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ⅲ罱餮缘哪抗舛ㄔ诹丝庖车荷稀C迳嫌缮扯碚季莸牡河欤钤谀抢锏娜毡救丝墒窍嗟辈簧佟�
    “有事?”
    楼少帅转过身,手中的铅笔让李谨言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之前楼少帅就想对库页岛下手,中途又临时取消计划,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少帅,要打库页岛?”
    “恩。”楼少帅点头,“过来。”
    李谨言走到地图旁,楼少帅牵起他的手,掌心覆在了地图之上,纸张的触感微凉,还有些不平的凹凸。
    “少帅?”
    “这是华夏。”楼少帅放开李谨言的手,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张力,“赴德之前,外祖父曾问,国贫民弱,身为丈夫该当如何?”
    出国之前?李谨言愣了一下,好像楼少帅十二三岁就去德国了吧?
    “逍曾言,丈夫立世,为国为民。驱逐外侮,复我疆域,以民族立于万世,纵死亦无愧于心。此为毕生之愿。”
    “毕生之愿?”
    “对。”楼少帅侧过头,手背擦过李谨言的脸侧,俯身低语,“得遇清行,实为楼逍之幸。”
    看着地图上标注出的华夏东北部一大片土地,李谨言只觉得鼻子有些发堵,他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所有的话都堵在嗓子眼里,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最终只能用力拉住楼少帅的胳膊,狠狠堵住他的嘴唇。
    背部抵到冰冷的墙面,李谨言打了个哆嗦,却只觉得更加兴奋,扯开军装的领口,一口咬上了楼逍的脖颈。
    果然是近墨者黑,和老虎相处久了,兔子也变得喜欢咬人……
    良久,当喘息声渐渐平息,理智回笼,李谨言乍然发现,楼少帅的军装外套已经不见了踪影,连衬衫也被扯得挂在肘部。若是没看错,肩颈处还有两个清晰的咬痕。
    这是,他干的?
    “是。”
    需要回答得那么快吗?
    李谨言捏捏耳朵,咧咧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搂住楼少帅的肩膀,张嘴咬了一口。
    楼少帅:“……”
    “口感太好,见谅。”
    楼少帅:“……”
    
    第二百一十三章 

    “对了;我是有事要说的。”李谨言整理好长衫;突然拍了一下脑袋;“有份新周刊;文老板拿不定主意,问我的意思。”
    李三少一边说;一边尽量忽视楼少帅身上缺了三颗纽扣的衬衫,他都被撕了多少件衣服了;算一算还是自己吃亏。
    “周刊?”楼少帅扣好袖扣,拿起军装外套,捡起被丢在地上的武装带;”是贪官录?”
    “少帅也看过?”李谨言抓了两下头发,”改名了,叫官场百态,主要是写官场小说。会不会有什么忌讳?”
    “忌讳?”楼少帅侧身,武装带上的环扣发出一声撞击的轻响,“何来忌讳?”
    “算了,”李谨言摇摇头,“我还是去问外祖父吧。”
    事实上,在《贪官录》发行之后,文老板的报社前曾有人闹事,带头的是一名因贪污被捕的铁路局副局长遗孀,另有十几名贪官家属。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七八岁的幼童。这些人围在报社前,哭声和骂声响成一片。报社编辑和工作人员曾出来劝过,结果被两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打得嘴角流血,直到警察赶到,情况才被控制。
    一名妇人哭道:“我丈夫的确做了错事,可他已经死了,怎么还不放过我们?要登这些东西?!”
    说着,将手中的《贪官录》扔到地上,抱着一旁的孩子哭:“我怎样不要紧,可我的孩子为什么要遭这样的罪?不只被同窗排挤,连学堂都不敢去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丈夫不对,他该死,可我孩子没罪啊!你这上面什么都写了,让我们以后怎么做人?不是说民国了吗?不是没朝廷没皇帝了吗?怎么还搞诛连啊?!”
    她一哭,旁边的人也开始掉眼泪,一时间哭声震天,围观的人有知情的,也有不太了解的,看着他们的目光有同情的,也有不屑的。
    “说得好听,当初贪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今天?”
    “造孽啊!”
    “这是那个铁路局大官家里的,你是不知道,他家有两辆小车,就她怀里那个孩子,张口穷鬼闭口下等人的,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还有脸来哭?”
    “话也不能这么说,事情到底不是孩子做的,稚子何辜……”
    十几个女人孩子堵在报社门前哭,哭到后来,不少人都起了恻隐之心,可同情归同情,一旦想到这些女人孩子的丈夫和父亲做过什么,同情心也会淡去。尤其是敢对收容所善款动手的,当真该下油锅再给阴差断手拔舌!他贪的一块大洋,可能就是一家子的救命钱!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在说,做出这样的事,都是缺了八辈子德,不怕阴司报应!
    几个警察不能对这一群老幼动粗,只能在一旁劝说,可劝着劝着,却发现带头几个人的话不太对劲,怎么又是皇帝又是朝廷的,话里还隐隐带出了楼家和李谨言。
    “这位夫人,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文老板接到消息,匆匆赶来,比起报社里几个年轻人,他一眼就看出这群人带头的不是那几个动手打人的青年,而是这个前铁路局副局长夫人。
    “怎么办?”女人依旧在哭,“活不下去了,还能怎么办?不给我个说法,我就带着孩子撞死在这里!”
    听到她这番话,再看她的神色,文老板心中有了计较,作势劝了几句,然后弯腰略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敢来闹,就没事先打听过我姓文的是什么人?我劝你见好就收,有条件咱们可以商量。否则,别怪我没事先把话说明白!”
    “从良上岸”前,文老板可是跟着哑叔一起干江洋大盗杀人越货的买卖,扛把子下头的三当家,让官兵都发憷的人物。如今成了生意人,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刻意收敛了煞气,但若是真有人不开眼,他会让那人知道“后悔”两字是怎么样的写法!
    女人显然被吓到了,几乎忘记了哭。文老板随即叫来报社里几名记者和编辑,把闹事的人全都好言好语的请进报社。领头的人“服软”,其他人也只能跟着起身,间或有人哭两声,偷眼一看,没有多少应和,也渐渐偃旗息鼓。
    为免有心人说三道四,文老板特地请警察和闻听讯息赶来的其他报社记者一同进门,就当是做个见证。
    “这事总归是因《贪官录》而起,文某自认问心无愧,可人皆有恻隐之心,能帮的,文某还是会帮一把的。”
    说出这番话后,文老板拱手,请聚集在报社门前的人散去,待他转身进门,人群中响起了议论声,“文老板仁义”一类的话不时传来。
    文老板已经收山多年,和哑叔不同,手上轻易不会再沾染人命,他相当赞同李谨言说过的一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十几个闹事的人中,的确有因《贪官录》影响活不下去的,也包括别有用心或是被人挑唆找上门的。不同的人,解决麻烦的方式却一样,那就是大洋。
    “三当家,这事真这么结了?”
    “说过你多少次了,别再叫我三当家,不长记性。”文老板眼睛一眯,“我倒是希望能到此为止,年纪大了,这心也软了,还真羡慕扛把子啊。”
    若是单纯被生活所迫,或是因贪心闹事还罢,万一背后有人指使,那就要好好查查了。
    这事也给文老板提了个醒,虽然《贪官录》上写出的都是实情,但其上的内容太过详细,的确不妥。再版时,特地删去了部分内容。之后,经报社主编提议,才有《官场百态》横空出世。
    “不具实名,只写故事。”
    报社前一场闹剧并未掀起多大风浪,很快就被众人遗忘。倒是《官场百态》引起诸多关注。有了前车之鉴,在期刊内容上,报社编辑和撰稿人都比以往要谨慎许多。
    回房换了件衣服,李谨言才去向白老请教。
    彼时,白老正和几位老友切磋书法。
    自从这老几位到了关北,李谨言就变得格外“忙碌”,能不留在大帅府就坚决不留!一个白老就够可以了,再加上其他几位老爷子,李三少是一个头两个大。
    书法绘画暂且不论,烹茶煮酒倒也罢了,可其中一位老先生竟然随身带着一把古琴,古琴啊!
    李谨言压根就分不清古琴和古筝的区别,老先生笑眯眯的用一整个下午,详细给李三少解释了两者之前的区别。等他终于停口,李谨言眼前都是星星,总算理解被唐僧念得自杀的妖怪是什么心情了。
    自那之后,除了每天按时交五篇大字,李谨言几乎是望几老而旋走。
    如今为周刊的发行主动“送”上门,算是为了事业而牺牲?
    李谨言摇摇头,叹口气,敲响了房门。
    “外祖父,谨言求见。”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控的无人驾驶飞机即将升空,而在欧洲战场东线,勃鲁西洛夫率领的俄国部队,在缺少补给的情况下逼近了喀尔巴阡山脉。在欧洲西线战场上,陆战之王坦克将首次露面。不过,无奈而调集坦克前来助战的英军指挥官黑格并不清楚,德军的坦克也即将走上战场。
    按照李谨言的预期,精益求精到偏执的德国人,不会这么快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坦克,但德国人却硬是打破了他的“印象”。
    一旦被逼到相当境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面对惊人的伤亡数字,忍无可忍的并不只有英国人,于八月升任德军最高统帅的兴登堡同样坐不住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9月15日;在欧洲西线战场上;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士兵依旧在泥泞的战壕中苦苦挣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世界战争史,甚至是一战的整个进程;都将在今天发生改变。
    战争过去两年,交战双方的士兵;都已经掌握了堑壕战的“精髓”。只要不是长官下达作战命令,对面的敌人也没发起进攻,白天大多是休息和补给的时间。除此之外;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