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院蟮娜兆右廊荒芗岢窒氯ィ皇悄阋喟镆棠缸鍪拢嬉棠阜忠恍┯牵 �

贺兰敏之抓住武则天的手,并很自然地替她理理稍稍有点散乱的头发,笑着道:“姨母有任何吩咐,敏之一定遵从,能为姨母分忧,敏之感觉很是荣幸…”

贺兰敏之的笑容太灿烂了,武则天感觉有点眩目,自然替她整理头发的举动又非常温情,有点陶醉于贺兰敏之温情注视及体贴举动所带来温馨中的武则天,竟然呆了呆,一下子忘记了要说的话,略一会后才回过神来,有点情不自禁地在贺兰敏之唇上亲了一口,退后一步,笑吟吟地和贺兰敏之对视了片刻,这才轻声说道:“敏之,你…再陪姨母一会,姨母有点非常重要的事和你说!”

又怕自己的举动让贺兰敏之误解,武则天马上接着往下说了:“敏之,如今朝中可用的人虽不少,但姨母能信任的人并不多,如果你在平时发现有什么贤能者,要及时与姨母说说,要是他们能听服于你,你又能让他们听服于姨母,姨母会给予他们重用的!”

贺兰敏之大喜,赶紧答应:“是,姨母,要是敏之发现有贤能者,一定马上告诉姨母,敏之也会到坊间去打探一下,有哪些口碑很好的贤者!”

武则天如此吩咐,他自然很高兴,这是他非常期望的事,有了武则天这样的吩咐,他就可以替武则天发掘人才去了,他会成为大唐最著名的伯乐。

贺兰敏之虽然对原来历史上李治、武则天掌权时代的细节不是很清楚,但这个时代有哪些名人还是大概知晓的,他可以派人去寻访那些历史上名声很大,但现在却默默无闻的人,要是能找到这些人,向武则天举荐后得到重用,可是一举数得的事。

那些人在原来的历史上都曾风光一时,只不过现在他们还没被发掘出来,有他这个未卜先知的人在,这些人肯定能早一些时候得朝廷重用。

这是件并不吃力但很讨好人的事,他一定会好好去做的!

“敏之,这一两年来你名声雀起,许多人仰慕你,敬佩你,想必你也知道,有许多人到你府中投行卷,希望得你引荐,姨母正是看中了你这一点,想借你的才气和名声,替姨母寻访一些贤能者!”

“姨母,敏之明白了,敏之一定不负你的期望,替姨母找一些有贤能者来!”贺兰敏之的手继续在武则天脸庞上轻抚,有坏笑露出来,“姨母,敏之可一直没让你失望,无论是私事还是公事上都是如此,你的这个吩咐,敏之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武则天啐了一口,一把将贺兰敏之的打下来,故意装出一副怒意:“敏之,又不老实了,姨母和你说正事,你又往那些让人脸红的事上扯了,要是再如此,姨母可不疼你了!”说着横了贺兰敏之一眼,不过还是自己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见武则天如此,贺兰敏之趁机再使坏,搂住武则天,在她唇上偷袭了一番,在武则天哼哼哈哈,欲拒还迎时候,却放开了她,退后一步,作礼后逃出殿去。

身后传来武则天的跺脚声及轻骂声。

贺兰敏之没回头,也没停留,直接出了宫,屁颠颠唱着小曲回到府中。

武则天吩咐事后的两日,处于半休假状态的贺兰敏之正陪着很小心过日子的杨绮在院中晒太阳。

自从知道杨绮怀孕后,府上所有人都把她当菩萨一样供奉起来,生怕有个闪失,贺兰敏之很不满意这样,私下间一再要求杨绮,要是身体不累,要保持适当的运动,特别是三个月后,胎儿稳定了,更不能这样懒惰,到时胎儿要长不良,生产也很困难。

杨绮是私下答应了,但贺兰敏之不知道母亲和其他人会不会遵照他的吩咐做。

两人正悄悄地说着话,享受着难得的两个人的温馨,但这温馨却被一名下人的到来打破了。

一名贺兰安鸿的手下匆匆地进来,将一封拜贴呈到贺兰敏之面前:“少爷,外面有一人想来拜访少爷,这是他的名刺,少爷你见还是不见?”

贺兰敏之懒洋洋地从下人手中接过拜贴,百无聊聊地看了起来,他以为又是投行卷想他举荐的人,但一看到下人送进来的拜贴上的名,贺兰敏之一下子怔住了,旋即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想找的人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当下他马上站起身,对这名恭敬站着听候吩咐的下人说:“当然要见,少爷我亲自去迎接!”

说着吩咐了杨绮两句,即大步走出了房间,往府门方向去了。

来到府门处,贺兰敏之看到一名略显沧桑的中年人正挺身站立在那里,他马上上前,对来人非常恭敬地行了一礼:“久闻骆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见,真是幸事!…”

://。。

第二百零七章想看好戏

'··]更新时间:201292419:27:29本章字数:5924

来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贺兰敏之听了武则天所说、要求他寻访一些贤能者话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可以用非常著名来形容的历史人物骆宾王。***

这位命运坎坷的大唐才子,以一篇《咏鹅》,还有《讨武曌檄》,将他的名声留在了历史上。

后世时候贺兰敏之家里的房中,就挂着他那个非常喜好法的父亲所写、骆宾王所作的《讨武曌檄》,他现在依然能背出这篇著名檄文的全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等名句还数次被他引用到一些文章之内。

据说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曾在朝臣面前极力称赞骆宾王之才,并责怪群臣竟然没向她举荐这个人才,众宰相都失职,以致这个人最终跟随李敬业起兵反叛!贺兰敏之也相信这位老兄才学不会差,而且性子非常耿直!但这并不是他在第一时间想到骆宾王,想向武则天举荐此人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穿越前的贺兰敏之老家和骆宾王是同一地方,就是那个后世时候被称为小商品海洋的乌伤之地。骆宾王是义乌人的骄傲,每个义乌人都以自己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养育出骆宾王这样的杰出人物而自豪,后世时候那座富的流油的小县城,许多地方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宾王市场”、“宾王中学”、“宾王公园”、“宾王路”等等很多!

贺兰敏之很小的时候,也曾吟诵过这位名人少年时候所作的那首起头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穿越前的他也很敬佩这位和他同乡的著名大唐才子,因此他在听到武则天吩咐他,去寻访一些贤能之士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人!

因为是同乡人。贺兰敏之去了解过这个人的生平,知道骆宾王一身坎坷,因为秉性非常耿直之故,时常得罪人,宦途不顺利,大好的才学没处施展,最终被李敬业招入门下,一道起兵反武周。

贺兰敏之曾经设想过。要是骆宾王得朝廷重用,并当过高官,不一定会参加李敬业的叛军!

骆宾王才学不凡,人又过于耿直。很容易遭人妒嫉或者得罪人,在这个时代确实比较难生存,但要是有强有力的人支持他,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其耿直的性子甚至成为魏征第二都不一定。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现在的朝廷中,正需要这样的官员。

因为想去寻找这个人,却想不到要找的人自己寻上门来了,惊喜之下贺兰敏之以大礼相迎。

骆宾王见贺兰敏之如此恭敬。大惊之下赶紧回礼:“骆某今日冒昧来访,贺兰将军不介意某来打扰。还以如此大礼相迎,甚是过意不去!”

“先生客气了。先生年少时候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诗,被世人惊为神作,在下早就想找先生一叙,无奈遍寻不着,今日先生能来寒舍造访,真是蓬筚生辉啊,快请进内说话!”贺兰敏之说着再次恭敬地作了一礼。

“呵呵,贺兰将军太客气了!请!”骆宾王也没再客套,向贺兰敏之示意了一手势后,就跟着进了府。{友上传更新}今日他是无奈之下来造访贺兰敏之的,但没想到得到这般热情的欢迎,太出意外了。

两人说着客套的话进了前厅,分宾主就坐。

下人们上了茶后,骆宾王有点迫不急待地把自己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贺兰将军,某与将军从未有过交集,将军为何如此盛情相待骆某?”

贺兰敏之呵呵笑着说道:“先生名列初唐四杰之列,自幼有神童之名,七岁所著之诗早已经成了儿童口中的朗朗之作,在下对先生甚至是敬佩,先生来访,当然要盛情相迎!”

疑惑依然没有消除的骆宾王看看贺兰敏之,见这位年轻人脸上写满了真诚,也稍稍的释然。

“贺兰将军过赞了,某所写之诗与将军之作比起来,真是星辉见之于月,如何可以比!”骆宾王自嘲地笑笑,也赶紧解释了自己此来的目的:“某游至京师,听闻了将军的名声,心生出仰慕来,因此也冒昧前来拜访,还请将军千万别介意!”

“哦?!先生是从何处来?”贺兰敏之很自然地问道。后世时候他虽然看过骆宾王的生平,但记载的很模糊,他并不知道哪一年骆宾王在哪里做事,当然更不知道现在的骆宾王从哪里来!

“某从豫州而来,刚从道王府上离任!”骆宾王说的极不自然,这句话说完后也马上住了口。

“哦?!难怪这些年听不到先生的踪迹,原来在道王府任幕僚!”贺兰敏之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又马上叹了口气,摇摇头:“以先生之才,只在道王府任一幕僚,也太屈就先生了!”

贺兰敏之的前两句话让骆宾王有点不快,但后面的话又让他很是震惊,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

此时的骆宾王是在道王、豫州刺史李元庆府上做了几年幕僚后,刚刚离职!

此前骆宾王曾任过其他职官,但因为他处世行事刚正不阿,崇义节,轻权诈,对官场中相互追逐、拍马逢迎的风气,很看不惯。加上才高学显,跌宕不羁,遭人排挤,几年后就被罢去官职。又经过几年的风雨坎坷后,为了生计和祖父、父亲的遗愿,又出来谋仕,最终投入道王李元庆门下任幕僚。

亲身经历的罢官屈辱,及在道王府所见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