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这么大的雨,王培元和冷云翳也都很是担心,他们也听从了冷冰寒的建议,大雨伊始就和部队沟通好,部队都整装待发,随时都准备进行抢险。而各乡镇的领导,也都尽早到了危险的地方,准备随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个时候,万一真发生些什么而自己不在现场,那就是非常严重的渎职,头上的乌纱帽是不可能保得住的,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冷云翳也闲不住,穿着雨披,带着人四处视察。他原本就是一个实干型的干部,这种时候,哪里能在家或者办公室里呆得住。
三天的暴雨过后,雨过天晴,轿顶山只发生了轻微的山体滑坡,损毁了一千多株植被。而安宁河河堤,承受住了这次洪水的考验,浸泡了三天三夜,也安然无恙。,冰寒记忆里的惨剧,终于被他的努力所消灭,没有再发生。
而礼州之外的其他地方,倒是发生了不少河堤垮塌,洪水冲毁田地房屋的情况,不过由于有提前准备,军队抢险及时,地方领导和人员也处置妥善有方,很快也就解决了,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
相比其他地方的情况,西昌当地政府的各项措施妥当有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王培元和冷云翳又一次在当地的政坛扬名立万。
这件事情过去没多久,省委组织部派人来考察,大家都知道,这次王培元市长要高升了,果不其然,一周以后,省上的任命书下达了,撤销王培元西昌市市长的职务,任命其为成都市市长。
原本按照原来的轨迹,王培元下一步应该是升任西昌市市委书记,但由于港商投资和这次抗洪救灾中的功绩积累,让他很快进入了省委书记颜正昌的法眼,加上他后面人员的运作,这才直接升任了省会城市成都市的市长。
说来都是市长,但成都是省会城市,虽然都是正厅级级别,但在政治待遇上和副省(部)级等同,要比一般的地市级城市高半级,而且很些省会城市的市长还可能会入省委常委,如果以后进入了省委常委,就是名副其实的副部级。
能从西昌市调任成都,毫无疑问,王培元那是提拔重用了。
王培元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一步登天,从西昌市调任成都。如果换着其他城市,他肯定不会考虑,现在西昌一切形势大好,他还真舍不得走,但现在是成都,就不容他不动心了,那可是仕途上前进的很大一步。
走了没关系,只要西昌还在自己手中就行。
王培元一走,黄华书记也退休了,西昌一二把手的两个职位都空缺出来,下头的人说不动心那是假话,天天往王培元办公室或者家里跑,借口汇报工作、送行,其实都知道在决定下一任西昌市委书记、市长的人选,王培元有着很关键的话语权。毕竟西昌现在的形势,需要的是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估计就算有人想要来抢果实,省里最终也不会希望空降人员来对西昌的发展造成影响。
果然,最终担任西昌市委书记的,是原来西昌的市委副书记周启洪,市长由原副市长洪刚担任。市经贸局的刘文涛也因招商引资工作有功,接替了洪刚担任副市长。
冷云翳王培元也没有忘记,如果王培元不调任成都市长,他是准备提升冷云翳担任副市长的,现在干脆直接升任市委副书记,再一次完成了官场的跨级升迁,从副处级升任副厅级,分管组织、经济和农业工作,都是西昌当地的热门职权,瞬间就成为了西昌炙手可热的人物。其实原来他也很有分量,不过毕竟是一个区委书记,不像现在,是市委副书记,还是市委常委,分量就更重了。
他们四位都是王培元的绝对嫡系,这种任命,也是上层博弈交锋的结果,结果自然是王培元这一系大获全胜,这也才可能让他们不仅夺得了成都市市长的位置,西昌也还是牢牢把控在手中。
这也造成了西昌一系列的职位空缺和一连串升职任命,不论是否升职的,都是皆大欢喜,毕竟有这样一个机会曾经摆在眼前,就算自己没有抓住,但随着西昌的发展也有好处不是?
而冷冰寒,却不得不告别他只上了一年的礼州小学,告别了那些小朋友,跟随父亲到西昌就读。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发展(下)
西昌市滨海路39号,是一个郁郁葱葱的大院,高高的围墙后的建筑显得也有点老气,但门口的岗哨又为这座院子增添了几分威武之气。这就是西昌赫赫有名的市委家属大院,市委主要领导基本上都住在这里。
冷云翳虽然离开了礼州,但他的礼州的影响力还是无以伦比的,先别说他这几年来的政绩,实实在在做了那么多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是别人不可比拟的。况且,他这是高升,成为了手握实权的市委副书记,又有谁敢去挑衅他的权威?
冷云翳工作调动的时候,正值暑假,这样也避免了他们课上到一半就转学的尴尬。开学了,冷正祥就上高二,冷正林上初二,他们两人到了西昌最好的第一中学,而冷冰寒则是上三年级,去的是西昌四小。西昌四小的教学质量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据冷冰寒所知,四小不光注重成绩,课间活动也是比较多姿多彩的,冷冰寒可不愿意去一个管得严严实实,只晓得成绩的学校。
其实王培元走时,是想让冷冰寒和他一起去成都的,冷冰寒也想去,成都是一个省会城市,发展更多,但他现在年龄毕竟还小,也不想父母担心牵挂,最终还是决定在西昌再呆几年。
王培元得到冷冰寒的答复后,很是失望,打心里说他很是舍不下冷冰寒这个干儿子,不过也没办法,只得再三叮嘱冷冰寒给自己打电话写信,放假了还要去成都看他。
冷冰寒的这次转学,最伤心的还不算是温馨、陈婷她们这些小伙伴,而是礼州小学的校长谢长庆和他的班主任李志雄老师。
冷冰寒在礼州小学仅仅一年,但礼州小学却是受益颇多,真是名利双收。现在冷冰寒转学走了,怎能不让他们伤心呢?
冷冰寒能选择西昌四小,当然是令西昌四小的校长老师兴奋不已,虽然王培元不在西昌了,不过冷云翳目前已经是市委副书记,分管的又是重要的工作,在市委常委里面,排名也很靠前,这样的领导干部子女能来四小读书,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四小这几年,冷冰寒很是低调,在他的要求之下,除了校长和极少的任课老师知道他的身份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不过成绩他很快还是成为了四小的名人,因为成绩实在太好了,就连作文文笔也很是优美流畅,批卷老师也很难找到扣分的地方,体育也很好,人也长得可爱,想不出名都难。
其实也不是冷冰寒想要出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他既不想让同学们晓得自己的身份,又想要些特权,比如说不交作业,比如说经常请假之类的,要没有一些可以强有力的特长摆出来,怎么有说服力,又怎能让同学们心服呢?
这下子不论冷冰寒如何请假缺课不交作业,同学们都没有话说,说让他成绩那么好呢?你成绩那么好试试,保证老师也给你开小灶,特别对待。
飞远公司这边的工作一切正常,朱建军也返回到了香港,主持香港那边的工作,通过冷冰寒的指示,这几年香港飞远投资有限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斩获颇丰,当时投入的4000万港币,几乎是每年翻几番,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佳话,飞远公司的招牌也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成为了香港赫赫有名,拥有传奇色彩的一家拥有十数亿美元实力大型投资公司。
礼州的种植基地小见成效,目前西昌各处建筑施工后,所需的树木基本都是从这里来的。四百亩良田种植的大葱,也顺利得销往了全国各地,收益颇丰,在西昌当地席卷起种植大葱的风潮,飞远公司也不担心,还帮着他们联系销售渠道或者收购代销。反正冷冰寒的目的,也在于帮助大家一起致富,拧成一团才有优势和定价权。
食品加工厂的产品也通过飞远公司的渠道,销售到了香港、日本、韩国,虽然还在打市场的阶段,定价还不是很高,但挣的毕竟是外汇,让礼州当地人很是自豪。
这几个地方加起来的利润每年也不过百万,但就解决了礼州当地300多人的就业问题,收购农产品,也让当地人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来,礼州当地人的人均年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两番,这让他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异常感激飞远公司,珍惜目前所有的一切。
87年底飞远大厦已经修建好装修,投入了使用,飞远公司的办公室也正式搬迁到了飞远大厦七楼,占用了整个七楼。
飞远大厦的设计,是冷冰寒让朱建军专门从香港请的设计大师,并结合了冷冰寒的许多后世理念,在当时的西昌可谓是新颖时尚,简直就成为了西昌的地标建筑。冷冰寒还专门成立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按照21世纪的先进理念来进行管理。
物业管理(propertymanagement)是指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连锁展开,物业管理迅速发展。飞远公司当时采用物业管理并不是国内首创,但在内地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保安整齐帅气的制服,接待小姐空姐式的服务,干净整洁的楼梯走廊,在西昌很是引人瞩目,能在飞远大厦租赁办公楼也成为了公司地位和实力的象征,很是抢手,虽然价格不菲,但三至六楼的写字间和一二楼的几十间铺面还是很快被抢租一空。
光是这一项,每年就能给飞远公司带来超过百万的纯利润。
一二楼的家家乐超市经营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按照后世大型超市的经营方式,分设了食品、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