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年计,排名前三的队可以立刻开释为民,还可以跟普通流民一样授田。”
    “世孙这个办法好,如此让他们自行攀比,也省得有人按捺不住串联闹事。”陈铭庵小心的迎合了一句,结果又兜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只是这人力原本就有些不足,要是再放走一些,且不说更加匮乏了吗?”
    “让这些人服劳役本来就是惩戒其数典忘宗,但毕竟都是汉人,总不能一直拘着不放。”郑克臧冷冷的目光似乎能越过海峡。“真要累死他们,余不会安排他们去采石取矿淘金吗?”说到这,他突然话锋一转。“当然也能过于姑息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做汉奸的下场!”说完一句狠话,郑克臧示意御者将自己那辆全东宁独一无二的四轮马车驱使过来。“你且试试,在这样平坦的路上能跑多块。”御者领命而去,看着逐渐加速并很快消失的马车,郑克臧这才回答陈铭庵一直抓住不放的问题。“放心,余早就跟英圭黎商馆说好了,估摸着再过几日,英圭黎人至少会送五千黑奴来,其中一半归户部营田清吏司,一半归工部,今后每年都有这个数的黑奴来台,陈大人尽管放心好了。”
    陈铭庵不吱声了,他不是户部官,自然不会明白采买这么多的黑奴要花多少钱。
    风驰电掣的马车过了一会才兜了回来,看到汗津津的几匹安达卢西亚马,郑克臧不用问就明白御手为什么脸上会露出飞扬的神采,但郑克臧开头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一滞:“是不是觉得要重新钉马掌?”
    御者回味了一下,重重的点点头:“监国,在这样的路上驰马怕是得用辽东那边的重钉。”
    “陈大人,”郑克臧把目光回到陈铭庵的身上。“筑路的事依旧拜托了。”陈铭庵忙道不敢,郑克臧却没有理会。“陈总制使那边,余会关照好的,你不用担心。”陈铭庵还没有搞明白郑克臧这话算不算一语双关,郑克臧已经上了车。“回去!”马车顺着新铺的水泥官道轻快的跑了起来,郑克臧看着宽敞却无人行走的道路皱了皱。“去陈总制使那”
    “什么?要在新建的官道上画线,两侧让与百姓行走。”陈永华有些吃惊的看着自己这位女婿,唐宋以前官道是不允许百姓走的,可有明一代只听说过驿站不许老百姓轻易进入,却从没有说过官道上不让人走路。“贤婿是不是搞错了。”
    郑克臧一愣,他还真是搞错了,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将错就错了:“丈人怕是听错了,小婿的意思是厘分道路,将新建水泥官道定分为来路和去路,凡来者必走来路,去者必走去路,这样左右即分,不至堵塞了交通。”
    “那要多少人来管?”陈永华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郑克臧这番计划的缺陷。“再说了,东宁商事不胜,往日老官道上行人也不多见,逞论新官道了,这要是官府派人督导秩序,可是得不偿失的。”
    “这?”郑克臧犹豫了,的确,不是什么都可以照搬后世的。“丈人指教的是,且容小婿再好生思量一番”

65。傅为霖
    明郑宾客司司官傅为霖闭目坐在骡车里,车外的护卫有两圈,内圈八人乃是郑军的打扮,而外圈三百人则各个剃光了前额留着难看的金钱鼠尾巴。虽然在群敌的包围之中,但傅为霖却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而是十余年前他就代表过朱锦出使过同一个目的地,有了前次的经验,眼前的小阵仗自然不在他眼中。
    车突然停了下来,驾车的亲随报告着:“大人,苏大人请大人出来叙话。”
    所谓苏大人是康亲王杰书再一次派到思明议和的使者中书苏矿,这些天两个人一路同行,虽然各为其主,但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苏兄!”傅为霖从骡车里钻了出来,随意的扫了扫周围,只见道路的一旁有一棵十几围的榕树,其枝头上还显著的插着一面酒招,他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天可真热啊!”
    “是啊,”苏矿用手巾抹了抹头上的汗水,指了指酒招。“正好看到了,喝一碗歇歇脚。”
    “好啊!”傅为霖欣然领命,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是在搞什么名堂,但他任务是尽可能的拖延清军进攻海澄和思明的时间,现而今对方能主动配合,他自然无不应诺。“不过有酒无菜可不行,让店家整些好吃的,余与苏兄唱和一番。”
    “别,别!”苏矿忙求饶着。“傅兄大才,这附庸风雅之举小弟纯属外行,咱们喝酒、聊天不做诗。”傅为霖哈哈一笑,于是两人迈步走了过去,早有领头的千总安排好了一切,等两人坐下,酒水和吃食已经摆了上来。“尔等也去喝一点解解渴,不过不要误事。”千总欢天喜地的退了下去,苏矿随即抓起酒坛给傅为霖倒满。“这就酒肆,余去厦门的时候曾经路过,酒水还是略有风味的。”
    傅为霖品了品,微微颔首:“确实不差,虽比不得绍兴女儿红、状元红那般糯滑回甘,但一口余香,在此荒郊野地也算是难得的解暑佳品了,来,余先干为敬!”
    两个人一饮而尽,随即各自夹了两口菜放入口中慢嚼,由于是路边摊,也没有什么好菜,半只白斩的山鸡,一窝熏香扑鼻的狗肉,一碟醋渍的野姜,一盘时鲜水芹,两荤两素倒也不比名城大域的酒楼卖相差了。
    “傅兄,听说贵方对战守尚存分议?”吃了口菜,有扯了些闲话,今天这幕道左野谈的戏肉就来了。“有这事吗?”
    “苏兄从哪打听到的消息。”傅为霖作出很吃惊的样子,但出乎苏矿意料的满口承认下来。“好本事啊,连本藩内情都知道,没错,本藩世孙曾倡言弃守海澄和思明,甚至琼州也要撤回东宁,只是武平伯刘国轩大人一力谏阻,所以王上便不再动摇。”
    “武平伯刘国轩不过是个武夫,所谓功名马上取,他不主张撤军是必然的。”肥胖的苏矿又擦了擦头上渗出的汗水。“倒是贵方世子有这个大勇气大胆识却很难得啊,听说,最近迎娶了陈永华大人的女儿。”
    “是啊,”傅为霖慢慢逗着苏矿。“陈总制使对世孙多有教导,世孙得其支助才能稳定东宁,甚至这次世孙来信建言王上都是托陈总制使亲来思明的。”其实这些都不算秘密,苏矿能知道郑克臧成亲娶的是陈永华的女儿,就一定也会知道明郑内部对战和的分歧。“不过,这次却是世孙走了眼,若不是刘大人坚持,哪有今天余跟苏兄把酒言欢这一幕呢。”
    苏矿举碗用饮酒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不过一口酒下去,他的眼珠一转,另一个问题张口就来:“刘国轩大人集美一夜筑城好是了得,听说是用了什么水泥,水泥是什么东西,傅兄可否替余开解一番呢?”
    “水泥是什么,余也不知道,”别说傅为霖真的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吐实的。“当年试制成功之后,陈总制使和先右提督、工官杨贤老大人曾联名下过一道命令,不准外泄水泥的工艺,所以苏兄是问道于盲了。”苏矿这个目的也没有达到,正在郁闷中,就听傅为霖反问道。“别光说本藩的事啊,苏兄,余怎么听说,关于和本藩议和,贵方也颇多分歧?”
    “谁说不是啊!”苏矿也叹了口气。“现在福建官场上虽说以康亲王为首,可是姚启圣那老家伙可不甘心把招降贵方的泼天功劳拱手让给王爷,这不,上窜下跳,准备着从中分润一二,不过傅兄放心,阖省文武都站在王爷这边。”说到这,苏矿压低了声音。“封界令,封界令断了多少人的财路,那姚启圣就是一孤家寡人。”
    傅为霖捡起一块野姜在嘴里咀嚼着,辛辣的味道直冲上来,让他的脑子一片清明,他仔细的分析着苏矿这番话的真伪,最后得出结论,封界令的确是把双刃刀,让清郑双方都异常难受,但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
    “康亲王总归是要回京的,要是姚启圣一直在居间搅合,余就怕这次又是无功而返呢。”
    “王爷也想让他滚蛋,可是。”苏矿的声音还是很低,仿佛怕被边上的绿营兵听到一样。“可是,姚某人圣眷未衰,不好轻易动手啊,所以,傅兄,余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此番和议能定下来就定下来,省得王爷回京后,大家撕破面皮就难看了。”傅为霖还没有回话,突然道路的一头传来快马疾驰的声音,两人抬眼望去,只见一名清军骑手,直奔而来。“傅兄,不必担心。”苏矿解说着。“大约是余派去兴化通传的人回来了。”
    说话间骑手已经看到两人的位置,直驰而来,在还有不到十步的地方才勒住马,随即滚到两人的面前:“启禀大人,小的到兴化报备,吴抚院、丁藩台各派家人、幕僚已经迎候多时了,请大人急速上路。”
    “你看,余可是说错了。”苏矿冲着傅为霖显摆着,仿佛两位大员能这么做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一样。“两位大人可都盼着早点和议成功,好化干戈为玉帛,与百姓修养生息呢。”
    清初巡抚以民政为主兼领军事,总督以军事为主兼领民政,双方虽然品级上有所差别,但事实上并无隶属关系,更有甚者就如藩臬对巡抚的制约一样,巡抚对总督也起制衡作用,因此,姚启圣在双方和谈中并非不可或缺的一环。
    苏矿又指了指两人的来路:“一路上府县的招待为什么如此恭谨,不也是这个道理嘛。”
    似乎觉得自己的说辞还不够刺激傅为霖的,苏矿便故意用一种悲天悯的架势拿腔拿调的说着:“傅兄,这担子可是不轻啊!”
    不轻?傅为霖暗自嘲笑着,双方都是牵线木偶,自己固然一举一动要听思明的,而清廷方面真正能做主的,恐怕康亲王杰书也不敢说如此的大话,又来的哪门子的重担不轻。不过,苏矿要演戏,傅为霖自然要陪在一起唱念做打,因此他眼里故意露出一丝迷茫来。
    “傅兄,你看,几位大人的使者都等着呢,”看到傅为霖听了自己的话若有所思的样子,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