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既是如此,那你便同本宫一同前去钟粹宫吧。”说罢,和妃便又转首看向一旁的耿宁儿,“你这会儿是准备出宫了?”
“回禀娘娘,妾身正要出宫,不巧碰到了玉桥姑姑,所以就耽搁了些时辰……”
狠狠的瞪了一眼耿宁儿,玉桥忙出声打断了她,对着和妃说道:“娘娘,宜妃娘娘在翊坤宫盼着二位娘娘呢……”
“嗯,那边快快去钟粹宫寻贵妃姐姐一同前去翊坤宫吧,可不能让宜妃姐姐久等了。”
说完,和妃便转身走了。玉桥见事已至此,她真正的差事怕是也办不了了,想起临出来前主子的叮嘱,她便也只能作罢了。愤恨的朝耿宁儿丢了好几个眼刀后,她才不甘不愿的随着和妃向钟粹宫的方向走了去。
目送慢慢远去的和妃与玉桥的背影,耿宁儿缓缓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这才向着神武门走去。只是这一路走来,她总是能听见她的叹息声。
要问为何?
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因着那个人。
玉桥前来捉人,说是宜妃要召见她,先前她还真的以为是宜妃又要找自己的茬儿,如今看来,要见她的人怕是另有其人了。只是,她想不明白,他怎会出此下策。要知晓,宫中最是人多口杂,即便是在宜妃的宫中,也难免会有差池。更何况,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纸终是保不住火的。
不去见他,于她自己,于他来说才是最好的抉择。
伴随着一路的叹息声,耿宁儿终于走到了神武门,坐上马车,一路叹息着,颠簸着便回到了耿府。
第143章 0
康熙大帝与胤禟拍定驻师等事宜后,胤禟便领着耿俊荣与年羹尧二人匆匆赶回了西宁驻地。就在他们启程的前夕,未能得偿所愿与耿宁儿见上一面的胤禟,最终还是不得不拉下脸面,请耿俊荣出面为他转交了一封书信给耿宁儿。
看着眼前龙飞凤舞的笔记,想想信中的内容,耿宁儿的心下沉甸甸的。转首看向窗外,此时正是落叶时分,片片树叶,缓缓飘落,使看到此情此景的人不禁也跟着伤怀了起来。
“福晋,福晋……”影月清脆的嗓音正由远及近的传了过来。
白皙柔润的手一翻,手中的信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巧笑嫣然的看着一路小跑跑进安溪院的影月,耿宁儿戏谑道:“何事惹得我家影月如此火急火燎的?难不成是在外面相中了那家的公子哥了,急着回来找我给做主?”
影月一听,一个大跨步便窜到了耿宁儿的跟前,伸手挠起耿宁儿的痒,笑着啐道:“竟如此编排我,看我不呵你的痒。”
“哈哈哈……别,别呵了,哈哈哈……我错了,错了还不成?还请影月姑娘大人大量原谅我吧,哈哈……”
瞧着自家主子被自己挠的直告饶,影月也就收了手,“若是福晋下回还这般编派奴婢,奴婢还这般呵您的痒。”
“好好好,是我的错,不该编派你的。只是见你如此欢喜,不禁就想逗逗你。不过你到底因何事如此欢喜?”耿宁儿一面整理自己的衣着,一面喘着气问了起来。
“啊,瞧我,一欢喜差点把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是……”
“福晋……!”
就在影月还没将口中的话说完,墨玉便泪流满面的冲进了堂屋中,一个噗咚便跪到了耿宁儿的身前,咚咚咚的磕起了响头。
墨玉一向稳重,从不曾如此失态过,自打耿宁儿回来后,更甚以往。如今瞧她竟如此的失控,耿宁儿不禁也慌了神儿。麻利儿的自软榻上起了身,走到墨玉的跟前,扶她起了身,满脸疑惑的问道:“墨玉……这是作甚?可是遇到什么事情了,莫要慌张,且细细与我讲来,我必定会帮你的。”
猛然抬起头,墨玉看着耿宁儿一个劲的摇着头,抽泣道:“奴、奴婢,谢福晋的救命之恩,谢福晋的再造之恩!”
‘嘭、嘭、嘭。’
“哎~,墨玉你……你先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先起来再说,莫要再磕头了。”
“影月,还不来帮手?”见墨玉的额头已有磕破的迹象,耿宁儿赶忙伸手架住墨玉的身子,不让她再继续这样作践自己的身子。
胳膊一个使劲,影月便轻轻松松的将跪在地上的墨玉给拽了起来,并满顔欢笑的说道,“墨玉姐,如此大的喜事,你再这般下去,福晋非但不能与你同欢喜,反倒要受惊了呢。”
对于影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的说辞,耿宁儿表示她实在难以明白啊。于是,她只得再次耐着性子,看向已哭成泪人的墨玉,一面拿着绢子为其拭着眼泪安抚,一面询问道:“既是喜事,又如何能哭成这个样子?好了墨玉,别哭了,快告诉我究竟是发生了何事,竟惹你这般异常?”
“福晋赎罪,奴婢、是奴婢失礼了。”墨玉啜泣着,努力平复了自己的心绪后,才缓缓的道来,“是墨涵。今年秋试,墨涵登科了,还、还是……”
等不及墨玉磕磕绊绊的叙述,影月一口道出了墨玉如此失态的真正缘由。
“还是当今圣上钦点的头名状元爷呢。”
听了影月的话,耿宁儿先是楞了下,随即这心中也欢喜的不得了。紧紧的攥住墨玉的手臂,急急的确认道:“当真?影月之言当真?墨涵、墨涵当真中了一甲头名?状……状元?”
墨玉欣慰的点头如捣蒜一般,“是,福晋,墨涵中状元了。若不是福晋您的一念善意,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我们,墨涵也就不会有今日了。福晋……请您受墨玉一拜。”说着说着,墨玉就又要跪下给耿宁儿叩首。
耿宁儿眼疾手快的将其拖了起来,稳了稳自己的心神,擦着墨玉脸上的泪水道:“墨涵自小便聪慧非常,又十分用功,我不过是拉了他一把罢了。”
“墨涵的命是福晋给的,如今能有这等际遇,也是因着福晋您当初留他在府内读书。总之,对于耿氏的恩德,我姐弟俩绝不敢遗忘。今日我秦墨玉在此向天起誓,不管今后墨涵的前途如何,秦氏必定追随耿氏一门生生世世。”
墨玉真挚的起誓感染了耿宁儿,也温暖了她那早已变得冰冷的心。
红着眼睛,耿宁儿伸手盖住墨玉的手,由衷的感叹道:〃墨玉,真是太好了。〃
于是乎,既耿俊荣这位军功卓卓的副都统后,耿氏一门又培养出了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状元。一时之间,耿氏便迅速跃居为了豪门的前列,耿德金更成为了众人争相追捧的人物。
至于耿宁儿?
当然,也不可能再是那个母族势弱,地位卑微的侍妾了。她可是当今圣上亲自破格提拔,并且宠冠整个雍亲王府的侧福晋。
就这样,属于耿宁儿,属于耿氏一门的崭新的时代,就在耿宁儿重生后的十五年后,终于来临了。
康熙六十年的正月,年芷莹在雍亲王府内,为老四诞下一对双生子………福宜与福慧。就在大家都以为风向即将改变时,胤禛的举动不但让众人大跌了眼镜,同时也再一次重创了年芷莹那孤高的自尊心。
在得知自己一下子得了两个儿子,胤禛自然是欣喜之极的。当日,他便回到王府探望了年芷莹,并亲自嘱咐苏培盛给她送去了各式各样的名贵药材与稀世珍宝。然而,夜晚他却并未如众人预料那般的留在丽景阁陪伴年芷莹,而是趁夜回了圆明园。
于是,耿宁儿与年芷莹,耿氏与年氏之间的纷争便在悄然间萌了芽,直到胤禛登基成为新帝后,才彻底的爆发了出来。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而眼下,九龙夺嫡确也已经到达了最后的白热化阶段,形势也日趋明朗了起来。
就在年芷莹生下双生子不久后,御极六十年的康熙帝,在正月即过时下达了一道震惊整个朝野的旨意。
“晋皇三子胤祉之子,弘晟为世子,皇四子胤禛之子,弘昼为世子,皇五子胤祺之子,弘升为世子。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昼祭永陵、福陵、昭陵。”
此旨意一出,顿时引起朝中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康/师傅竟然会分封一个庶出之子为世子,更让人意想不到想的是,竟还下旨准他去祭祀祖陵。
但转念一想,弘昼获封世子,却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之所以会说是顺理成章,原因有三。
这第一点,便是因为雍亲王并无嫡子在世;第二点,则是这位小爷在康/师傅那的地位确实超群。细细想来,康熙大帝孙子的数量并不少,为何只有弘昼被他看重接入宫中,并带在身旁亲自调/教?第三点,现下管理这位小爷生活起居的是何人?那可是在后宫掌握实权,母祖显赫的佟佳一族。再想想康熙也的身世,也就不难明白为何一个庶出竟然能够成为世子了。
一月后,也就是康熙六十年的二月,帝觉不豫,便还驻圆明园的畅春园,尔后,更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
于是乎,满朝文武开始纷纷揣测圣意,“这是要立储吧?看这样,不像是呼声最高的九阿哥,到更像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啊。”
就在满朝文武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小思量,准备站队跳坑之际,得,咱们的康熙大帝,三月时又下了一道旨,“召抚远大将军胤禟回京。”
面对康熙大帝接二连三做出的诡异举动,众朝臣们的心里就好似有万马奔腾一般,谁也吃不准这位千古一帝的葫芦中到底卖的什么药。于是,便有一些不会察言观色,所谓的不怕死的大学士御史们,纷纷密梳上奏表示,“皇上,复储吧。”
结果嘛,可想而知。
康熙大帝接到密梳龙颜大怒,当即便下旨治这帮没事找事的言官的罪,一纸诏书就将上书的王掞、陶彝等人发配到了边疆。有了王掞与陶彝这两个出头鸟,吃不了兜着走的先例摆在那里,众臣刚刚活络的小心思,像是被冷水浇头一般,顷刻就冷静了下来,谁也不敢再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