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前争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万年前争霸-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云飞随后安排两个突击队去山上寻找白蜡木,并砍些毛竹,作为武器制作的材料。安排鸡胸的侦察队去外面侦察巨蛇部落的最新动向。再安排后勤组去找些高硬度的岩石、兽骨、兽角、兽牙等,准备做箭头或者枪尖,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炼铜和炼铁的能力。

    等把任务安排下去,郑云飞叫住草仙大叔,和他沟通今年的粮食生产问题,以及过冬的保障问题。草仙大叔认为原来的粮食种植是以全部落近三百人的规模进行生产的,因为粮食的产量不稳定,比较难以保障,但是现在只剩下这点人,粮食吃到明年都没有问题,这样郑云飞算是可以放心安排训练的事情了。

    郑云飞安排完任务,大家都分头去完成了,他正好坐下来研究下训练和武器的事情,训练上无非是队列训练和口令,等武器出来后,根据武器做好做好战术的设计就好了。武器方面,郑云飞设想用长枪、弓箭等可以直接取材制作的,并且训练相对简单的类型。战术上,肯定不可能每次都能借助有利地势,难免有真枪真刀的情况,所以战术协作很重要,这样才能在面对强敌时取得胜利,这方面郑云飞觉得还是要从爷爷小时候传授的记忆里挖掘,爷爷曾经担任过民兵排长,又是专业的猎户,小时候给他讲了比如设置各种陷阱机关、部队穿插训练等多种层次的小故事,这些记忆现在成了宝贵的知识库。

    想定之后,郑云飞终于可以安心躺下休息补觉了。

    第二天,郑云飞安排冠英的突击队进行队列训练,飞鸟的突击队在旁边观摩,无非是立正稍息、正步走等各种队列训练,熟悉各种队列口令,目的是让队伍尽快形成令行禁止的纪律。等冠英的突击队基本掌握后,由冠英指导飞鸟的突击队一样训练。所以下午的时候,郑云飞就可以抽出身来,带着花儿和几个女人在营地的溪水下游,用石头做了一个简易的围堰,然后将昨天砍回来的白蜡木放入水中浸泡,等拨皮熏煮阴干后,就可以做成长枪的枪杆了。选出的每根白蜡木有两米多长,选材上都是选杆身比较粗壮和结实的,后世的长枪对战骑兵要求用丈八的长枪,不过现在面对的主要是野蛮的步兵,所以并不需要那么长。

    晚上,鸡胸回来报告,巨蛇部落的队伍在把高仓族部落的领地劫掠过后,又放火烧了,和后世小鬼子的“三光政策”一样样的。众人听了,都愤恨不已,郑云飞让大家把这个仇放在心里,动员大家加紧训练,争取早日报仇。

    另外,巨蛇部落已经离开了高仓族部落的领地,带着从高仓族部落、神牛部落抢来的战利品返回自己的部落,估计现在已经通过空空谷了。虽然大家心绪难平,但现在却没有实力可以报仇,反而要偃旗息鼓的潜心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部落的人员都憋着一口气在训练,枯燥的队列训练都完成的十分到位。郑云飞又传授了隐蔽、潜伏、布设陷阱机关、利用地势攻击等技能。几天后,安排两个突击队互为攻防对手,在营地附近自己找地势,连续展开训练,每次训练后都及时总结,所以突击队的战术技能成长的十分迅速。

    其间,郑云飞把白蜡杆从浸泡池里起出,拨去树皮,用瑞士军刀削去一些多余的枝杈,放入这几天建好的长灶上分批熬煮,煮过的白蜡杆也顺带着放在灶旁开的烟道里熏蒸,快速蒸发白蜡杆里的水分,最后用漆树树脂熬成的生漆进行上漆打磨多遍,杆身十分顺滑。制作好的白蜡杆,既可以作为棍棒使用,也可以捆扎上坚硬的兽骨或者兽角,前端磨成尖锐宽刃的枪头,作为长枪使用。

    棍棒、长枪很快就给每个战士各配上一杆,战士们从来没有看到长枪这样的新式武器,郑云飞演练了家传的“六合枪法”,顺便叫了几个突击队的战士上来对练演示,战士们被神出鬼没的枪法震惊了,于是都十分欣喜的按照郑云飞传授的训练基本功和套路练习起来,可能这些新石器时代的人在运动神经方面十分发达,所以短时间内训练的效果就十分突出。十天后,突击队的训练就能转向棍棒对练、长枪阵的训练了,郑云飞让战士们特别注重训练长枪的突刺,千遍万遍的训练之后,战士们的突刺动作标准,突刺的爆发力量十分巨大。随后,还展开了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全队的枪阵合练。

    这段时间,战士们训练的十分辛苦,郑云飞决定结合秋收进行休整,之后展开准实战训练,目标是一些野兽,也顺便为冬季里准备一些冬储的肉干。

    秋收关系到部落族人的冬季生存,郑云飞十分重视,亲自部署,动员所有的力量展开秋收。秋收在几日后完成,今天在晒谷场边,郑云飞摆弄着瑞士军刀,用白蜡杆、竹子、牛角和麻绳一起做的复合弓,有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做弓箭的经验,没有走太多的弯路。经过多次的使用,这张弓的力量十分强大,不过弓弦的不耐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郑云飞回忆着小时候跟爷爷做弓箭的过程,决定在这次打猎之后,用一些野兽的筋做弓弦。

    弓制作没问题后,箭矢的制作就把后勤组忙坏了,箭杆采用竹子或者小的白蜡杆制作,箭头用生漆黏上锋利的小石刀或者兽牙,箭尾夹上大雁的雁翎,制作工序还是比较复杂。羽箭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因为雁翎的数量不足,郑云飞心里认为现有的羽箭储备不足以打一场高强度的战斗,所以这次实战训练,打飞禽的任务也将被加到训练科目中去了。

    很快,战士们除了长枪阵的训练外,又加上了弓箭的射击训练,战士们第一次运用这种神奇的弓箭,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弓箭的使用技巧掌握确实十分困难,郑云飞咬牙从羽箭储备中为每个战士配备了伍支箭,捆扎了许多草人供他们训练。虽然困难,但布谷等几个战士的射击训练成果还是比较突出,郑云飞就组织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为后期的战斗部队专业化、模块化奠定基础。另外,郑云飞也在考虑后期是否要做一些弓弩,简化这种远程武器的训练,或者制作投掷的梭镖,供力量型的战士进行远程大威力的攻击。

    所有的训练工作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在紧张的安排中有条不紊的展开,战士们训练的技能在不断的演练、演习中得到持续提高,也在磨合中不断调整各种组织配合,各种适合族人们身体条件的训练方法和技战术也在不断优化,战斗力在快速的成长。

    转眼天气就开始转凉了,秋天的动物都在抓住进食的关键时期,争取多加点脂肪做好过冬的准备。这天,郑云飞决定分批带突击队进行狩猎,留下一个突击队保护营地。

第7章 打猎() 
在众人的送别中,郑云飞带领冠英的突击队进入营地北面的深山,按计划展开野外训练。每个战士都携带一柄长枪、一张弓和十支箭,腰间还插着一柄短小的石斧,并带上一天的干粮。

    郑云飞安排一个二人侦察组在队伍前面提前侦察,为跟进的队伍提供各种预警和情报,这完全是按照日常训练的战术安排进行。

    走了不到半日,大家在临时宿营地停下休息,安排好哨兵后,队伍就坐下来吃起了干粮,很快侦察组就回来汇报,前面发现了一群麂子。麂子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因此,必须做好围猎计划才好进行。

    根据侦察组的汇报,麂子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谷前方,山谷深处是一个陡峭的山崖,虽然可供麂子逃窜,但也不是很容易,特别是突击队带有弓箭的情况下,所以大家就决定分成二个小组摸过去,采用包抄和堵截的战术进行围猎。第一小组由郑云飞亲自带队,从山谷得正面进入,第二小组由冠英带队,从右面包抄到山谷里面的山坡上设伏。待第一小组发起攻击后,麂子向山谷深处逃跑的时候,第二小组进行伏击,针对第一小组射伤的麂子展开攻击,扩大围猎的成果。待猎物进入弓箭射程后,利用弓箭的射击密度对麂子进行猎杀,每次攻击都是五人同时对准同一只麂子,在弓箭射击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箭只的扇形分布火力完成猎杀。

    郑云飞带着第一小组跟着侦察组的一个侦察员前行,约摸二十分钟后就摸到了山谷的入口前方,郑云飞举手示意队伍停下,他在侦察员的指引下,很快就看见了大约十只麂子在远处山谷里吃草,不时的停下来,竖起耳朵,眼睛警惕的看着四周。队伍现在距离麂子大概一百五十米,弓箭目前的性能还不足以对这个距离的麂子造成有效杀伤。于是,郑云飞做了交替掩护进入的手势,队伍有序的向前摸去,队伍不断依托岩石、草丛、灌木甚至浅坑的掩护,一个人一个人的不断交替前进,每次行动产生的动静都不大,虽然有时引起了麂子的警惕,但并没有惊动它们。

    大概摸到了距离麂子不到五十米的位置,队伍的前进节奏慢了下来,每一次的前进都更加的小心,郑云飞对着侦察员发出手势指令,让他在距离麂子三十米左右停止前进,其他人向他靠拢,形成攻击的火力强度。又经过了大约五分钟,所有人都在三十米的距离上集中,郑云飞观察后,用手势让大家做好弓箭攻击准备,瞄准左边数起第三只个子较大的麂子,在他的攻击手势下达后,五支羽箭突然从草丛里同时射出,轻微的“嘭嘭”作响的弓弦声,惊动了这些麂子,它们飞速地向山谷深处奔去,不过在那只目标麂子一愣神的功夫,有二支羽箭射中了它,其中一支羽箭射中了麂子的脖子,并且箭矢都大半深入进麂子的身体,它虽然也狂奔起来,但明显有点踉跄。

    郑云飞带领第一小组呼喝着假装追赶,麂子们惊慌失措的更加速狂奔起来,第二小组也得到了准备攻击的提示,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跑动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