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想避开第舰队。就的首先干掉“格奈森瑙”号。
其次。“格奈森瑙”发出的是明码电报。这一来表明德国战舰无法与第四舰队用密码电报联络。二来表明“格奈森瑙”也不知道第四舰队的具体情况。
也就是说。第四舰队很有可能正在赶来。也很有可能距离战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此一来。米切尔至少有一半的机会在干掉了“格奈森瑙”号之后安全离开战场。而不会遭到第四舰队的拦截。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当时“格奈森瑙”号在美军舰队东面。而第四舰队从西面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对付“格奈森瑙”号的时候。美军舰队是向东追击。也就拉开了与第四舰队的距离。起到了规避第四舰队的效果。
正是基于这三点。米切尔做出了继续战斗的决定。
四点十分。六艘刚刚重新装填好了鱼雷的美军驱逐舰。在六艘轻巡洋舰的掩护下。首先冲向了“格奈森瑙”号。随即。新整队的八艘战列舰也跟了上去。
当然。“格奈森瑙”号没有留下来等死。而是迅速把速度提高到了三十二节。
此时。米切尔最后悔的。肯定是有带上几艘大型巡洋舰。
如果当时美军舰队里有几艘,哪怕是一艘大型巡洋舰。就能够压制住“格奈森瑙”号。让主力编队在不被监视的情况下安全离开交战海域。
当然。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为了让第23舰队与第24舰队悄悄离开诺福克。美军已经做了很多的保密工作。如果当时调动正在执行护航任务与破交任务的大型巡洋舰。肯定会引起对手的怀疑。从而判断出其主力作战舰队的真实意图。
反正。当时米切尔只能硬着头皮去追击“格奈森瑙”号。
四点二十五分的时候。美军损失了第一艘战舰。
冲在最前面的那驱逐舰被一枚三百八十二毫米炮弹直接命中。而且不是穿甲弹。是半穿甲弹!
结果根本不用考虑。脆弱的驱逐舰根本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
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又有一艘驱逐舰战沉。一艘轻巡洋舰战毁。
显然。对驱逐舰与轻巡洋舰来说。“格奈森瑙”号的火力确实太强了。问题是。跟随在后面的八艘战舰根本就追不上“格奈森瑙”号!
四点四十五分。美军战舰又截获了一封从“格奈森瑙”号上发出的电报。
只是。这次的电报是密码电报。而不是明码电报。
这下。米切尔有点慌了。“格奈森瑙”号的这封电报是发给谁的?第四舰队。还是德国海军司令部?电报的内容是什么?
五分钟后。米切尔让主力编队转向南下。
肯定不能继续追击“格奈森瑙”号了。不然肯定要输的血本无归!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可是却来太晚了一点。
四点五十五分。“格奈森瑙”号再次用长波电台发送了一封密码电报。
而在美军主力编队转向前大概十五分钟。一艘第四舰队的通用巡洋舰已经在战场西面大概二十多海里处。用雷达探测到了留在主力编队西面的一支巡洋舰编队。并且确定了其航行速度与航行方向。
更要命的是。美军巡洋舰并没有发现那艘帝国海军的巡洋舰!
当时。美军巡洋舰的无线电探测设备并没有启动。主要是在此之前。战场上到处都是通信信号与雷达信号。无线电探测设备很难在如此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锁某个辐射源。也就难以发挥作用。
也许。不幸中的万幸是。在主力编队转向之后。米切尔并没有立即命令后面的巡洋舰编队转向。而是让其加速。前去配合驱逐舰编队对付由“格奈森瑙”号率领的德意巡洋舰编队。掩护主力编队撤退。
也就是说。当时被发现的美军巡洋舰编队仍然在向东航行。而不是向南航行!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五十一章 … ~神奇电报~
收到由“扎陵湖”号巡洋舰发回来的侦察报告后。杨定方立即让其附近的另外二艘巡洋舰赶了过去。一同监视美军舰队。
而此时。白佑彬却在“胜利”号旗舰上犯愁。
侦察报告中明确提到。发现的是一由六艘轻巡洋舰组成的美军巡洋舰编队。并且辨别出了其具体型号。却没有发现美军的主力编队!
美军巡洋舰编队被发现的时候。距离“扎陵湖”号只有大概三十海里。而“扎陵湖”号上配备的电眼庚型搜索雷达对“罗得岛”级战列舰的探测距离为六十海里。而“蒙大拿”级战列舰肯定比“罗岛”级大多。因此肯定能够发现六十海里外的“蒙大拿”级战列舰。也就是说。美军主力编队距离被发现的巡洋舰编队超过了三十海里。
可能吗?
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不会白痴到把用来掩护战列舰的巡洋舰放在主力编队三十海里之外的地方!
由此。白佑彬不得不怀疑美军已经离开了战场。
被发现的巡洋舰编很有可能是留下来打扫战场的。或者用来诱敌的。也就是说。美军很有可能通过“格奈森瑙”号发出的明码电报判断出第四舰队即将到达。因此留下了一支巡洋舰编队。负责将第四舰队引错误的方向上去。而其主力编队则从其他方向离开战场。避开第四舰队。
只是。白佑彬也没立即肯定这一猜测。
当时。他的分析对了一半错了一。
对的是。被发现的洋舰编队确是用来打扫战场的。而且还担负起了后卫的角色。因为从一开始。米切尔就相信第四舰队正在赶来的途中。所以留下了一支巡洋舰编队。在战场西面执行侦察警戒任务。而在与德意舰队的战斗结束的时候。米切尔做出了追击“格奈森瑙”号的决定,所以首先命令该巡洋舰编队首先去打扫战场。然后才命令其跟随前方的巡洋舰与驱舰追击“格奈森瑙”号。
错的是。米切尔并没有想过让该巡洋舰编队负责诱敌。
当然。站在白佑彬的角度上。他不得不针对这种可能性做好准备。
大概在四点半左右。白佑彬就让负责为旗舰提供掩护的四艘巡洋舰全速向东南方向搜索。随后他由给杨定方发去了电报要杨定方即抽调四到六艘战舰。向东北方向上速搜索。
此时。第四舰队的二支作战舰队在旗舰编队的西北面。
当然。白佑彬的决定受到了张海与肖定邦的反对。因为旗舰队中。除了“胜利”号外。就只有四艘巡洋舰具有作战能力。而其他的后勤保障舰船都没有战斗力。如果不小心与美军舰队遭遇。“胜利”号与速度较快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还能逃跑。而速度较慢的快速综合补给舰就只能挨打了。
白佑彬也没有别的办法。因为他手里没有其他的战舰了。
当时。第四舰队的编制比之前拦截美军运输船队的时候小了一些,主要是辅助战舰的数量不够分配。
虽然白佑彬以战区司令官的身份。尽量把最新式的“湖”级巡洋舰。以及第五批次的“花”级驱逐舰分配给了第41舰队与第43舰队。把“岛”级巡洋舰。以没有进行过改造的“花”级驱逐舰分配给了第42舰队。但是在辅助战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第41舰队与第43舰也只能保持最基本的编制即各拥有八艘巡洋舰与十二驱逐舰。
因为舰队是直接从哈马群岛海域北上的。且第41舰队是从尤卡坦海峡赶来的,在与43舰队会合之后。并没有进行燃油补给。所以二支舰队里的驱逐舰都没有剩下多少燃油了。无法执行外围侦察任务。
在此情况下。白佑彬能够调动的巡洋舰只有二十艘(包括旗舰编队的四艘)。
用二十艘巡洋舰执行侦察任务。确实有点紧张。而此时。如果不扩大侦察范围。就无法确保找到美军舰队。也就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以白佑彬的性格。在找到美军舰队之前。他肯定不会考虑旗舰编队的安全。再说了。如果旗舰编队不小心撞上了美军舰队。美军舰队还跑的掉吗?
侦察任务安排下去之后。白佑彬还的继续等待。
当然。此时旗舰上的气氛已经紧张了起来。就算是最不灵光的参谋都意识到。敌人就在附近。战斗即将打响。因为白佑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从来都是一冷冰冰的样子。所以旗舰上这帮跟随他征战了好几年的参谋都没有去打扰他。更不会主动去招惹他。
直到五点过五分的时候。庞晋元才火急火燎的送来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这是由谢昶伦从直布罗陀发来的。大概是为了节约收发报的时间。内容很简短:敌舰东行。速追!
这下。白佑彬有点疑惑了。
谢昶伦远在万里之。怎么知道军舰队在向东行呢?
当然。白佑彬知道谢昶伦不会拿这么重要的事情开玩笑。而且这封电报上有他的署名,如果出了差错。他得为此负全责。
其实。留在直布罗陀的谢昶伦与姜瑞麟一直在关注前线的战斗。
当时。“格奈森瑙”在与第四舰队联系不上。又遭到美军战舰围攻的情况下。给德国海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而设直布罗陀的帝国海军情报分局截获了这封电报。并且利用已经掌握的德国海军通信密码翻译出了这封电报。
当然。“格奈森瑙”发出的电报并不是这个内容。
在姜瑞麟手下的情报人员将电报翻译出来之后,谢昶伦就立即用战区通信频道给“胜利”号发了这封极为简短的电报。
仅仅过了十分钟。在白佑彬万分疑惑的时候。庞晋元又送来了一份电报。
同样是谢昶伦发来的。而且内容样简短:敌舰队南下。速追!
这下。白佑彬的脑都大了。
一会是东进。一会南下。到底哪封电报的内容才是准确的?
当时。白佑彬甚至怀疑谢昶伦在故意搞破坏。
其实。这封电报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格奈森瑙”号在逃跑的时候。其雷达就探测到美军主力编队向南转向了。因此。该舰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封电报。而这封电报再次帝国情报部门截获。谢昶伦也就再次发出了紧急电报。
白佑彬没有考虑多。立即就让肖定邦调整航线。
按照最简单的原则。后一封电报的可信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