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什么结果,辽阳城守军大多数是蒙古人,那些和自己级别相同,或比自己级别高的蒙古将领们不会相信自己杀人的理由。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血脉的认同,远远高于对道理和职责的坚守。辽阳城中蒙古军将领和汉军将领不起冲突则罢,一旦起了冲突,则所有蒙古军将领会不分派系地抱成团,对汉军将领进行打压。
一旦这个机会被阴谋者所乘,辽阳危矣。一旦辽阳因为蒙、汉将领不和而丢失,汉将背后的家族就会受到打击。
长叹了口气,刘文中松开卧刀的手,一掌击在城垛上。青砖擂就的城垛被拍得闷响了一声,残去了半个角。粗砾的断砖与掌心接触,刺痛的感觉清晰地传来,清醒了几乎被怒火烧焦了的神经。
“等,等,等你爷爷哪天在战场上寻觅到机会,把你们行了军法!”刘文中心里暗暗骂道。虽然他
也明白,这种机会很难找。那些蒙古武士虽然平时疏忽散漫,在战场上却大多是宁死不退的硬角色。
仿佛与他的期望相呼应般,草尖上的落日下,远远的飘来一朵淡黄色的烟云。成千上万只不知名的野鸟惊叫着从空中掠过,密密的翅膀遮断了半面云天。
“敌袭,赶快上城,关门落锁!”刘文中抽出佩刀,声嘶力竭的大喊道。
几个故意用话奚落刘文中的蒙古武士大吃一惊,迅速扑向垛口。大伙都是经历过战场的人,不用将头贴在砖墙上,就能判断出敌军的到来。
烟尘,黄色的烟尘,越来越浓。自西北掩向东南,携着隐隐的风雷之声。所过之处,一片萧杀。
那是千军万马才能发出的杀气,几个蒙古武士听见自己牙齿轻轻作响。方欲骂上几句给自己一壮军威,夕阳下,一杆羊毛大纛挑出了地平线。
蓝底,没有蒙古战旗上常见的流苏做妆饰。也没有飞禽走兽图案相辅,纯净的旗面正中间,端正地画着一个白色的十字。
象征着基督召唤的十字架。
阳光一下子暗了下去,秋风却瞬间大了起来,呼呼的,吹得头上的旌旗猎猎做响。
第五卷 福建 断腕 (五)
宋祥兴二年秋九月(1279年,元纪为至元十六年),北元内乱,东道蒙古诸王之长乃颜叛,竖十字旗,自称授命于上帝。军至辽阳,围城不攻。遣传教士詹姆斯入城,与诸军论圣经故事。辽东道宣慰使阔里吉思惑其言,领城中蒙古军降。汉军千户刘文中不肯屈身事敌,被杀。
自此,乃颜势大。半月之内,横扫辽东,东道诸王纷纷归附。辽东诸统军万户府也屈于其兵威之下。
九月下,乃颜与哈撒儿(成吉思汗弟)後王史都儿﹑合赤温(成吉思汗弟)後王胜纳哈儿﹑别里古台后王哈丹秃鲁乾等会盟于斡难河畔,立誓复成吉思汗与诸部蒙古之约,重建大忽里台,共推明主。
乃颜在颁发天下的檄文上,重申了成吉思汗当年在斡难河畔的誓言,“哥哥弟弟们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痛斥了忽必烈不尊重蒙古传统,自立为汗,击败并毒杀经大忽里台推举出来的阿里不哥汗等劣迹。认为他宠信汉臣,妄改祖制,带领异族侵吞蒙古人的利益;并且无德无能,窃取了大汗的权柄,驱使着数百万大军,却连个小小的南宋也吞并不下,坠光了蒙古人百战百胜的名头,丢尽了黄金家族的脸面。
檄文中说,如今在上帝的指引下,乃颜等人将要把天下蒙古人引回到正路上。要建立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让上帝在东、西方拥有同样的地位。至于大汗的位置,乃颜等人将它空了出来。在讨伐忽必烈檄文中郑重承诺,待“剿灭叛逆”之后,由新的大忽里台推举有威望和才能的黄金家族后人居之,并且由上帝的代言人亲自给新的大汗加冕,让他集上帝的恩宠与人间的荣耀于一身。(酒徒注:历史上这次叛乱发生在六年后,打着十字旗,很多聂思托里安教徒参与其中。
西北诸王闻讯,亦起兵应之,一时间,草原上硝烟四起,天下震动。
天下无法不震动,辽东的乃颜与西北的海都联手,双方兵马总计超过了二十万。这是二十万货真价实的蒙古军,天下精锐。想当年,成吉思汗横扫西域,攻破金、西夏、花子谟诸国,所带不过六万兵马。拔都汗西征,从北方大草原一直打到多瑙河畔,一路屠灭四十余国,所凭借的仅仅是两万蒙古铁骑。
即使在灭宋之战中,也没有二十万蒙古军同时上阵的情况。虽然攻宋之战中,北元帝国兴师动辄号称百万,但那里边大多数是汉军、探马赤军和在一旁押运粮草器械,摇旗呐喊的新附军,正规蒙古军人数从来没超过十万。
而现在,却有二十万蒙古人从东、西两个方向夹攻而来。东破广宁、下大宁。西克肃州,夺和林。若不是发了秋汛,有玉昔贴木儿和伯颜两人隔着滦河与黄河死守着,马上大都城内都要听见叛军的号角声了。
平素繁华安宁的大都城内乱成了一锅粥,自北方逃难而来的各族百姓挤满了寺庙、道观和城门洞等廉价的栖身之所。商贾断绝,物价飞涨。平素衣着光鲜,恨不得把全部财产穿到身上的色目商人悄悄地换了布袍、芒鞋,准备向南跑路。一些汉、女真、契丹富豪开始悄悄地向乡下转移家产。就连对忽必烈最有信心的蒙古人,也偷偷地备好了快马,鞍具、马镫日夜不离马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真正兵火烧起来,可分不清楚蒙古人和汉人。草原上的战争向来不讲究仁慈,屠城是家常便饭,纵使蒙古人攻破蒙古人的城市也如此。想当年大汗攻破和林,对着亲生弟弟阿里不哥的属民,大军数日没封刀。如今形势反过来了,一旦乃颜攻破大都,这个城市想必与忽必烈汗攻破和林的结果一样。
百姓乱,皇城内的大臣们更是日夜不安。朝会接连开了三日,也没拿出个合适的应对举措来。唯一能压制住群臣的丞相伯颜被叛军拖在黄河岸边了,左相呼图特穆尔资历浅,见识和能力都差伯颜甚远,威德无法服众。蒙、汉、色目大臣之间的矛盾在此危急时刻,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以伊彻察喇、萨里曼等人为首的蒙古系重臣不顾北方形势紧急,把眼前的所有过错都推到了正在福建与文天祥苦战的张弘范头上,认为若不是九拔都辜负圣恩,百万大军长期在外,毫无建树,造成北方防御空虚,乃颜和海都也不会有可乘之机。
而以阿合马、赛义德等人为首的色目系大臣,则趁机落井下石,不但历数张弘范在南方专横跋扈,导致阿里海牙和阿剌罕全军覆没等用兵失误之处,还捎带着将刘深在南方侵夺农田,纵容属下杀百姓冒功的旧事翻了出来。
两派大臣共同的观点是,既然乃颜和海都在檄文中攻击大汗过于纵容汉人,朝廷就要做出点实际行动来,塞天下悠悠之口。如今追随在海都和乃颜之后的,都是受了二人迷惑的蒙古勇士,与他们交战,朝廷即使胜利了,也会大伤蒙古人的元气。不如先采取些行动,做出些牺牲来,安抚蒙古诸部,将眼前局势缓上一缓。
当然,这些牺牲品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色目人。
诸位汉臣听到了,立刻跳起来反驳。认为此刻张弘范与文天祥胜负未分,朝廷这个时候将张弘范撤换,刚好坐实了乃颜在檄文中,认为朝廷屡战不胜的谣言。况且,以留梦炎、叶李和赵孟钗椎暮合荡蟪迹褂欣碛芯莸闹赋觯狈脚崖业脑颍饕前⒑下淼热怂烈馀灿贸⒋鹩Ω钔醯那傅贾隆L乇鹗且独睿贸隽说蹦暝谀铣钡兰炙频赖谋臼拢逭恃系氐腊⒑下砩砦聿频闹爻迹此烈庵斜ニ侥摇Q巯麓笤釉诎傩胀飞系乃笆找丫帐撬纬钡娜叮拱傩招量嘁荒辏廊唤徊黄鹚扒俺P±糁乙参薷粢怪浮5幢愫嵴鞅┝踩绱耍Ω按筘B乘肌保ɑ平鸺易宓墓┑那匆荒瓯纫荒晟佟D笨嗪芏喔偶复蠛捍蛱煜碌募易宥家揽砍⑸痛凸睿改辏⑸痛筒坏轿唬匀槐频盟穷呦铡#ň仆阶ⅲ捍筘B乘际浅杉己故状吹囊恢址衷咧贫龋嗨朴诤笫赖墓煞莨荆�
乃颜在檄文中说这些都是汉制与汉臣的责任,实际上,此责任应该由阿合马与它麾下的运转使们来承担。
叶李的话刚说完,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其中多为汉臣,也有几个性子相对耿直的蒙古臣子。其中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不忽木恰巧回朝,被忽必烈钦点应卯。他弹劾阿合马“益肆贪横,结党营私,内同货贿,外示威刑。只通敛财,不知惜民!”认为此刻南方久战不下,北方叛乱连连,中原各地盗贼成群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位平章大人的贪婪而引发。请忽必烈当机立断,杀阿合马,没收其家财。以其财力招募壮士,安抚漠北诸部。采取软硬兼施两种手段,快速把叛乱平定下去。
几句话一出,底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嘤嘤嗡嗡之声。不忽木是太子真金的同门师弟兼好友,二人都师从大儒许衡。他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年青一代蒙古世家子弟的看法。一些本来将矛头对准汉系大臣的蒙古人以为不忽木此举得到了太子真金甚至更高层的授意,见风使舵,立刻把声讨的对象换成了阿合马。阿合马见事态不妙,赶紧给自己亲信使眼色。中书省官员郝祯、赛义德、耿仁、脱欢查尔先后跳出来替阿合马辩驳。这下斗争超越了族群界限,变成了蒙古、汉、色目诸臣之间的乱斗。恼得忽必烈大发雷霆,命人将几个职位较低,但闹得又特别欢的臣子拖出去,绑在金殿外的树上,狠抽二十皮鞭。
一通鞭子打下去,各派系的带头者都收敛了。但一时也将心思转换不到如何应对塞外叛乱上来。恼得忽必烈只好殃殃散朝,连与呼图特穆尔、阿合马、留梦炎等重臣朝后议事的环节也省了。
第二天一早,朝议继续。这回各方大臣不再互相指摘,而是各自说起各自的谋划。汉系大臣昨日吃了小亏,为扳回颓势,率先跳起来