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在黄浦江地码头旁经历了三年地风吹雨打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帝国海军会以出售废钢铁地方式将这艘战舰出售给某家拆船厂。为经费短缺地海军换到一笔不小地现金时。“澳大利亚”号被涂装一新。甚至还安装了一台小型舵机。然后被拖到了南太平洋地某座泻湖里面。参加了帝国地第一次核爆炸实验。让人难以置信地是。在参加核爆炸实验地数十艘战舰几乎全部沉没地情况下。“澳大利亚”号竟然还浮在海面上。并且在搁浅之后一呆就是四年。直到战争结束后大概七年。在帝国海军试爆第一枚热核聚变装置地时候。该舰才最终沉入了海底。结束了其坎坷。悲惨地一生。
作为这次行动地主导者。白佑彬不可能预知“澳大利亚”号地命运。
当时。白佑彬所能想到地是。他已经完成了海军元帅吩咐地任务。而且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陆少丰将军发来地战报。”肖定邦走了过来。将一份电文送到了白佑彬地手上。“第五大队只阵亡了三名官兵。且遗体都抢了回来。另外。有一艘拖船出了故障。被侦察兵炸沉了。秦孝东将军指挥地驱逐舰编队也顺利离开了庞恰特雷恩湖。第五大队正在做炸毁船闸地准备。大概下午地时候就能够全部撤出来。”
白佑彬接过了电文,然后点了点头,问道:“庞晋元在干什么?”
“正在与杨定方联系,让舰队加强炮击力度。现在美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动,并且正在向船闸方向突击。”
“按照计划行动吧。”白佑彬长出了口气,又说道,“给陆少丰回电,让他代我感谢彭鸿飞以及第五大队的所有侦察兵。并且告诉彭鸿飞,他们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大功,我会将他们地战绩汇报上去的,并且为他们申请理应获得地嘉奖。”
“还有别的吩咐吗?”
稍微迟疑了一下,白佑彬才摇了摇头。
想到没有让陆战队地作战部队上岸,没有让成千上万名陆战队官兵去冒险,白佑彬已经感到非常的满足了。设想,如果没有第五大队地出色表现,为了吸引美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让陆战队在新奥尔良附近登陆,那么牺牲的就不是三名侦察兵,恐怕是三百名,甚至三千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将士了。
这次的作战行动,也让早已在战争初期就一战成名的第五大队再次受到了关注。
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五大队在战争期间执行得最为漂亮的一次作战行动。同时,这也是第五大队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执行的最后一次重要的作战任务。虽然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第五大队的一千六百多名官兵都在各个战场上履行着帝国军人的本职工作,并且为帝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比起抢走一艘数万吨的战舰来说,其他的那些任务都显得相形见绌,不值一提。
炮击在下午一点半左右结束,比预计的多了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点半,秦孝东率领的驱逐舰编队回到了舰队里面,第五大队的侦察兵也搭乘汽艇回到了登陆舰上。
随后,白佑彬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当时,白佑彬并没有急着发出捷报。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害怕陈锦宽在收到消息之后,再给他安排更加艰巨的任务。
并不是白佑彬害怕困难,而是他不想让帝国将士做出没有多大意义的牺牲。
可以说,对数以百万计的帝国将士来说,在战争中坚持了七年,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眼看着战争行将结束,即便是白佑彬,也梦想着回家与亲人团聚,更别说那些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普通军人。从根本上讲,爱国的核心动力就是保家。如果军人能够舍弃家庭,舍弃亲人,又为什么不能够舍弃自己的祖国呢?只有爱家的军人才能真正的爱国,也才能真正的为自己的祖国流血牺牲。因此,在这个时候,军人梦想着回家,梦想着与亲人团聚,并不是他们软弱,也不是他们背叛了军人的本职,而是一种天性,一种不需要为之感到羞愧,更不需要为之自责的天性。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舰队已经到达了外海。
直到这个时候,白佑彬才让庞晋元发出了捷报。
等到他吃过晚饭,回到司令舰桥做离岗前的视察时,庞晋元送来了由海军司令部,而不是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
显然,这是陈锦宽直接发来的电报。
没有多少让人意外的内容,除了褒奖所有在这次行动中的有功人员之外,还要求白佑彬尽快安排人员与护送力量,将“缴获”的战列舰送回国内。
看完了电报之后,白佑彬才真正的松了口气。
电报中没有提到新的任务,甚至没有提到其他任务。显然,陈锦宽没有狮子大开口,夺取“澳大利亚”号战列舰,已经让他感到非常满足了。
宣告了舰队将直接返回太子港的消息之后,白佑彬就让肖定邦负责领航,同时让庞晋元去联系杨定方,让杨定方安排好侦察警戒力量。在参谋们忙碌起来的时候,白佑彬已经离开了司令舰桥,回到了司令官住舱。
几天下来,白佑彬绷紧了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
即便在数十年后,当白佑彬回忆起这次的行动时,都有点后怕。在他口述,由别人撰写的回忆录中,白佑彬就多次提到,作为战场上的指挥官,必须以确保手下将士的安危为首要任务,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主。
这一点,一直贯穿着白佑彬的整个军人生涯。
后人在评价这位帝国海军的传奇将领时,也对其格外重视官兵的利益深佩不已。后来,几乎所有与白佑彬有关的传记类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到,白佑彬不但是一个擅长指挥舰队作战的战将,更是一个能够把官兵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的仁将。
也许,对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将领来说,获得官兵的支持与信赖,远比获得几个豪门贵族的帮助宝贵得多吧!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十二章 … ~唯一任务~
奥尔良的行动确是陈锦宽直接部署。且没有太大的军事意义。
当时。陈锦宽的压力也不小。一方面。他要设法从首辅那争取到足够多的军费。为海军的最后扩张提供支持。也为海军在战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他还为正在进行停战谈判提供帮助。尽快让美国承认战败。最后。他还尽量控制住海军的行规模。减少海军在战争末期的损失。
作为海军总司令。陈锦宽就确实有很多难言之隐。
他并不是不在乎海军将士的性命。是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白佑彬发回捷报之后。陈锦宽首先询问的就是伤亡情况。
在得知仅有三名侦察兵阵亡。十多名官兵负伤之后。陈锦宽才松了口气。
当时。正好是帝国间上午七点。
赶在首辅去召开新一天的内阁会议之前。陈锦宽赶到了首辅官邸。亲自汇报了这次的作战行动。
三日后。陈锦宽就到了舟山。
直到这个时候卫延年才知道是陈锦宽通过情报局这条渠道。直接安排与下达了这次作战行动的命令。虽然卫延年心里点不满。毕竟海军的所有作战行动都是由总参谋长部署的。一般情况下。海军总司令很少直接部署作战行动。但是卫延年也知道陈锦宽的难处。所以在没有过多的询问这次行动事情。
“下一阶段。我们的主要行动就是打击美国在墨西哥湾地区的港口工业中心与主要的城镇。如果可能还要赶在明年期到达之前打开进入密西西比河的门。”陈锦宽一边说着。一边透过老花眼镜看着手上的文件。“你大概有十天到半个月的战役准备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再夺取一处前进基地。为我们地舰队在墨西哥湾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持。第二轮谈判将在明天展开如果谈不拢。还打。”
“恐怕。到年底都难以谈拢吧?”
听到卫延年的话。陈锦宽抬起了来。摘下了眼镜,“没错。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谈出个什么结果来。主要就是。美国并没有完全失去作战能力,仍然有很多可以支撑下的条件。在我们打掉美国的支柱之前。谈判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对了。巴拿马运那边的工程进度怎么样了?”
“中旬就能通航。”卫延年叉起双手,“新的船闸是按照容纳十万吨级船只进行重建地。到时候。们的大型船只就能直接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不再需要绕道好望角。因此在巴马运河通航之后我们向前线运送资的能力将提高至少一倍。”
“这件事让严国荣去处理吧。”说着。陈锦宽就将手上的文件递给了卫延年。“好好看下吧。这是我从首辅那里拿到的。情报局对美国沿海地区。以及内河航道附近的主要工业区与城镇进行了分类。”
“情报局?”卫延年立即皱起了眉头。
“内阁的情报局。不是我们地情报局。”
听陈锦宽这么一说卫延年才翻开了手上的文件。
正如陈锦宽所说。是一份详细介绍美国国内情的情报。
因为海军情报局主要负责搜集与军事。特别是海军有关的情报。而战略情报的搜集工作一直由直属于内阁的帝国情报局负责。显然。敌国地工业分布情况。资源分布情况。乃至城镇与人口分布情况都是战略情报。
“如果谈不拢,就把美国打成废墟。”陈锦宽说很直接。“只要打掉了美国赖以生存基础设施。就能全面打击美国的战争潜力。另外只要我们的打击深入到美国腹地。就能对美国的军心士气造成严重伤害。在我们进行军事行动的同时情报局会在美国国内策划一些反战活动。动摇美国的政治基础。当一切都是为正在进行的谈判。按照首辅地意思美国在什么时候承认战败我们就在怎么时候停止行动。在此之前。我们是打击美国的主要力量甚至是唯一力量。”
“陆军干什么?”
“陆军?”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叹了口气。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卫延年的神也黯淡了下来。
“管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陆军干什么我们没有必要关心。另外。尽快联系白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