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成便是按照日后的工序,将这水泥鼓捣了一波,随后将之放在一旁晾着。以罗成的估计,至多就一日时间,必然能够干燥。

    罗成要做的实验,便是这水泥在凝固之后,到底是有多高的硬度,是否能够达到罗成的要求。不过以罗成所见,还是很有机会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一日时间。

    罗成又带着匠人,看那已经完全凝固干燥的水泥,开始拿起铁锤敲打。罗成的力量太过巨大,非寻常人能比,自然不能用作实验。

    因此一名匠人耗费了不小力气,终于是将罗成垒起来的水泥墙给锤塌了。在其喘气之时,亦是面露喜色,就他个人体验来说,这水泥无疑是成功了。

    在场众匠人也是纷纷面露异色,他们自然知道方才那人没有放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水泥的效用就有些惊人了。

    正常的城墙,单单厚度就有几米厚,用铁锤自然是砸不开的。但其中还添加了许多东西,成本也是极高,最重要的是,花费的时间也同样很长。

    但这水泥就不一样了,单单是这面薄薄的墙体,就能够承受如此重击。若是将之增加数倍,恐怕就能堪比城墙的坚固程度了吧。

    虽然水泥的研制一波三折,但在场众人都知道其成本不过尔尔,根本算不了什么。以更低的成本,却拥有相当的质量,孰胜孰负一眼便知。

    最重要的显然不是这个,因为这水泥墙只是一日时间就已经成型。如果是将之用于建造城池工事,那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众人面面相觑,开始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了,可笑他们之前还怀疑罗成用意。此刻结果出现,已经容不得他们质疑了。

    对于水泥的效果,罗成还是很满意的,看起来他的基建大业终于是有着落了。不过单以这一处的产量自是远远不够,必须想办法扩大才行。

    于此刻而言,水泥这玩意也算得上是战略资源,罗成自然不能轻易将之泄露出去。他直接下了封口令,若是谁人胆敢泄露水泥制造之法,便是自寻死路。

    在此之后,罗成又去找来胡父,令其再建造几个工坊。虽然现在还不到大范围扩建北平城的时候,但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问题的。

    这是罗成的命令,胡父欣然应允,他早就有了如此准备。现在只要遵从罗成之令办事,绝对不会吃亏,若是违背罗成命令,才是真的不知死活。

    胡父的效率极高,很快便是招募了一批匠人,同时在北平城外建造了数个工坊。罗成便是从最初的工坊之中,寻其可靠之人,分于各处。

    几个工坊一同开工,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wxi7

第六百四十三章 活字印刷(第二更,求订阅)() 
为了北平城的后期扩建,如今罗成正在提前增加水泥的库存。

    可以肯定,有了水泥的出现,北平城扩建的速度必然会比想象之中快得多。这是毋庸置疑,也是早已既定的事实结果。

    而除此之外,罗成早先设置在渤海附近的造船工坊也将消息传来。耗费了一年多时间,他们终于是依照罗成的要求,造出百艘舰船。

    说起来罗成在这上面投资还是不少的,如今终于是有了收获,着实是件好事。有了这些舰船,罗成就能做许多事情了。

    在这个封建时代,海军的重要性并未被发掘出来,乃至于许多人都不看重海防。但罗成很清楚,海洋之中存有许多资源,海防更是至关重要。

    是以罗成的第一目的,便是建造一支职业水军,不是平常所说的江河水军,而是能够漂洋过海的海军,为日后之事做好准备。

    舰船的制造依旧没有停止,因为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海船。此前罗成就和胡父商议着,要从海上开展贸易,可实际上时至今日,依旧没有开工。

    毕竟是条件有限,胡父也不可能凭空造出海船南下贸易。而且他同样需要武装力量的保护,才能稳妥的进行各种活动。

    如今的海洋可不安定,哪怕没有倭寇这样的灾患,也必定有着其他海盗横行。因此独立的武装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但胡父显然不会自己去私练兵马,他想要开展海上贸易,只能等罗成将海军训练出来才行。若是没有基础保障,哪里还有后面的事情?

    但随着时间将近,罗成自然不会大老远的跑到海边训练海军。如今他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忙碌,在罗艺正式称帝之前,造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罗家的崛起,显然是和世家沾不上什么关系的。完全就是靠着燕云原有的基础,加上罗成开挂之后的大量物资供应一路横推过去。

    所以说,世家的力量在燕云很是微弱,甚至可以说毫无影响。但作为纵横华夏政堂数百年的世家,怎么可能轻易就放弃了权力?

    就算他们当真允诺,罗成也是不信的。

    人心最难揣测,尤其是在权势面前,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了。那些世家显然就是不安定因素,罗成岂能让他们好过?

    罗成之所以接受长孙无忌的投诚,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有着极高的政治才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已然放弃了世家之权投靠罗成。

    在这个世家横行的时代,寒门子弟想要上位困难无比。更别说寒门之中,真正的读书人并没有多少,双方差距极大。

    罗成当然不可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若是世家子弟不是心甘情愿为他效力,还不如想办法将世家打压,以此扶持寒门子弟上位。

    毫无疑问,世家最引以自豪的便是书籍了,哪怕如今纸张已经普及,但家中真能有大量藏书存在的,还是少之又少。

    而在当今,书籍代表的便是教育,便是学识,更是名望。掌握了这些资源,便相当于将数量众多的都市人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便是世家的根基。

    在没有合适替补的情况下,正常统治者自然不会和世家撕破脸皮。因为没有了世家支持,恐怕整个朝堂的运作都将受到影响。

    是以毋庸置疑,罗成如今正在鼓捣的,不是其他东西,而是再往后几百年,将推动文明再度发展的活字印刷术。

    如今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的存在,但耗时极长,效率也不高。这样的东西显然是不能满足罗成需求的,他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

    在宋朝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并未因此获得半分好处,甚至于为人陷害,最终受了不少无妄之灾。

    虽然这个故事很悲催,但事实便是如此,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罗成要将之弄出来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活字印刷术并不困难,只要将那些常用字烧制成模型,到时候排列成字句,随后涂抹上墨,便能将之印制在纸张之上。

    在罗成的安排下,各类泥字都被最快速度的制作出来。可以想象,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推广,读书人与日俱增不是梦。

    弄出这东西并不费劲,毕竟其中没有超前于时代的技术,只是一个比较巧妙的点子而已。

    活字印刷术很快便取得成果,罗成先令人印制了一批修改版《三字经》,删除了一些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内容,其他皆按部就班于其中。

    然后胡父看见了这些,满脸惊诧,他虽然算不上读书人,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除了恐怖的商机以外,更是会让读书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因为活字印刷术的成本就在于活字,其后就能循环多次利用。是以印刷的数量越多,成本就被摊分得越少了,影响岂能不大?

    这和罗成的想法不谋而合,在行使计划的同时,还能大赚一笔,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只要不违背他的利益,罗成没有意见。

    在此之后,罗成又拿着《三字经》去找徐茂公,别看徐茂公如今是道士,可他此前也是个读书人,只是因势所趋,才会转型至此。

    当徐茂公看见罗成拿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印刷品后,顿时有些不淡定了。他的表情和胡父相差不大,都是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雕版印刷术耗时费力,质量上还有问题,比起活字印刷术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若是此物入世,恐怕天下格局都将为之改变。

    所谓的读书人将不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群体,而是泛滥成灾,招之不及的存在。因为他们职业所限,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翻开书页,徐茂公不由得感慨道:“这活字印刷术果然神奇,将这些字迹印得一模一样,真是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罗成显得很是淡定,耸了耸肩说道:“军师想必知晓罗成用意,在我燕云之地,岂能让世家独霸,有些事情便要从此做起。”

    徐茂公闻言一愣,便是恍然大悟,罗成这是赤果果的阳谋。有了书籍加成,世家的地位岂不是十分尴尬,这是要断根啊。

第六百四十四章 准备就绪(第一更,求订阅)() 
众所周知,罗成乃是文武双全。

    是以徐茂对此文并无太多疑惑,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字印刷术上。这才是其中核心,对于日后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不过罗成这盘棋显然不小,以至徐茂公面露异色,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可如果世子当真如此做了,恐怕会让天下世家群起攻之啊。”

    徐茂公考虑的这个问题自然是十分实际的,罗成此举俨然在戮没世家根基,他们岂能坐以待毙。如今罗艺称帝在即,此举难免有些风险。

    在徐茂公看来,如今最重要的乃是安稳,若是因此生乱,恐怕又要多出许多麻烦。可罗成并非如此想法,他并不在顾是否生乱。

    如今燕云铁骑在此,若是有人胆敢不臣,势必会知晓铁骑强悍。所谓的世家,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根本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只是对视一眼,徐茂公便是明白了罗成的想法,他可不担心世家起事,反倒巴不得他们自己出来送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