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看看刘统勋那花白的头发,再想想这些年刘统勋无论是在上书房、无逸斋还是咸安宫官学或者是朝堂里,一直都是兢兢业业。
虽然雍正很不愿意刘统勋死,但是他必须承认,这位老人应该没多少年好活了。刘统勋子嗣不多,所以雍正还是把刘墉给召了回来,等过了年再让他到江南上任去。到时候有刘墉在江南那地界盯着,相比贪官污吏会少很多很多吧。要是能绝迹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虽然这一点不大可能。
没过几天被派出去的于成龙一队人也回来了。黄河和长江两岸的情况不尽如人意,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固整修的。雍正听于成龙这么说,自然就赶紧拨人、拨银子、雇民工去修河堤。至于项目负责人自然就是于成龙了。毕竟是他带着一队人刚刚巡视回来的。
安排完了这个,雍正又去检查皇子皇孙们和官学里学生们的课业了。
上书房里的皇子皇孙还有一部分宗室里的子弟们现在的学风比以前更加正了。永璂和永瑆两人在上书房的表现都很好。永璂的各门功课在上书房都是名列前茅。永瑆虽然差了一点点,但是在琴棋书画等等艺术方面的感悟力明显比上书房里任何别的学生都要好得多。雍正觉得永璂以后领了差事一定是他的好帮手,至于永瑆,好好培养一下应该会成为婉宁口中的“艺术家”。别的孩子们虽然没有明显的长处,但是现在一个个都很乖巧听话又认学,以后肯定都能好好办差。
看完了上书房里的情况,雍正又带着弘昼和傅恒去咸安宫官学里看了看。十三在这里一切都好,并没有因为上辈子念过书就懈怠。相反十三很用功。
虽然十三还不知道自家四哥为什么会安排那些奇怪的课程,但是他相信自家四哥会有自己的深意在里头,一直都学的很认真。和推渌堑淖刺捕己芎谩�
雍正检查完了大家的课业还算满意,就带着傅恒和弘昼回了乾清宫。但是很快新的旨意就出来了。原本每天都有的精巧机关课减为每旬中逢一四七上,抽出来的六天又换了一门新课。
雍正给这门课命名为技术课,原先的学习精巧机关的课程这时有了名字:工程课。估计以后工程课的教学内容还会有变化,但是大方向应该是不会变,都是和机械制造原理有关的课程。
那么这门技术课教的是些什么东西呢。
雍正从那些能工巧匠和工部里一共抽出来五个精通各种材料的提炼、锻造的人来,每个人都配上一个书吏,然后去官学讲课。至于课上怎么讲、教什么那都是这些人的事情了。相信有专门的书吏陪着、记录着、监督着,这些人不会不讲东西的。相信有他的圣旨在那里压着,这些人也不会藏私的。这个时候君权还是个很好用的东西。
这下官学里的学生们又哭倒了一片。就是十三也有点小头痛。他家四哥这完全就是放养,完全就是往他们脑子里塞东西。这乱七八糟的,一点系统也没有,真的很烦人啊。不过十三也就是在心底抱怨了一声就赶紧继续学习去了。这些东西他在上辈子的时候可没有过多少接触啊。讲课的师傅们虽然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傅,但是毕竟都没有过教学经验,上课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系统性很差。虽然的确讲了不少的东西,但是要全部记住有点小麻烦。他得赶紧温习去。说道这里十三还小小的感谢了自家四哥一下。
多亏了他家四哥在上课前给大家都发了一个空白的名为“笔记本”的簿子。让他们把觉得一下子记不住的或者是不懂的东西都记录在本子上。雍正在让吴书来给大家发簿子的时候还让吴书来给大家带了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开始的时候十三还没当回事,但是很快十三就意识到这个簿子的用处了。师傅们讲的东西很多很琐碎,不记录下来,十三真觉得旬末考试的时候未必能应付的了。
这个“笔记本”自然是婉宁给雍正提出来的,雍正让吴书来给大家带的话也是和婉宁闲聊的时候听婉宁说的。
咸安宫官学的学生们学的这个技术课,雍正暂时没让上书房里的皇子等人学。但是他们也不轻松。
新式骑射和老式骑射都不轻松。而他们的骑射课现在遵从的是永璧在几个月以前给官学的学生们制定的“训狼计划书”。现在官学的学生们正为技术课和工程课焦头烂额呢,雍正就把这个永璧给列出来的这个东西拿到上书房里来做实验了。
而除了这些,皇子皇孙和宗室子弟们还有别的任务。学治国之策和为臣之道。皇子学的自然是治国之策,皇孙们和宗室子弟学的是为臣之道。不过无论是治国之策还是为臣之道,雍正都给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婉宁在雍正耳边提起过好几次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忠君爱民。然后从这一点往外又衍生出了一些,全都被雍正一一累出来,写成了要遵守的纲目挂在上书房里。
弄完了至关重要的思想教育,雍正又让人把各地每月底呈上来的天气状况整理出来,和钦天监的推测做对比。而这比较之后发现,钦天监的命中率比较低。准确率仅仅是十分之四。
雍正的脸色又黑了下来。
整个钦天监颤抖了。皇帝说过,如果出入太大,那他们的差事就不用做了。现在这样的命中率,应该已经超过了出入太大了吧。
“戴进贤,还记得朕说过的话么。”雍正黑着脸看着跪在地上的钦天监监正。
“回皇上,微臣记得。”虽已到了十一月底,但是戴进贤的脑门竟也有一层细汗。
“你自己说,钦天监的差事办的如何?”雍正冷哼一声。
“微臣该死。”戴进贤身形晃了一下:“没有达到皇上的要求。”
雍正瞥了钦天监众人一眼:“若是你们还以为看看天象、说说好话就能做好差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戴进贤,你自己说,你们应该怎么做?”
戴进贤心肝扑通扑通跳的更快了,微微抬起眼睛看了一眼雍正的脚尖,转转眼珠子颤抖着声音道:“微臣…微臣斗胆,求皇上再给微臣一次机会,微臣一定和钦天监众人一起好好研究天象,把推测天气的准确率提高。求皇上再给微臣一次机会。”
雍正眯着眼睛看了看戴进贤,这个人要说真才实学,那也是有的,只是这些年在钦天监供职渐渐的有些浮躁了。再给一次机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处罚还是必须的,得让这些人都长个记性。
“朕可以给你们机会,”雍正想了一下开口道:“朕给你三个月时间,到明年二月底,钦天监预测天气的准头要超过十分之五。这个不难吧。”
戴进贤想了一下赶紧点头,好好研究,三个月的时间把准头提高一成,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前几个月里你们的表现太让朕失望了,钦天监官员每人罚俸一年,把《梦溪笔谈》和《历象考成后编》各抄十遍,每个人上一道自省书和超过千字的想法书。二十日之后全部呈上来,若是让朕知道谁没有认真完成,直接摘掉顶戴关进牢房。”雍正说着又冷眼看了下面跪着的一片官员一眼。
戴进贤赶紧带头说不敢。
“行了,都下去吧。如果三个月之后你们还达不到朕的要求,你们知道是什么后果。”若是到时候还达不到要求的话,他会找更合适的人来钦天监领差事的。
处理完了钦天监的事情,又看了看太医院的情况,在处理一下每日的奏折,时间就到了乾隆二十八年的十二月底。
十二月二十九这一天,终于雍正在婉宁的劝说下极不情愿的封笔了。不过在封笔之前,雍正终于把四公主的婚事给定了下来。四公主册封为和硕和嘉公主,指给了傅恒家里的庶长子福隆安。
封笔之后,雍正就安心逗弄起了孩子。十格格如今八个月了,正是可爱的时候。雍正、婉宁还有弘晖三人都在屋子里逗弄这个小丫头。
景娴昨天已经被国公府的人给接回去了。走之前景娴和弘晖说了好大一会话。
雍正看了看两个咬耳朵的孩子,有些好奇,就向婉宁闻起来:“这两个孩子说什么呢?”
“我惹出来的事情,”婉宁笑了一下:“前几天两个孩子吵嚷着要骑马,我就和他们说了说后世的新式交通工具。把洋车画给他们看。他们两个觉得好玩,就商量着要弄出来试一试。景娴只怕是让弘晖等着她回来了一块试呢。”
“洋车?”雍正皱眉,这名字不大顺耳:“什么样的,给朕看看。”
“就是这个,”婉宁从手边的一本书里抽出来一张纸,正是她画给弘晖和景娴看的自行车图,画的很像。
雍正仔细看了看,指着上面的两个大圈:“这两个是轮子朕知道,这个是什么?”雍正手指顺着纸上的线条描了一下。
“这是链子,”婉宁把伊伊啊啊的十格格抱在怀里给雍正解释道:“人踩着脚踏板的时候,会带动链子,然后链子带动轮子转起来。车子就可以前进了。”
“两个轮子能前进么?”雍正不大相信的看着婉宁:“站得住?”
婉宁笑着点头:“当然能啊,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平衡不是很好掌握,但是学会了之后就很简单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看见黑白无常的那一瞬间;康熙就知道自己这是死了。到了下面的情景让他有些意外。
奈何桥旁边的石头上坐着一个孩子,有些眼熟,好像是老四家的弘晖。
走近了康熙终于看清了;这孩子肯定是弘晖,和他阿玛小时候一个样。
“汗玛法!”那孩子迎了上来。
“你怎么坐在这里?”康熙有些意外,没想到下了阴曹地府竟然还会看见老四家的孩子;这孩子不是在四十三年的时候就没了,如今已经十八年了,怎么还在这里?
再看看奈何桥下排着队等着喝孟婆汤过桥的人,康熙越想越觉得奇怪;难道这孩子不应该喝了孟婆汤去投胎么?
“你们家这个孩子真是气人;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弘晖还没回答康熙的问题;那边的孟婆抱怨开了:“别人都乖乖喝汤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