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剑-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母亲季姬进来了,“儿啊,你这是准备去哪?难道又要打仗了?”

    一般情况下,只有准备打仗的时候,孩子才会急急匆匆的收拾东西。

    重耳转过身,神情低落的对母亲说道,“娘,父亲要孩儿去镇守蒲邑,明天就走。”

    “啊………,这是为何?”季姬听罢非常吃惊的问道。

    重耳就将今天朝会上的事情经过说与母亲。季姬听罢,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让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镇守晋国的重要城池,怎么说都比呆在都城重要一些。

    可是后面的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还没等重耳收拾完,宫里就来人了,“二公子,君上召见。”

    重耳望了一下内侍,满眼都是怀疑。此时国君召见会有什么事情,为什么不在朝堂上说呢,非要到下朝之后。

    随后重耳又望了一眼母亲。

    “赶紧去吧,你父亲此时召你定有要事。”季姬对儿子说道。

    重耳不敢怠慢,跟着内侍疾步匆匆的来到晋国大殿。

    晋公诡诸还没有下朝,站在大殿外凝神望着一片片梧桐叶缓缓落下。

    “君上,二公子来了。”

    晋公诡诸转过身,望着早已经长大成人重耳,“孩子,你已经长大成人,该担些事情了。对于父亲派你镇守蒲邑的做法,你有何看法?”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孩儿还有些想不通,后来听荀大夫一说,我理解了君父的一片苦心,也就欣然接受了。”重耳如实答道。

    “好,这很好,你能够如此理解甚合我意。”随后晋公诡诸话音一转,“你母亲她还好吗?”

    自从有了骊姬姐妹,晋公诡诸已经很少提起母亲,今天突然问起,重耳还有些适应不过来。

    “母亲她还好。感谢君父挂念。”重耳顺便提母亲感谢道。

    “哦……,你是说她身体很好,这我就放心了。这次去蒲邑的时候,顺便也把你母亲也带上。”晋公诡诸看似轻松的说道。

    重耳呆呆的望着父亲,君父一脸平静,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其实,这才是晋公诡诸要走的关键一步棋,前面的一切都是铺垫,现在他终于把棋局摆开了。

    望着一脸吃惊的重耳,晋公诡诸轻轻说了两个字“去吧……”,随后拂袖,转身缓步离开,向骊姬的寝宫走去。

    他的身后,枯萎的梧桐叶遍地,在秋风的吹拂下,时起时落。

第128章 山戎来犯() 
公元前660年冬,大雪纷飞,接连数日。

    大河以北广袤的草原上,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百里之内,莫要说人烟,就是一只走散的野狼也难以找到。

    天是昏暗的、阴沉的,所望之处,天地已经被愤怒的暴雪融为一体。

    “呼……呼……………”

    “呼……呼……………”

    北风肆虐着雪花,呼呼吹向大河、高原,衰草、枯树,还有灰暗的天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除了狂风中“呜呜”作响的枯树,这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里原本生活的镕戎、梁山戎、大荔戎等早在冬季来临之前,就迁徙到了黄龙山以南的地方过冬,大河周边的早就没有了人烟。

    天与地,似乎凝固在了这里一般。

    裘皮、皮帽,弯刀、骏马。

    昏暗的天际间,一群裹得严严实实的戎狄队伍此时正向着大河方向而来。

    虽然穿着厚厚的皮衣,但这里实在是太冷了,冷到了人的心肺里。

    不一会儿,手脚就冻僵了,动一动,都彻骨的疼痛。

    “大王,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时不时有人问道。

    被问的人没有回答,他抬起头望望昏暗的天空,带头向西奔去。

    西方?

    西方可是戎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走了这么长的路还是没有见到一个牧民的身影,他们在哪儿呢?

    被称为大王的人眯着眼,一脸疑惑。都走了好多天,怎么还没有见到一个人影,难道走错了方向,还是迷了路?

    “大王快看,前面有一条大河。”身边的侍卫高兴的说道。

    大河?

    难道前面就是大河?

    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天与地早就融为了一体,若不是走到了大河跟前,他们根本就不会发现他们已经赶到了大河岸边。

    大王纵马快步来到大河跟前。

    好啊………

    果然见到了大河。

    不过此时的大河之上早已是冰雪覆盖,只有在河水的中央地带还有流动的水,水面之上,大块大块的冰在河水的冲击下,缓慢的向前浮动。

    “众将士,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河的地界,越过大河向南再走不到一天的路就能够找到镕戎或者梁山戎了。”

    “噢噢噢………………”

    “嗷嗷嗷………………”

    “哇哇哇………………”

    听到消息的将士们兴高采烈的发出一声声怪叫。

    终于看到了希望。

    他们岂能不高兴,一路走来不知多少将士葬身在这莽莽草原之中,冻死在这昏天暗地的暴雪之中,就在他们快要死心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希望。

    原来这些将士既不是西北固有的“八戎”将士,也不是靠近大河的晋北翟人,而是从东北过来的山戎队伍。

    山戎虽然也是戎人,但却生活在燕山地带;按照春秋时期戎狄的分布区域,这里应该属于翟人的地方。

    春秋时期,中原大地被蛮夷包围在中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山戎虽然也是戎人,但却生活在中原北部,曾经一度强大;但山戎毕竟是蛮夷之民,一旦强大起来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在老山戎王的鼓动下,联合当时的北方强国孤竹国一同向燕国发动进攻。

    两个戎狄强国一同侵犯,燕国不敌,赶紧向邻国齐国求援。

    齐国此时的执政者正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齐桓公一听,敏锐的意识到机会来了。燕国乃是周王室治下的属国,而山戎正是蛮夷之国,帮助燕国,打击山戎正好符合自己“尊王攘夷”的基本国策。

    于是调动齐国大军开往北方,支援燕国。

    山戎虽然在进攻燕国的过程中连连得胜;但是面对真正的强国齐国,可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了,几场大战下来,山戎损兵折将;就连自己的大王也在战斗中被齐军所射杀,至于王子、将军们更是被杀的不计其数。

    大王被杀,王子也死在了战场上。左挑右选之后,只好挑选山戎王的弟弟继承王位。新上任的大王,为了报仇,接连几次向着齐燕发动偷袭,结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又有几千山戎将士丧命在战场之上。

    一连串的失败让新上任的山戎王逐渐失去了耐心,几番讨论之后,决定向北逃窜离开齐燕主战场。

    虽然山戎愿意主动退出战场,但是已经开到燕国境地的齐桓公可不愿意轻易放手了。

    这一次他要彻底解决中原北部的威胁,彻底灭掉山戎、孤竹等国家。

    经过大半年的追杀,孤竹国王被杀,孤竹国从此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有了齐国的支持,燕国也来了精神,再次发兵继续向北清缴山戎残部。

    与燕国打了几百年仗的山戎这下彻底认栽了,原本有上万兵马的北方大国,经过齐国燕国的联合打击、追杀,现在剩下不到五千人。

    就这点兵马还想与齐燕联军对抗?

    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算了吧。

    再打下去,除了亡国,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现在想罢兵休战,齐燕却不答应了,继续发兵向北追击,非要置山戎与死地。

    逃无可逃的山戎将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新继位的山戎王决定带领残部继续回戎人的故土西方,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是沿着大河一路向东迁往燕山地区。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没法生活,他们又想到了西方的黄土高原,决定再次回到戎人生活的西方。

    迁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跟过家家没有两样,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是很平常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是冬天,而且公元前660年的冬天特别的漫长,风雪也特别的疯狂。

    一路过来,已经有好几百人丧生在这狂风暴雪之中。

    现在他们终于来到了大河沿岸,

    “众将士下马,慢慢渡河。”山戎王命令道。

    大河已经完全被冰雪覆盖了,山戎将士下马,踩着厚厚的冰雪慢慢前行,一步步来到大河中央。

    这里水流湍急,还没有完全冻住。

    这该如何过去?

    山戎王疑惑的望着河面,难道上天真的要灭了山戎?

    天是阴沉沉的,狂风卷着雪花,无情的抛洒的山戎将士的身上。

    寒冷而刺骨。

    “咔嚓…………”冰面发出一声清脆的断裂声。

    “大王,冰面要裂开了。”侍卫惊慌的喊道。

    “啊?”山戎王扭过头,身后已经有将士连人带马跌入冰冷的河水中,一股凶猛的河水过来,掉进河水的士兵,瞬间便没了踪影。

    “大王,我们完全被困在河中央了,怎么办?”

    不用说,山戎王都知道自己面临的困境。

    前面是湍流的河水,深不可测;身后的冰面已经破裂,无路可退;头顶是下着雪花昏暗的苍天,北风肆虐;脚下就只有这一块随时都会裂开的巨大冰块。

    难道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山戎王心一横牵着马,踩着河水中巨大的冰块缓缓前行,每走一步都要万分小心。

    河道里的北风比起旷野上的北风更加的疯狂,“呼呼”掠过,吹得人左右摇晃,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水中,葬身大河。

    虽然前进的道路万分危险,但此时的山戎将士来说,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好前行。

    一步一步,缓缓的跨过流动的冰块;

    实在不行,就沿着冰块,慢慢的爬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