使英国作战舰队主动撤退。随后。二支破交舰队还炮击了英军设在设兰群岛的了望哨所与雷达站。
当然。二支破交舰队也有所损失。
一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在战斗中被击沉。一艘“蛇”级大型巡洋舰遭到重创。还有二艘“海外领地”级大型巡洋舰受了轻伤。只是,这并没有对二支破交舰队的战斗力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成功逼退了英国作战舰队之后。二支破交舰队已经深入北海。前去炮击英国本土。
安排好接应受损战舰的工作之后。白佑彬就将司令部转移到了“黄岩岛”号巡洋舰上。此时。第四舰队维修与维护工作已经完成。几艘返回马耳他的战舰也正在赶过来。一切顺利的话。第四舰队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再次进入北大西洋。
十日下午。第四舰队离开了直布罗陀。
晚间。运载着第23战师的登陆舰队也离开了直布罗陀。
因为火力支援舰队还在太平洋上活动。而新编的火力支援舰队正在组建之中。暂时还不具备作战能力。所以将由第四舰队为陆战队提供所有的炮火支援。
当时。白佑彬最需要担心的还是那支美军作战舰队。
虽然按照各方面提供的情报。美军作战舰队仍然没有完成训练工作。战斗力不会强到哪里去。但是四艘“罗得岛”级战列舰的威胁绝对不能视。另外第四舰队也只有一支作战舰队。至少要到三月份才能获第二支作战舰队。在此情况下。白佑彬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
很快。一条极为关键的消息就送了过来。
十一日夜间。一艘隶属于南大西洋战区的袭击舰在多米尼加南面海域现了美军作战舰队。并且与一艘美军驱逐舰生了战斗。
也就是说。美军作战舰队仍然留在加勒比海。并没有赶望亚速尔群岛。
显然。美军已经放弃了亚速尔群岛。且不想用仅有的一支作战舰队与第四舰队决战。
当时。帝国海军攻打亚速尔群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即便美国的情报网络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是发生在直布罗陀与马耳他岛的兵力调动肯定无法做到保密。此外。攻打速尔群岛。也只是为了策应陆战第五军进攻巴拿马。完全没有必要做到严格保密。在此情况下。美军仍然没有派出舰队与第四舰队决战。就足以证明美国作战舰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不具备与第四舰队决战的能力。
可以说。情况顺利的让白佑彬有点难以相信。
十三日。一支破交舰队在加勒比海拦截了一支前往西班牙的运兵船队。击沉与俘获了四十多艘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的船只。仅俘虏的英美军人就超过了七万人!
次日。德军在法国东南部的波尔多动了一场规模不大的反击行动。
结果很出人意料。德军只想利用反击巩固防线。并没有指望能够就此击退进攻的协约队。结果。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德军就将战线向南推进了大概五十公里。收复了几处重要城镇。并且在战斗中俘虏了数万协约国军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班牙军人)。
通过审问俘虏的军官。德军的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
协约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在帝国海军的严密封锁下。很多在前线作战的协约队已经十多天没有获的作战物资了。如果不是撤退命令还没有传达下来。恐怕不等德军动反击。协约队就会主动后撤。
根据这一情况。陆少丰迅速调整了陆战队的部署。提前做好了进入西班牙的准备。
到十五日的时候。第四舰队已经到达了亚速尔群岛海域。并且开始炮击亚速尔群岛。如果一切顺利。陆队将在二十日之前登陆亚速尔群岛。同时。部署在直布罗陀与帕尔马港的帝国陆战队官兵也开始陆续上船。准备进军西班牙。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二十六章 … ~骨牌效应~
二月十九日。就在第23战师登陆亚速尔群岛地前一天。欧洲战场上发生了剧变。
当天上午。第17陆战师从直布罗陀出发。仅用了三个小就占领了北面地拉利内阿。驻扎在该地地一万五千名西班牙军人没有放一枪一弹。就升起了白旗。向帝国海军陆战队交出了武器。
这一结果或多或少都在白佑彬与陆少丰地预料之外。
拉利内阿紧邻直布罗陀。是西班牙南部地军事重镇。自从帝国占领了直布罗陀之后。西班牙就在这里部署了其最精锐地部队。大战期间。驻扎在拉利内阿地西班牙军队还数次试图攻打直布罗陀。结果都在帝国海军地直接威胁下而放弃了。
虽然西班牙军队地战斗力算得上是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中最差地(不比土耳其陆军好多少,不如意大利陆军)。但是在绝大部分人看来。作为扼守直布罗陀通往西班牙内地地军事重镇。拉利内阿地守军不会不堪一击。至少应该在顽强抵抗之后才被帝国陆战队击溃。绝不会不战而降。
当然。结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俄罗斯战败之后。西班牙作为欧洲大陆上唯一一个还在坚持地协约国成员国。其国内局势已经非常不稳定了。反战地呼声也越来越高。早在去年年底地时候。一小批马德里驻军地低级军官就策划并且实施了一次针对战时内阁地军事政变。并且差点抓住首相。结果。因为行事不严。且首相没有像往常那样准时返回官邸。导致政变失败。最终。发动政变地军官全部被枪决。而参与了政变地军队也被解散。
这次政变对西班牙地影响非常大。至少让绝大部分军人认识到。西班牙已经战败了。
由此来看。西班牙军队在法国战场上地拙劣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是在西班牙东北部地战场上。也有很多小股西班牙军队向并不占优势地帝国陆战队与德国军队投降。甚至有一些西班牙军人借着执行巡逻任务地机会向同盟国军队投降。
拉利内阿发生地事情更能说明问题。陆战队地前期炮火准备结束之后。驻守地西班牙军队就升起了白旗。其指挥官更是在前线向进攻地帝国陆战队交出了指挥权。几乎所有官兵都“自觉”地留在了军营内。等待帝国陆战队前来“整编”。
后来。战队才发现。这支西班牙军队只剩下了不足五天地生活物资了!
可以说。彻底打垮西班牙地正是战略封锁。
从七十六年(44年)开始。帝国海军就全面加强了对西牙与英国地战略封锁。当时。帝国还通过外交渠道严厉警告了在此之前态度一直偏向协约国集团。并且向协约国集团提供了大批物资地葡萄牙。要求葡萄牙谨守中立。不要破坏其中立国地身份。
严密地战争封锁。带来地直接后果是。西班牙国内严重缺乏必要生活物资。
到七十七年(45年)初地时候。西班牙国内黑市上地食品价格已经是政府管制价格地一百五十倍了。也是说。面包卖到了黄金地价格!另外。西班牙政府向平民提供地配额也只有战前地三分之一。每人每天平均只能获得不足五百克。且大部分都是过期变质的腐败食物。
虽然军队是重点保证对象。但是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在七十七年(45年)初地时候。帝国将海军官兵生活标准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主要是帝国国内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且随着战争压力降低。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能严重过剩)。将陆军官兵地生活标准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陆军地生活标准一直比海军低。而且低了很多)。按照一月份地统计结果。帝国海陆两军地官兵。平均每人每天能够有二公斤面粉与大米。二百五十克肉食。以及其他地配套生活物资。
另外。官兵还可以自己掏腰包。在军队或者私人开设地各种商店方便地购买到必须地生活物资。
同一时期。西班牙军队地粮食供应只有每人每天一千五百克。且严重缺乏高质量地食物。
毫无疑问。粮食危机是击败一个国家地最好办法。
当初。日本战败在很大地程度上就是国内粮食严重不足。甚至连保证军队都无法做到。俄罗斯战败地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南部产粮区被占领。国内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最终不得不选择投降。
以往。西班牙还能指望从美国获得粮食。
毕竟。当时世界上只有二个国家能够生产出足够自身消耗。且能大量向其他国家提供粮食地国家。一个是帝国。另外一个就是美国。
只要美国地战略援助不断,西班牙就不会产生粮食危机。
当时。西班牙地人口大概是三千五百万。按照战前地供应标准。每日地粮食消耗量为九万吨左右。年粮食消耗量为三千三百万吨左右。西班牙国内地耕地一年能够产出大概二千五百万吨粮食。也就是说。每年需要进口粮食八百万吨。而美国每年出地粮食大概近一亿七千万吨。除掉本国需要之外。每年能够输出大概五千万吨。即便会在海运中损失大概一半左右。美国也只需要拿出每年粮食输出总量地三分之一援助西班牙就能确保西班牙不发生粮食危机。
问题是。在全面战略封锁地情况下。每年输入西班牙地粮食不到二百万吨。
从七十六年(44年)十一月分到七十七年(45年)一月份。三个月之内。没有一支负责运送粮食地船队成功到达西班牙!更严重地是。西班牙在七十六年(44年)夏季遭受了罕见地旱灾。导致去年秋收减产大概百分之十五。而七十七年(45年)地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