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咱们这些第一批来西渤泥的现在都儿女成群了,这孩子长大了总想让他读书吧,可西渤泥这边除了童子营以外就没有第二家私塾了,可童子营里面也就是能识字、识数而已。”鲜同豫摇头晃脑着。“还有我们也想着落叶归根,可王上这边是什么心思??????”
    话说到这份上,诸葛枫叶也只好劝道:“王上的心思现在还在规复宇内,一时半会还轮不到南面,不过你们的担心王上一定会考虑的,不急的,慢慢来,慢慢来,才十年就已经成了气候,rì后一定会更好的。”
    鲜康也知道跟诸葛枫叶倾述未必有什么作用,但有些话憋在心里没处说也难过,如今见到旧识了,自然要一吐为快的,说完了,自然也就没事了。于是,在诸葛枫叶的蓄意引导下,两人边吃边聊起以前的往事,时而轻笑时而落泪??????
    等诸葛枫叶回转到都护府内的客房,早已经等候的都护府从事官向他通报道:“诸葛大人,都护大人请大人晚上饮酒,顺便讨论明rì祭旗出征之事。”
    跟着西渤泥开郡兵马登陆淩牙门并不在诸葛枫叶的行程当中,但西渤泥和国内并无定期航班,他想要回去就必须坐刘翔的船走的,否则又要多留滞半年,而如今刘翔要陪着到淩牙门武力巡航,他自然也只能作为鉴证者参与开郡了。
    “你告诉银大人,今rì遇到一个故人,已经尽兴,所以酒就不喝了。”出征当然是大事,肯定不会现在还要讨论什么,无非是邀请过去吃吃喝喝罢了,不过这是要引来闲话的,所以诸葛枫叶婉拒道。“明rì出征,想来都护府已经全盘计划,我这个不肖子孙就不借祖宗的虎皮过去指手画脚了,只需给个具体启程的时间,本官就断不会睡过头误了王上大事的??????”
    “这位诸葛大人倒是有趣,跑出去会什么旧识,却不想赴咱们的吃请,几位大人,你们说,这该不是看不起咱们吧。”
    “区大人,诸葛大人乃是四品大员,看不清你我区区六品、七品也是正常的。”郑长史这番话分明是指区某人不自量力。“再说了,人家可是西渤泥都护府的开创元老,会个把故人难不成还要向你通报吗?”
    “没错,人家是元老,是藩中大员,咱们比不上,”区泳萍不知道哪里跟郑长史不对付,因此说话也是yīn阳怪气的。“不过我是怀疑诸葛大人到底是不是行人署的,万一不是行人署,而是采访署的,那就麻烦大了。”
    通政院行人署是专司负责向地方传达郑克臧王旨的,而采访署是以唐代采访(处置)使的官称建立的一个新机构,主要承担“采风及查访地方政事得失、究劾施政之弊”的责任,是没有御史名义的台谏官。
    银振东眼皮一翻:“什么麻烦?即便诸葛此人是通政院安抚司的人,能查到咱们什么。”
    银振东冷笑一声:“我们有什么施政不当之处,有什么残民以逞的举动了,至于私下回易,分润利润,咱们的都监大人都不管,通政院凭什么插嘴。”
    “这倒也是,我们去国万里来到这个热死人的地方,该做的都做到,一个前任官凭什么歪嘴,真要如此,老子就跟他打御前官司,想来王上未必就会听他一面之词。”
    “打什么御前官司,你见得到王上吗?”银振东瞪了发话的人一眼。“没事找事,只要做好了淩牙门的开郡,我们有功无过,说破天去,无非是调一个位置,说实在的,本官还早就想回国呢。”
    “大人说得对,现在关键是开郡,只要能开疆拓土,王上不会拿我等功狗如何的??????”

401。西渤泥都护府(4)(撒泼打滚跪求月票)
    //
    归化土著和归附土著的区别在于,归化土著以户或村落为单位居住在西渤泥都护府直接控制区内,向都护府直接缴纳税赋、提供劳役,学习并使用汉字汉语、接受一定程度的汉化并因接受汉民转入的耕作知识、生产力和生产积极xìng较高;至于归附土著则系部族或邦国的最高领袖因为需要郑军武力庇护而依附在都护府名下的族聚或小苏丹国,其百姓并不向都护府直接纳税和提供劳役,只是通过部族领袖及国王苏丹定期进贡的方式承担都护府的赋,其部族领袖及王公贵族或许开始学习、掌握汉语,但普通百姓因为与都护府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而汉化程度普遍较低,生产力及生产积极xìng普遍较低。
    由于归附土著在西渤泥的总人口中依旧占有绝对的优势,且移民中黎、苗、瑶、山哈等少数民族数量超过一半,因此西渤泥都护府非常重视与归附土著的联系,对于其首领也分别授予土参将、土游击、土守备的官职进行拉拢。当然,对归附土著示好除了平衡移民内部矛盾外,还由于经济上的需要,几乎全部的兽皮、金砂和大宗木料是通过土郡及土郡与周边苏丹国家交易获得的,因此都护府方面虽然并不帮助土郡长官出兵攻打私敌,但也绝不允许临近各苏丹小国侵犯土郡的领土和领民。
    “尔等向慕王化乃为大善。”面对两名亲自赶来的土游击、土守备以及其余四位土官的使者,拿腔拿调的诸葛枫叶送出一堆郑克臧赐予的绸缎、书籍、宫扇,籍此换回了几大块狗头金、十几根大象牙、几根犀角以及玳瑁、芭蕉布等贡品。“今后更要忠于王事??????”
    “总算是结束了。”等一众使者退下,诸葛枫叶冲着一旁的银振东言道。“银大人倒是会扯虎皮啊,倒是搞得本官有些忐忑不安,要是穿帮了,须不好交代啊。”
    “诸葛大人这话就不对了。”银振东含笑言道。“这可不是诸葛大人私见内藩,而是一众内藩听说大人衔王命而来,心生仰慕,非要聆听大人待王上训令,大人推托不得,这才代为安抚一二,如此又如何会穿帮,又哪里不好交代了。”
    银振东的强辩让诸葛枫叶连连摇头:“银兄好口才,死的也能说活过来,本官自愧不如。”
    说笑了一番,诸葛枫叶又道:“关于请西洋舰队帮忙封锁淩牙门北海峡的事情,刘翔刘大人的回信已经来了,刘大人已经同意了,不过他只能留在淩牙门十天。”
    银振东算了时间,颇有些不满足的言道:“十天,有些短了。”
    说归说,银振东也明白,在没有接到上级军令的情况下,刘翔给出十天的宽限已经算是帮了西渤泥大忙了,为此,他很快站了起来:“如此,下官还要督促下去,今rì务必要装船完毕,争取明rì一早出发。”
    “银大人尽管去忙,”诸葛枫叶理解的回复道。“不必陪着本官这个闲人。”
    银振东匆匆而去,暂时无事的诸葛枫叶坐在闷热的屋子里也感觉不太舒服,于是换上一身青袍、带着两名护卫飘然离开超勇堡。这倒不是当了四品官的诸葛枫叶想搞什么微服出行的戏码,而是他想亲眼看看西渤泥的发展,虽然他回到武昌后不一定能有机会面谒郑克臧,但万一上面有人问起来,他也好言之有物。
    当初建立超勇堡是作为军寨使用的,因此大部分的早期移民是在堡外居住的。后来因为陆陆续续发生过土人袭击事件,因此在超勇堡外便用木栅栏围了一道矮墙。这道矮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不断向外扩张,并且由原来的一人高的木墙变成了一人半高的水泥墙。在这道护墙之内,聚集着三千另七户汉族移民的三分之一。人既然多了,各种买卖也兴盛起来,酒肆、布店、杂货铺、粮店、铁匠铺、水龙会甚至jì寮沿着十字大街沿线排布,繁华程度已经不逊内地小县。
    “小二,来一壶茶。”诸葛枫叶带着护卫走进一家酒肆,虽然挂着酒招,但闲暇的时候肯定也做些供人歇脚的小买卖,因此倒也不突兀。“再来几个果子”
    “来了,”小二招呼着,很快端来茶具和一些鲜果和干果,无非是菠萝、龙眼之类本地水果和芒果干、香蕉干之类的。“这是用本地金银花冲泡的凉茶和一些果子,几位老爷且慢用,若是还要些什么,尽管招呼,本店的烧鸡可是一绝??????”
    诸葛枫叶冲着推销商品的小二招招手:“小二哥,烧鸡不急,我可否问你几个问题?”
    说着诸葛枫叶冲着护卫一使眼sè,当即有一名护卫掏出一枚银贯丢在桌上,看着在桌上犹自打转的银贯,小二眼睛一亮,点头哈腰道:“这位老爷想问什么,小的当知无不言。”
    “小二哥是什么时候来西渤泥的,怎么就做起了这个营生,都护府没有分田给你吗?”
    “这位老爷大约是前两天来的大官的师爷吧,别问小的怎么知道的,咱们超勇堡就这么大,什么事情半天就能传遍了。”小二冲着诧异的诸葛一行回应道。“若您不是朝廷大官的师爷,您老怎么可能问我这些问题,而且您老的官话可跟咱们不一样。”
    诸葛枫叶也轻笑起来:“好机灵的小二哥,说得没错,这些问题能回答吗?”
    小二则反问道:“那您的银子,我能拿吗?”
    诸葛枫叶的笑容更盛了:“怎么不能拿,难道我堂堂师爷还舍不得一贯钱吗?”
    “那好叻。”小二伸手把银贯抄到手里,仔细一看。“是朝廷的新银钱。”
    诸葛枫叶有些怀疑的问道:“怎么,西渤泥不能用吗?”
    “能用,不过比荷兰人的马钱价值要低。”这是当然的,马钱重库平八钱六七分至九钱二分,含银量平均在八成以上,远比保康钱的含银量要高,自然价值不如人家高。“咱们这马钱、佛头洋、十字钱见得多,朝廷的饼钱倒是见得少。”解释了一番后,小二开始回答之前的问题。“小的我是武定二年才来西渤泥的,当初都护府也给了一百亩的田土,但是我这个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在田里刨食委实有些不惯,再加上刚来的手中没有积蓄,不像大户人家手中有奴婢,所以一咬牙把田土租给了出去,换得一些银钱在城里开了这么一个店。”
    所谓西渤泥的大户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