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和姜松有些疑惑,不知道罗艺什么意思。
只见罗艺微一摆手,笃定说道:“虽然成儿已经娶妻了,却还没个一儿半女,回去还得抓紧时间才行,又或者为父再帮你选些美人,嗯?”
听见罗艺这话,罗成顿时暗暗叫苦,这事能怪得了他吗,毕竟自己时常出去带兵征战,若是新月娥突然怀孕那才叫尴尬啊。
不过仔细想来,这个问题确实挺严重的,在古人看来无后便是不孝,自己如今也是成年人了,考虑问题必须得全面啊。
当然了,哪怕如此,罗成也连忙摇头说道:“这就无需父皇担心了,儿臣自会解决,如今问题更大的,应该是大哥才对。”
被罗成转移话题,罗艺目光微微瞥去,姜松不由得嘴角微抽,有些无奈,但他仔细想了想,便是正色向罗艺说道:“此事全凭父皇处置。”
此前姜松总是用天下未定,何以家为做理由,如今天下一统,他也确实称得上大龄剩男了,自然没有理由再来推辞罗艺。
见姜松应允,罗成顿时啧啧称奇,看起来自己这大哥确实是开窍了呢。不过这也是好事,为老罗家开枝散叶,他一个人哪行啊。
罗艺也满意点头,其实他并没有强迫的意思,毕竟他现在也就一个老婆,哪里来的底气给罗成开一波后宫呢,无非是玩笑之语了。
如果罗成真要开后宫,罗艺也是不管的,毕竟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在封建时代,绝大部分权势之家,都不知一两个女人。
开后宫不是义务,却是衡量身份的一个标准……
既然姜松没有意见了,罗艺自然不会含糊,他必须得想办法帮他整一个啊。这些年他一直为此担心,如今终于是让姜松想通了。
言尽于此,罗成和姜松告退而去。
罗艺不由得微微一笑,随后也起身到宫中去找罗母了。如今他已称帝,罗母自然成了皇后,亦是居住在皇宫之中。
罗成和姜松早已成人,便是在宫外建造宫室居住,若是想要入宫,自然是便宜行事,想来也没有人敢阻拦他们的去路。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罗艺显然就是这样。
称帝登基只是其一,让他忧心不已的姜松才是主要问题。
wxi7
第六百四十七章 营建夏京(第一更,求订阅)()
罗艺正式登基称帝,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虽然罗成如今已为太子,也为天策上将之职,但现如今他还是没有什么事情做的。就算是他和罗艺议定的科举之事,也是在三月之后。
不过想做事还不简单?
如今的夏京已为国都,但其规模依旧是和昔日北平城差距不大。所以罗成如今最主要的事情,便是组织起人来建设夏京城了。
反正水泥之流罗成已经制造出来,在此前的那段时间更是积累了不少存货。最起码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担心材料不足的问题。
毕竟罗成早就在谋划扩建夏京城的事情,如今时间正好合适。作为大夏的国都,大夏的脸面,自然不可能太寒碜了。
要知道自古以来,华夏的国都便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在西方尚未发展的今天,差距更是巨大,罗成也是亦有荣焉。
就这样,在罗成的安排下,大批的匠人从周边募集到夏京。作为财大气粗的土豪本人,罗成并未采取强征的办法,这都是他们心甘情愿来的。
毕竟罗成的身份代表当今朝廷,而且不像是前朝一般强征暴敛。既然罗成愿意给钱,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来了,若是不自觉一些,谁知道是什么下场?
除了匠人之外,罗成也召集了大批民工,想要扩建夏京城不是小工程,耗费必然极大。就算不说钱财,粮食这方面都得消耗众多。
但如今的大夏,会因此而担心吗,哪怕只有燕云一处普及了土豆等物,依旧足以保证周边大块地方不至于为食物困扰。
再加上建国之后,罗成便是令人将土豆在整个疆域内推广。反正这是系统培育的优良品种,不仅适应能力强,而且还产量极高。
虽说罗成也想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但他手中又没有杂交水稻种子,更不是袁老爷子,也只能凑活着把土豆安排下去了。
毕竟土豆的吃法多种多样,能够根据各地情况发展出不同的食用之法。罗成从来就没有担心华夏百姓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吃之一道上。
作为一个正宗的华夏人,罗成很清楚吃货民族的恐怖。只要给他们充足的食材,保证能够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当然,这并非最主要的。
每个国家兴建之初,必定是这个国家统治力最为强大的时候。如今的大夏便是如此,只是命令传出,便是快速的调集大量人口。
就这样,夏京城的扩建开始了。
此前居住在城中的百姓,感觉自然大为不同,他们甚至有些恍惚。不知不觉间,他们竟然成了国都内的土著,昔日北平王竟然成了皇帝?
这样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可仔细想想,貌似也和他们息息相关。毕竟燕云的成功,离不开罗成,更离不开那众多的士卒。
如果没有大军助力,仅靠罗成一个人如何能够横扫天下,恐怕累也累死了。正是燕云百姓的踊跃参军,才让燕云的战力越发强大。
这真是极其壮观的工程,数以万计的人口在夏京城外劳动。他们在匠人的指导下,开始使用水泥,一种极其便捷且坚固的新型材料。
其实华夏人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出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没有上层人物的可以阻挠,有些东西可以传播得很快。
就像水泥一般,在罗成的刻意引导之下,匠人大多熟知其用法。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知道水泥原来这般便捷,比起他们此前的方法效率高了许多。
如此一来,他们日后建造其他东西,也势必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水泥。毕竟水泥效率更高,但成本却没有增加,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很多工业化的产品,如果只是少量生产,成本定然极高。可如果你大批量的生产出来,成本就将会越来越低,以此类推。
最新扩建的夏京城外墙,使用的都是水泥材料,其中还依据罗成的要求,加入了铁柱稳固,在众人的持续努力下,终于是能够看出些端倪。
新建的城墙比原本的要高耸许多,建筑更加宏伟壮观了。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型,但和前朝的都城大兴比较起来也是不逞多让,甚至于更胜一筹。
如今的夏京城,除了在外貌上有所变化,其内部也改观了许多。虽然此前的商业便已经颇为发达,但如今无疑是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罗家不禁商贾,对于行商之家无疑是件好消息。毕竟历朝历代都在实行重农抑商,让他们叫苦不迭,如今可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虽然罗成对商贾并没有成见,但他也很清楚,如果让商业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也不是好事情。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制衡。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从中获取应有的利益,国家保证商贾正常经商,他们怎么可能一毛不拔。前朝的法律太过苛刻,罗成倒是没有强求。
这玩意已在酝酿之中,只等时机成熟自然会颁布出来。到时候对天下又有不小影响,但这是有利的促进,没有一个文明的进步发展是一蹴而就的。
反正种种情况相结合,让如今的夏京城显得无比繁荣。哪怕城池依旧还在建设,但其气魄已然更胜当年长安城了。
这是罗成一手促成的事情,是以他看见人口繁多的夏京城,觉得心潮澎湃。这只是开始而已,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时间,整个天下亦将焕然一新。
若他依旧是此前的那个罗成,或许已经殒命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之中,但他是另一个罗成,所以他改变了命运。
直至今日,罗成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他不会因为什么受到掣肘。因为在这个国度之中,罗成已然达到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步。
盛唐虽然强悍,却未必能够达到足以睥睨全球的程度。但罗成的野心却不止于此,最起码在这个世界中,他有着选择的权力。
既然这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罗成岂会轻易放弃。势必要竭尽全力一试,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征战,他人期望。
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举之事(第二更,求订阅)()
罗艺颁布圣旨,命天下有才学之士,可至夏京城试策。
只要能够通过考试,便有机会入朝为官,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的捷径。最重要的是,这道圣旨并无门槛,哪怕是寒门学子,亦有机会进入朝堂之中。
自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已然是十分困难。毕竟朝廷权柄尽数把持在世家手中,哪有寒门的机会呢?
但如今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因为天下已经换了主人了。昔日的大隋已然逝去,如今这天下是大夏了,其统治者也变成了罗家。
所谓的群雄争锋也只是过去而已,如今天下渐趋安定,是以需要更多的有能之人,为朝廷治理地方,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除了这个,最让人大跌眼镜的,莫过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这玩意早在数月之前便已经传向天下,此物带来的风波,不可谓小。
如果是此前,有人告诉世家,书籍能够很简单的推广开来。读书人的数量也会大大的增加,或许他们不会相信,乃至于出言讽刺。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这就是现实,在活字印刷术面前,书籍已然失去了其珍惜性。只要有一版活字,就能重复的利用,不断的印刷。
这骚操作简直让世家暴走,若非他们知道这是罗成弄出来的玩意,恐怕真会忍不住带人上门去将之砸了,这可是坏他们根基的大事啊。
偏偏就是罗成,那个恐怖的男人,轻而易举就横扫了兵强马壮的李唐。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