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剑-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子二人望着悄然流过的渭水,直到望不见的东方。

第16章 散人归秦() 
天黑了,父子二人这才回到平阳秦宫。

    “启禀君上,散关大夫季子求见。”刚一回宫,内侍就疾步匆匆的跑过来向秦君嬴嘉禀报道。

    “他来干什么?”一听说散人的首领求见,秦君嬴嘉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哼………,他还有脸来见我?”

    “君父,散人此时来见,无非有两个方面的缘由。”一旁的嬴任好说道。

    “说说看。”

    “我们在北塬打败翟戎的消息,散人肯定已经听说,为了自身的安危,他们惴惴不安,害怕秦人会随时过来收拾他们;谁知不久,他又听说了君父遇刺的消息。所以这个时候散关大夫来见,一则是为了打探君父的病情;二则就是借机讨好秦国,为自己留条后路。”

    “如此骑墙的东西,见他何用。”一听到散人如此首鼠两端的做法,秦君嬴嘉的气又上来了。

    “君父莫要生气,保重身体要紧。”自从秦君嬴嘉遇刺之后,郎中一再交代,万万不敢动气,以免伤了脏腑。”嬴任好见到父亲动气赶紧劝道。

    秦君嬴嘉黑着脸不再说话。

    “君父,还是见一见的好,毕竟散人也是周王室曾经的属国,还算是自己人。如果他们愿意归顺我秦国,还是能够为我所用的。再说了秦国占领北塬之后,大量的土地需要有人耕种。若我们迟迟不见,最终会将散人推向戎狄一边,也将给我们自己留下后患的。”

    “你的意思是想收留散人?”

    “君父可以将散人调往雍城,一则可以解除散人对关口的威胁;二则可以充实雍城的人气,君父何乐而不为呢?”

    “哈哈哈,没看出来,你这个小脑瓜渠渠道道还挺多。好,那我们一起见见这位散关大夫。”

    秦国平阳大殿。

    国君秦君嬴嘉在这里召见散关大夫散季子。散国原本是周王室最初册封在关中最西端的小国,秦国东进时灭了这个小国,将他们的国君贬为散关大夫。

    “微臣散关大夫季子拜见君上。”见到秦君嬴嘉,季子拜道。

    “嗯……,起来吧。”随后秦君嬴嘉很不客气的问道:“你今日前来见寡人何事?”

    散关大夫倒是没有肾不好意思的,起身后说道,“臣听说君上受到翟戎的袭击,故而前来探望。”

    “哦……,只仅仅是探望这么简单?”秦君嬴嘉调侃的说道,“你不想说说你们出兵散关,杀死秦国守军的事情吗?”

    说实话,若不是嬴任好提醒,秦君嬴嘉真想借此机会把这位散人首领杀掉,但是一想孩子说的也不错,毕竟散人曾经也是周王室的属国,和自己一样,毕竟他们还不是那些野蛮的戎狄。

    季子当然能够听出秦君嬴嘉语言里的讽刺意味,于是说道:“季子不想就我们出兵散关的事情做辩解,如果非要我说的话,那就是散人不愿意呆在外面,只想回到自己的故土,仅此而已。”

    “哼哼………,好一个回到自己的故土?要知道你们在散关杀死了我们多少秦军将士,这些人的血难道白流了吗?”秦君嬴嘉终于忍不住了,拍着着案几吼道。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散季子也不示弱,针锋相对道:“既然话要这样说,我想请问秦君,秦国进攻散国的时候,杀死了多少散人,难道他们的血都白流了吗?要知道这里原本是散人的土地,我们今天这样做,无非是想要回自己的土地罢了。”

    既然你秦君要问我出兵散关杀死了多少秦军,我也就只好问一问,秦国进攻散国的时候,也不照样杀死那么多的散人吗?这样一来一往,还能分得清楚谁多谁少吗?

    季子这样一问,秦君嬴嘉倒是被问住了,“你还有理了?难道不怕寡人杀了你?”

    “季子在来之前,早就把什么都想好了,何惧死哉。”散季子一脸平静的回答道。

    秦君嬴嘉稍稍一愣:“好……,你有种,说说你们此来的真实目的?”

    “一来探望国君的伤情,二来为散人寻找归路。”既然到了这一步,散季子也不避讳什么,很直接的回答道。

    “你倒是实在,是不是早就巴巴地盼望着寡人被翟戎刺死?”秦君嬴嘉声色俱厉又带着调侃说道,“一听说寡人没有死,你们害怕了,害怕秦国趁机灭了你们小小散国?”

    “哈哈哈,秦公,几百年来,散人被灭的次数还少吗?但是那一次消灭之后,还不照样重新得以复生。”散季子向前走了几步,正色道:“周公吐脯,天下得以归心;今秦君若用强权只会让人暂时臣服,却不能让百姓真心归顺;但秦君若能在别人危难之际施以援手,兴许会使散人真心臣服于秦国。不知秦君会选择哪一个?”

    说此话时,散季子一脸的镇定,根本就不像是来求秦国收留他们的,倒像是来给秦国上课的,听完散季子的话,秦君嬴嘉也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

    “说得好,不过寡人还有一事不明,既然散人已经逃往翟戎,为何还要回到秦地?”

    “秦公,散人虽已亡国,但是还知道自己的祖先社稷在哪里,还记得自己是周王室的臣民;虽然逃往翟戎,也是情不得已而为之,道不同不足为谋,我们与戎狄本来就是两种不同道上的人,是不可能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的?”

    “嗯………,有道理,不过寡人还想弄明白一件事,你们这次归顺秦国,是否真心,会不会再过一段时间,又要脱离秦国?”几十年的风雨生涯,早就让秦君嬴嘉不敢轻易相信自己的敌人,别看你们散人今天归顺秦国,谁又能保证,过上一段时间,你们又会不会离开秦国,另谋出路?

    “哈哈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不过,我倒觉得这个问题好像不应该问我,而是应该问问秦国的当政者;如果当政者施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散人肯定会融入秦国;如果当政者反其道行之,过上几年,莫要说是散人,就是秦国自己人也会离开。”

    “好……,说得好。”秦君嬴嘉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道,“寡人收下你们了,寡人决定将归顺的散人迁往雍城,与寡人同住都城。”

    散季子当然能够听出秦君嬴嘉要将散人迁往雍城的真实想法,一则可以让散人离开散关,恢复秦人回归西犬丘的道路;二则就是秦军大批量驻扎在新建的都城,可以监视散人;三则就是秦人占据北塬之后,需要大量的人力开垦上面的土地,散人的归顺正好填了这个空白。

    虽然,散季子的心里明镜似的,但是作为归顺的臣民,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季子代数万散人感谢君上的收留之恩………”

    “散季子听诏,寡人任命你为秦国上大夫,随朝听政。”

    “谢君上………”

    “请起,明日随寡人一同前往雍城。”

    “微臣遵命。”

第17章 大战前夕() 
秋天很快就来到了。

    北塬之上,一派秋风萧瑟的景象,原本绿油油的草场,在秋风的扫荡下,呈现出逐渐枯黄的样子。往日繁闹的雍水,此时也显得寂静多了,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水清冷了,安静了!

    雍城附近的草场已经被迁移上塬的秦人开垦,种上了黍(黄米)、稷(高粱)、菽(大豆)等农作物,呈现出一派成熟的景象。

    秦人的新都城……雍城,经过几个月的修筑已初见规模。

    高大的城墙耸立在雍水河畔,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只巨大的野兽,虎视着东方。城头之上,旌旗招展,风吹过,“呼呼”作响。城下是“哗哗”流过的河水,在供给雍城百姓日常饮用的同时,也给雍城起到了保护作用。

    以河护城。

    这是秦人的一个创举,可以说是开启了古代护城河的先河。

    常年的战争早就让秦人认识到,单纯的城池已经不能抵挡戎狄的入侵,于是秦君赢嘉等人就想出了在城墙之外,再加上一道防线的举措,于是护城河就诞生了。

    护城河,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城池的河流。

    此时,秦人在雍城周边修建的这条护城河是一条真真正正的河流,它本身是利用了雍水来为自己护城的。

    秦人为了防止翟戎的偷袭,在修筑城池的同时,又在城池周边挖了很深的壕沟,并将雍河水引到城池周边,这样秦人的新都城就成了“城堑河濒”。比起后来的用死水护城的做法来,秦人可真是将古代的护城河用到了极致,雍水流过雍城的四周,不但可以起到保护城池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取水饮用。

    经过几个月的修筑,雍城的城墙、城楼以及护城河等保护性的建筑已经完成,而城内的设施,除了秦国国君的宫殿之外,城池内街道的规划、酒肆、店面等等还没有完全修建好;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建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快了。

    更何况现在秦国军队和从散关迁过来的百姓已经入住,只要有了人气,城池的修建速度也会加快。

    “君上,有了这样的城池,我们就再也不用怕戎狄入侵了。”虽然城池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参与修筑城池的臣工们,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曹叔一边督造修筑,一边高兴的对秦君赢嘉说道。

    “嗯……,很是不错,这都是你们这些大臣们的功绩啊!后世子孙会记住大家的功劳的。”秦君赢嘉也高兴的说道。

    “我看这雍城应该叫‘水上秦都’才是啊!”望着城下“哗哗”流过的雍水,季子也高兴的说道。

    “水上秦都?好啊。这个名字取得好,秦人水德,应该离水近点,有利于保护我们秦人。”秦君赢嘉也觉着这名字叫的好,“走,我们一起看看这座水上秦都如何。”

    秦君赢嘉带着两位公子以及文武大臣沿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