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剑-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你的话寡人记住了,你暂且退下,容寡人好好想想。”

    三天后,秦将公孙枝再次来到晋国王宫,这一次重耳称病没有见他。联想几天前重耳的态度,公孙枝明白晋公重耳是不忍心杀姬圉。于是公孙枝连夜晚就给秦公写了一封信,差人送往雍城。

    秦都雍城。

    “报………,君上,曲沃公孙枝将军来信了。”

    “哦,公孙枝有消息了,呈上来。”

    内侍连忙将公孙枝的信件交到秦公手中,秦公任好打开一看,脸色立即就沉了下来,“大胆重耳,刚刚继位就准备食言,难道他想欺寡人不成。”

    百里奚见状,上前一步到道:“不是何事令君上如此生气?”

    “相国自己看吧。”秦公将公孙枝的书信交给百里奚。

    百里奚看罢,并不感到吃惊,微微一笑道,“由此看来,重耳还真是一个仁德君子啊!为了自己的仁德形象竟然要对自己的敌人宽悯,这可不是好事啊!”

    “哦?照相国的意思,这重耳到是好人,而寡人岂不成了坏人不成?”秦公揶揄的对百里奚说道。

    “呵呵,那倒不是,只是当下的重耳还拉不下脸面罢了,只要我们稍加施压,事情就成了。”

    “说来看看。”

    “君上何不让驻扎在大河西岸的大军过河追击一下散落在那里的茅津戎残部,臣想,只要我们的军队一过河,姬圉的人头就会马上送到雍城。”

    驻扎在大河西岸的秦军过河追击茅津戎残部?

    这话让秦公听起来有些费劲,想了想后,突然明白了,“寡人明白相国的意思了,来人啦,传令下去命孟明视大军过河追击那里的茅津戎残部,命公孙枝部向曲沃与绛都之间移动,命丕豹部过河后驻守在大河东岸,防止姬圉的人马发生叛乱。切记三路大军要随时向雍城禀报情况,决不可擅自行动。”

    “诺………”

    晋国曲沃。

    秦国三路大军在晋国大地上开始行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重耳继位的曲沃城。

    “报,君上,秦国驻守在少梁的孟明视大军渡过大河,追击茅津的戎狄残部。”探马的禀报声,让还在迟疑的晋公重耳惊异的站起身来,同样吃惊的还有赵衰、狐偃、胥臣等晋国刚刚搭建起来的文武班子。

    “君上,秦国这分明是在向晋国施压啊!”赵衰当然知道事情的原委,于是说道,“他们迟不追击,晚不追击,偏偏在君上刚刚继位之后就开始追击茅津戎了?”

    “秦国这分明是在向我晋国施压,君上,您下命令吧,末将立即带兵前往茅津查看。”将军郗谷说道。当然了,郗谷没有说是迎敌,而是用查看一词。

    可是还没等郗谷的话音落下,新的消息又来了,“报………,君上,秦国公孙枝大军已经撤离曲沃向绛都方向推进。”

    “什么?”晋公重耳的眼睛睁大了,看来秦国已经等不到自己下手杀姬圉了,他们要自己亲自动手拿下姬圉了。

    晋公重耳一屁股坐在坐榻上,迟迟不说话,大臣们也是一筹莫展。

    “报………,君上,秦国丕豹大军渡过大河在大河东岸驻扎,说是防备太子圉的残部逃走。”

    “这这?在秦国的眼中还有没有寡人这个晋国的国君,他们要怎么办就让他们自己办好了。”晋公重耳愤怒而又无奈的说道。

    刚才还扬言要出兵的郗谷此时也不说话了,他知道当秦国三路出击的时候,他的那一点军队是挡不住了。

    “君上莫要生气,臣以为秦国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在向晋国昭示一种态度,目的还是要晋国及时杀掉姬圉以解秦国的心头之狠,臣想只要我们杀掉了姬圉,秦国的三路大军一定会立即回国的。”赵衰起身说道。

    赵衰的话音刚落,早就憋屈的狐偃立即起身说道:“君上,臣就不明白了,你为何就不愿意杀掉一个废弃的国君了,杀姬圉真的就那么难吗?若君上不愿意出面,那就交给臣来完成好了,臣早就想为家父报仇了。”

    对于这位舅父,重耳的心情是复杂的,他知道狐偃对自己的忠心,但也对他的做事很是担心,因为这个人确实有些霸道和莽撞。

    就在重耳左右为难之际,他的老师胥臣出列了,“君上,臣有一计,可保此事完满解决,既能抱住君上的仁德之名,还能够化解当下的危机。”

    “先生快快讲来。”重耳一听赶紧说道。

第395章 闪烁其词() 
胥臣上前一步道:“君上,其实刺杀姬圉这件事,即使今天不做,明天还要做,就算现在你不想杀他,将来还是要杀掉他的。”

    “哦,先生说说看。”重耳问道。

    “因为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君会允许自己的天下还有另外一位国君存在,你也不会允许在你统治的晋国有姬圉存在一样。毕竟姬圉也是当过国君的人,别看现在这些大臣们似乎都在支持君上你当晋国的国君,可是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一些人出于种种目的明的暗的反对你,等到反对你的力量和积聚到一定时候,必然会有人扶持别的人来接替你的位置,那么何人将是最好的人选呢?”胥臣说道这里望了一眼重耳,“当过国君的姬圉将士不二的人选,所以时间一长,君上是一定要杀死姬圉的。”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重耳的痛处,自己流浪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能够再次让别人把自己给替代了吗?

    看来要维持自己的国君位置,还必须把姬圉杀掉,有了这一想法,重耳内心深处也慢慢的坚定了,“说说你的两全其美之策。”

    “臣的两全其美之策就是请君上下令,命绛都的郗氏兄弟杀掉姬圉。”胥臣说道。

    命令郗氏兄弟杀掉姬圉?

    重耳不明白秦国要自己杀掉姬圉,为何胥臣却要让自己下令让郗芮杀掉姬圉呢?

    从晋公重耳的眼神中,胥臣看出了重耳的不解,于是说道:“郗氏兄弟本就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之人,今天之所以赶走姬圉,其目的还是为了巴结君上您,但是他们的这种巴结却并不是诚心诚意的,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郗称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吃惊了,赵衰道,“他们留有后路,我怎么没有看出?”

    “他们之所以赶走姬圉,而不杀他,这就说明他们有朝一日还想回到姬圉的身边。我这么说吧,如果郗芮兄弟在当今君上的手下一直是顺风顺水,那他们肯定不会有扶持姬圉重新上台的想法,一旦他们待的不如意的时候,还有可能会扶持姬圉再次上台,这就是他们不杀姬圉最根本的原因;毕竟姬圉也是当过国君的人选,虽无人脉,但有经验。”

    “哼………,这几个首鼠两端的狗贼,我早就知道他们没安好心,你这么一分析,果然如此。”狐偃听罢,气呼呼的说道。

    “所以,臣建议君上命人前往绛都,口谕郗氏兄弟杀死姬圉,记住一定要是口谕,决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把柄来。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个是可以彻底断了郗氏兄弟等支持晋公夷吾的那些臣子的后路;二是可以完成君上与秦公达成的协议,将姬圉的人头交给秦国,换取秦晋两国的长期友好;其三吗,那就是还可以让晋国百姓看到郗氏等人的阴险,为了讨好君上您,补习残忍的杀害自己的旧主;更能够给君上一个仁德的好名声,毕竟所有人都见到了郗氏兄弟杀了姬圉。”

    听完胥臣的分析,晋公重耳默默的点点头,他知道当今晋国之后,只有郗芮兄弟才是杀姬圉的最佳人选。

    “爱卿以为何人可替寡人前往绛都传令?”晋公重耳问道。

    “合适的人选就站在君上面前,狐偃大人你说是不?”说罢,胥臣看着狐偃说道:“狐偃大人的父亲被姬圉所杀,若君上派他前往,一定回带着姬圉的人头回来的。”

    没等晋公重耳发话,狐偃直接说道:“君上放心,臣一定会带着姬圉的人头来向你交差。”

    既然狐偃都把话说到了这份上,重耳还能不同意吗,“既然这样,那就麻烦你前往绛都一趟。”

    带着国仇,带着家恨,狐偃坐上车驾前往绛都了。

    记得上次回绛都的时间已经是至少二十年前了,那个时候他的家还在,他的父亲也在朝中为官,那个时候他们兄弟二人跟着重耳公子整天玩乐,那时候的日子多好啊!

    想到这里吗,狐偃不由得叹了口气。不知不觉中,狐偃就赶到了绛都。

    原来的国君已经被赶下了台,新的国君还没有来到,晋国都城绛都显然处在一种慌乱和担忧之中,不说别的,但从街上行走的人们脸上的表情就能够看得出来。

    回到绛都的狐偃并没有急着去郗芮府上,而是直接回到自己的府邸里,多少年没有回府,现在既然回来了,至少应该回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父亲才行。

    狐府很好找,那是自己一直成长的地方,门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看来自从他们兄弟走后,父亲就一直没有收拾过。

    幸好狐突府上的管家、门人都是老人手,没费多大的口舌,这些人就认出来狐偃来,急忙跑进府里向管家禀报,管家也老了,一听赶紧跑出来,抱住狐偃左右看了看,确信面前的这位老者就是自己府里的二公子之后,抱着狐偃就放声大哭,“二公子啊,我们可把你给盼回来了,你若再不回来,我们可就只好流浪去了。”

    老管家这一哭,把狐偃也弄的心里酸酸的,不觉流出泪来。

    两人哭了一会,管家这才意识到公子已经走了一天,赶紧命人给公子安排吃的、住的,自己则陪着公子前往老爷狐突的灵堂祭拜。

    刚刚祭拜完毕,门人就跑进来了,“二公子,门外有人求见。”

    狐偃稍稍吃惊道,“我刚刚回府,怎会有人求见,你有没有问他是何人?”

    “来人小的认识,是当今的宰相郗芮大人。”

    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