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两万,也差不到哪去吧?”这个兵士略一沉吟,很是惊讶的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我一跳。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两万里征程”

“你之所在不知不觉间走了差不多两万里路,那是因为大汉是万里国度,你只管走,却没有算过。”卫青头一昂,胸一挺,大声道:“对于大汉男儿来说,万里不算一回事我们一定能到达罗马帝国”

卫青的说法很有道理,正是因为中国很大,中国人往往养成一种习惯,就是用中国的眼光来看问题。诸如,提到亚历山大灭国数十,就会想亚历山大太厉害了,能灭那么多国家。可是,却不说那些国家有多大。在亚历山大灭掉的国家中,绝大多数连弹丸之地都算不上。

XXXXX

“大帅,我终于追上你了”东方朔一见周阳的面,大是欢喜,长舒一口气。

“小朔子,恭喜你,你又有事儿可以做了”周阳和东方朔的关系很近,对他没什么好客套的,在东方朔肩头轻拍着,有些戏谑。

“那是,我们这就往罗马帝国打西域虽是广阔,却是地广人稀,我们不能久呆。若是呆久了,难以筹集粮草,还是早走早好,把粮草留给后面的弟兄们。”东方朔的眼光很毒辣,一语道破西域的关键。

正是因为西域地广人稀,难以筹集粮草,汉唐之世在西域驻军很少。在西域驻军多的话,筹不到粮草,就要从内地运输,那代价太高了。是以,汉唐之世在西域的驻军少。正是因为这样,唐朝错失了控制中东的良机。

怛罗斯一战,高仙芝大占上风,打了五天五夜,却是因为手中的兵力不足,不能给阿拉伯军队最后一击,给了阿拉伯策反唐朝属国的机会,才有怛罗斯之败。

“小朔子,你说的,就是我想的,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先走一步。”周阳重重在东方朔肩头一拍。

“什么?又是我给你收摊子?”东方朔眼睛一翻,眼珠都快掉出来了。他风风火火赶来,想着就是去打仗,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要不是等你,我早就走了”周阳笑呵呵的。

“靠”东方朔爆起了粗口。

周阳回了他一根中指,还有中指划出的圆圈。

在东方朔直翻白眼的时候,周阳传下将令,汉军将士集结完成,开出西域,朝西开去,踏上了远征罗马帝国的征程。

有了张骞的地图,汉军的行军很顺利,哪里可以筹粮,哪里可以得到草料,一清二楚,周阳根本就不用发愁。

三日之后,周阳骑在追风驹上,正率军前进,只见一个人骑马,风风火火赶来。一瞧之下,竟然是张骞。周阳忙一拍马背,迎了上去。

“大帅,大帅”张骞远远就嚷了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很是累疲:“你们总算来了再不来,我就要去西域催你们了”

“哦”周阳眉头一挑,忙问道:“可有要事?”

“岂止是要事?我们前面不远,就有一条大鱼”张骞喘着粗气,很是兴奋。

“有多大?”程不识忙问道。

“有多大?说出来,吓你一跳。”张骞略一停顿,扯起嗓子,用尖细的声音吼叫起来:“米特拉达梯三世”

“米特拉达梯三世?”周阳和程不识、公孙贺他们大吃一惊。

“他在哪里?”周阳忙问道。

“在我们前面一千多里的地方。”张骞右手使劲握拳,狠狠挥动着:“他与罗马帝国有仇怨,想与罗马帝国为敌。可是,他的后方不稳,他就带着军队前来东方,准备把这些小国、部族灭掉,稳定后方,再与罗马帝国开战。眼下,他与这些小国打得如火如荼,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出现在他的眼皮底下,这是天赐良机。”

“一千多里?”周阳不当一回事:“龙城大战,我们出塞一千多里,还是在冰天雪地里行军,更别说,眼下是春暖花开,正是用兵的好季节,一千多里对于大汉男儿来说,不算一回事干掉他”

第一0四章 马其顿方阵

米特拉达梯三世,个头高大,高鼻卷发,肤色发黑,典型的亚细亚人。骑在一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上,身着锁子甲,腰悬一把短剑,未着头盔,一双眼里全是兴奋的光芒。

“伟大的王,我们胜了”一个大臣骑着骏马,快步冲过来,跳到地上,兴奋不已,冲米特拉达梯躬身行礼,以赞美上帝般的口吻赞扬起来:“伟大的王,英明英明之极”

“呵呵”米特拉达梯三世很是欢喜,一拍马背,战马嘶鸣一声,撒蹄便奔,朝着来路迎去。他目力所及之处,只见一队队俘虏给押了过来。

这些俘虏是附近部落的百姓,他们反对米特拉达梯,一直滋扰米特拉达梯的后方,使米特拉达梯不能集中兵与罗马争雄。平定这些部落,稳定后方,是米特达拉梯此次东征的目的。

部落只有简易的装备,诸如石块、木棒之类,他们更没有盔甲,没有盾牌,没有剑,哪里是米特拉达梯的对手,很快就给击败了。

策马而来,看着血淋淋,而又惊恐万状的俘虏,米特拉达梯万分欢喜,手中的马鞭不住虚劈,发出啪啪的响声,清脆悦耳,米特拉达梯很是享受的眯了眯眼睛。

“你们是我的俘虏了要么臣服,要么死”米特拉达梯很是欢喜,头一昂,胸一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意气风发。

只要稳定了后方,就可以集中全力与罗马争雄。罗马,新崛起的国度,他们的罗马军团很是了得,真想与他们大战一场,验证一下罗马军团厉害,还是马其顿方阵厉害。

那些俘虏惊恐万端,瑟瑟发抖,却是没有说话。

把俘虏的惊恐样儿看在眼里,米特拉达梯很是得意,让敌人害怕,那是因为他很威风

“伟大的王,在东方发现一支不明大军,正朝我们冲来”就在米特拉达梯享受得眯眼睛之际,一个不太识趣的声音响起。

“军队?这里除了我,还有军队?”米特拉达梯根本就不相信。在这里,他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他的军队就是这里唯一的军队,竟然冒出一阵不明军队,他是不信的。

“伟大的王,千真万确”这个亲卫忙回禀:“这支军队身着红色的军服,他们的旗帜是红的,骑着高头大马,行进速度非常快,训练有素呀”

这亲卫是长年跟着米特拉达梯出生入死的人,眼光老到,米特拉达梯尽管不信,也没法反驳,问道:“在哪里?”

“东方,差不到二十里路程”亲卫忙回答。

“二十来里?”米特拉达梯眼珠差点砸在地上,怒视着亲卫,喝斥起来:“你们就这么办事的?敌人都接近我们了,你们才发现?”

“伟大的王,我们发现这支军队时,有四十里路程,可是,他们行军速度太快,我们赶回来禀报,他们就赶了不少路程。”亲卫额头上已经冒出冷汗了。

“那也不行”米特拉达梯并非无能之辈,他精通兵法,深知四十里的路程,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不过一会儿功夫罢了:“你们应该在百里以外,不,两百里以外发现”

“伟大的王,这附近除了我们,还能有谁呢?”亲卫硬着头皮回答。

这话一出,米特拉达梯没话说了,这可是他说的,他自大了,他的军队能不自大么?一时疏忽,让这支军队都快接过他了才给发现,也不能全怪手下。

“他们有多少人?”米特拉达梯强忍着怒气,问起了紧要处。

“很多很多”亲卫额头上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他们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他们的行军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至于详细的数目,我们也不清楚。”

“这么多?”米特拉达特先是一惊,随即一抹冷笑出现在嘴角:“管他是谁,我要让他知道马其顿方阵的厉害传令,列阵迎敌”

他说的马其顿方阵,就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阵,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菲力组建的,亚历山大正是凭着这方阵远征万里,灭国数十,打到印度阿三的恒河流域了。

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神话,令无数人为之疯狂,在他死后,很多人仿效他的军队,组建马其顿方阵。米特拉达特,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借着马其顿方阵的厉害,米特拉达梯才有今日之辉煌。

他的军队训练有素,一声令下,开始列阵。此时的米特拉达梯无心处理那些俘虏,只是叫人把他们押了下去,这让俘虏们长舒一口气,总算暂时拣了一条命。

马其顿方阵,以64名甲兵组成一排,128人组成一连,256人组成一营,1024人组成一团,4096人组成一师(即初级方阵)。

初级方阵跟现代的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

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000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

方阵的核心是步兵,他们右手持马其顿长矛,左手持圆盾。马其顿长矛长十三四英尺,差不多两丈长短。左手里的圆盾,既保护自己的左侧,同时还要保护同伴的右侧。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步兵军阵,长矛是其取胜的关键,每当遇敌,一个敌人就要面对十几二十支长矛的攻击,哪能不败的。

在这些核心步兵以外,还有骑兵,还有轻步兵,以及辅助兵种。

骑兵不用说的,护卫两翼,防止敌人从左右两侧进攻。他们的利器也是一根长矛,那是冲锋时用的,用来冲乱敌人的阵势。长城大战时,周阳给汉军骑兵配长矛,其用意与马其顿方阵中的骑兵一样。

轻步兵是为了保护矛手,因为在战场上,说不定有敌人冲到近前,矛太长,矛手就失去了优势,这时候,轻步兵就有了用处,可以厮杀。

辅助兵种主要是弓箭手、掷矛兵,还有投石机,是辅助马其顿方顿阵的。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合成军阵,光靠一个兵种不可能取胜,是以,需要这些辅助兵种。

西方的军阵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兵种:掷矛兵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都有这个兵种。

方阵一列成,只见数万人列出的庞大军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