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日清战争,北洋水师覆灭,一切就已经注定!
    “真遗憾。”周防号的舰长放下望远镜,看向距离朝鲜更北的地方,无能的陆军,使帝国丢失了南满铁路,失去了富饶的华夏东北资源,致使日本空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军舰却根本无法驶出军港!
    竟然要依靠向英国借债才能出动舰队,简直是大日本帝国日本军人的耻辱!
    突然,周防号的船侧猛的颤动,几秒之后,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爆炸燃起了炽热的火焰,滚滚浓烟包围了舰艏,有经验的水兵大声叫喊:”水雷!”
    可他的声音很快被更剧烈的爆炸声湮没……
    不远处的石见号眼睁睁的看着周防号的舰艏被撕开一个大口子,船体猛地向上弹起,随即半艘船都被浓烟笼罩,不断有水兵从船上落进海里,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救生艇,发出求援信号。
    “是水雷!”一名水兵大声说道,同时用手指着水中:“快看!”
    一颗长着“触手”的水雷正在漂浮在碧蓝的海水中,若隐若现。
    发现水雷的不只是石见号,另外几艘战舰也先后发出警报,他们全都大意了,以为华夏海军孱弱,朝鲜更是只有几艘木船,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
    不可能是朝鲜人干的,只能是华夏人!
    想起华夏人不久前从德国人手里接收胶州湾,同时还有一艘巡洋舰以及十几艘鱼雷艇和其他小型舰船,日本人的心中顿时一凛。
    “该死!返航!”
    “狡猾的支那人!”
    日本水兵一边咒骂,一边小心的操控军舰掉头,避开所有能看到的水雷。没有扫雷艇开路,一旦碰上水雷,这些巡洋舰都得和周防号一样,被炸个窟窿,然后沉海。
    至于周防号上的水兵,没人认为他们能活下来,就算他们可以跳海逃生,也只能通知朝鲜驻军驾驶小船去营救。不过最大的可能,却是收尸。
    旅顺
    十几个老北洋带着北六省海军学校的学员陆续从鱼雷艇上走下来,转头看向远处的海面,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两个,三个,渐渐的,所有的老北洋都开怀大笑。
    仿佛在衬托老北洋们的笑声,海面上又响起一声剧烈的爆炸,这一次,是冲岛号巡洋舰……
    值了!
    若是海里的弟兄们在天有灵,就保佑他们布下的水雷再多炸几艘日本船,就当是为当年的刘管带和邓管带血祭!
   
    第一百六十章 

    接到尼德从欧洲发回的电报;李谨言半天没说话。
    他只记得在欧洲打成一团的英法德俄等国;加上反骨仔意大利;以及中途投向同盟国的保加利亚;完全忽略了欧洲其他国家在一战中的站队问题,也忘记了一战的战场不只在欧洲;非洲殖民地同样打成了一团。
    尼德在电报中写明,葡萄牙和德国虽然还未正式宣战;但从报纸上的消息看,两国军队在西南非洲已经产生过几次摩擦,甚至还有零星交火;只要英国在后边使把力气,就能彻底打起来。
    非洲不是欧洲,德国陆军即使欧洲第一,也无法突破人员数量和后勤补给的不足。对上数倍于己的敌人,再能打,早晚也会被耗死。
    英法等国凭借大不列颠强大的海上实力以及广阔的殖民地,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武器和弹药运送过去,武装起当地的土着,由殖民地军队指挥,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继欧洲之后,非洲也很快陷入了战火。
    “非洲,德国,葡萄牙……”
    懊恼之后,李谨言渐渐冷静下来。
    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历史或战史学家,能记得一战时欧洲的几场经典战役和大国站队就不容易了,非洲是什么状况,他能记得才怪。
    尼德葡萄牙商人的身份在之前是个很好的掩护,但在德国与葡萄牙于非洲交火之后,他继续留在德占区就不是个好主意了。
    必须让他尽快动身前往瑞士。
    瑞士这个国家估计有幸运之神加持,同为中立国,比利时成为了同盟国和协约国掐架的角斗场,瑞士却依然能在接连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独善其身。
    或许是和地理位置有关?也或许是其在军事上的永久中立?
    李谨言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无解。
    想不明白,李谨言干脆不去想,反正他记得两次世界大战,瑞士都没有被波及就对了,尼德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政客,他对外的身份只是个商人,无论和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可以做生意,这样的话,他进入瑞士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德国不会无聊到去计较一个对战争没有多大影响的商人的去留吧?
    李谨言斟酌了一下,当天给欧洲的尼德发去一封电报,要求他尽快动身前往瑞士,德国和葡萄牙不知何时会正式宣战,他不能继续留在比利时。
    许二姐也接到了李谨言的电报,虽然之前李谨言曾来电告诉她,有让两人离开比利时前往瑞士的打算,但具体的动身时间还是由尼德和许二姐自己商定,这一次,李谨言直接在电报中写明,必须在十一月底前动身。
    “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不用担心离开比利时会损失太多。”
    看完电报,许二姐将电报纸在火上点燃,既然言少爷这么说,她就必须照做。
    至于尼德,若是脑筋不清楚,她不介意把他“敲”个清楚。
    事实上,尼德比李谨言和许二姐想象中的惜命,或许是之前在上海亲眼目睹凶杀案的关系,尼德对能威胁到自身的事情极其敏感,李谨言发来电报之后,不需要许二姐开口,他就已经开始收拾起行李。
    “亲爱的,我们明天就动身。”
    许二姐站在门口,看着尼德一个劲的往行李箱中塞东西,这样也好,省去她劝说的麻烦了。至于亲爱的,反正两人对外的身份是夫妻,随便他去叫吧。
    隔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葡萄牙商行挂上了停业的牌子。
    早早到商行来买食物和其他东西的比利时人透过橱窗上的玻璃向室内看去,发现店内的货架上还摆放着不少的商品。
    由于走得太过匆忙,尼德来不及处理这些商品,幸亏最大的一笔订单已经在四天前交货,否则尼德绝不会走得这么痛快。
    接下来几天,这家商行的大门一直紧紧的关着,来买东西的人只能一次次的失望而返,直到隔年,德国向葡萄牙正式宣战,德国军队宣布将这家葡萄牙商行征收,大门才重新被打开。
    货架上的罐头和香烟都被一扫而空,其他的物资也没被落下。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越来越厉害,德国人能从海上贸易中得来的物资也越来越少了。
    彼时,华夏通过沙俄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运送到东普鲁士的食物和药品,成为了德国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德国在东普鲁士又布置了不少兵力,极大的牵制了沙俄的军队,迫使沙俄轻易不敢同华夏再开战端。
    德皇威廉二世是个战争狂人,从德意志完成统一的那一天开始,德国人花费近四十年的时间,一直在研究两线作战能取得胜利的办法,战争爆发时,德皇在举杯庆祝。尼古拉二世的性格却有些懦弱,他是不情愿的被国家杜马推上欧洲战车,实在不想被日耳曼人揍得满头包时,再去和华夏人打上一场。
    尼古拉二世看不起华夏,却并不意味着他看不清眼前的形势。
    何况华夏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往东普鲁士的物资,也给了俄国人不少好处。一部分食物和药品会被截留下来,送进俄国军队中。
    这部分损失华夏不在乎,或者该说李谨言不在乎,但对俄国军人来说,这些简直就是救命的东西。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便有大臣的支持,也无法下令撕毁同华夏之前的协定,收回华夏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使用权。若他当真下了这道命令,首先起来反对他的恐怕就是俄国人!
    战场上的俄国士兵不会去想这些物资运到东普鲁士,将带给自己的敌人多大的帮助,他们只知道这些物资有一部分会属于自己,军官老爷不愁吃喝,不担心会遇到生命危险,他们不一样,没有武器,他们用胸膛去抵挡敌人的子弹和刺刀,但若是没有食物,他们恐怕连胸膛都挺不起来了。
    每次华夏随车押运的士兵都会给接收货物的俄国人几箱高烈度白酒,是几箱,不是几瓶!
    这些白酒可比那些劣质伏特加好多了。在俄国士兵眼中,这些华夏人都大方得惊人。在他们眼中贫穷落后的华夏,如今竟然让他们羡慕得眼睛发红。
    渐渐的,他们对开往东普鲁士的列车检查得不再那么严格,每次按比例收取的物资也都按照华夏人提供的数量为基准,这样做,他们便能得到几箱比劣质伏特加可口的白酒和十几箱出口到欧洲的肉罐头。运气好的话,还能得到几袋漂亮的糖果和用热水冲泡的油炒面。
    这些东西都被看守车站的底层军官和士兵们瓜分了,凡是驻守车站的俄国士兵都统一口径,对上帝发誓不会将这件事泄露出去,一旦被上头的军官老爷知道,他们恐怕连一瓶酒和一盒罐头都捞不到。
    就这样,华夏运往东普鲁士的物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偶尔会从东普鲁士运回不少的机器,有时还会带回一些欧洲人,对于这些,铁路沿线的俄国人全部视而不见。
    在伊尔库茨克的反抗组织也没少从华夏军队手中获取好处,食物,药品,步枪和子弹,全部用来补充他们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交换给基洛夫等人的俄制步枪,大多数是从东普鲁士的德军以及南加利西亚的奥匈军队手中得到的。这是他们的战利品,如今被大量用来交换罐头,香烟和糖果。
    李谨言旗下食品厂制作的各类糖果,还有热量极高的奶茶饮料,很受这些欧洲大兵的欢迎,押运列车的华夏兵哥也能说几句简单的德语,和交接的欧洲大兵聊上几句,得知他们的需求之后,下一次,这些物资就会增加一部分。
    在清点货物和结清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